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江河十年行”纪事之十四  ——谁在欺负大江

(2014-07-24 07:41:41)

2014“江河十年行”纪事之十四

——谁在欺负大江

 

金辉 汪永晨文图

 

    2014年4月21日一大早,我们就拿着北京小志愿者阳羊和他的妈妈萱萱捐的奶粉到那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孩子家。昨晚的祈祷会后,远处来的亲戚们都住在了家里,早上我们去时还没有起床。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北京带来的奶粉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她刚刚失去丈夫,他刚刚失去父亲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边的小木楼

    当地人告诉我们,在他们这里大家的概念是很强的。特别是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他会得到更多人的关照。周围的人都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

    从这点看,这个失去了亲生父亲的孩子虽然不幸,但也还是有幸的,不是吗?

    告别了这户人家,我们告诉那位每年都要见的老太太我们又带来了北京志愿者们给怒江边孩子捐的书,还要麻烦她再给孩子们拿去。老人背了个篓子来到了我们住的小客栈“阿土人家”。城里孩子看的这些书,这里的孩子们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们喜欢。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多彩的世界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5).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小小牛顿和玩具丢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6).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我的第一本书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7).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把书背走了

    早餐后,从金沙江加入我们的民族学家周勇和正在做怒江少数民族文化调查的姚松乔和我们拥別。他们要继续留下来,进到村子里完成他们的调查与研究。这两天的大巴课堂上,他们对少数民族在水电开发中的失语,对水坝所产生的生态灾难的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离开的两天后,接到了姚松乔给大伙发来的短信:俺们还在丙中洛,大家走后第一天我们去了松塔村和龙普村,在松塔勘探设计院混了一顿午饭。从他们那打探来的消息是,水电工程的勘探还在继续着,但上面一直没有批,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批的迹象。

    第二天,俺们去丙中洛中学忽悠了一下,请学生们写作文时给我们写点怒江边的故事。

    我们还找到了怒族文化传承人李神医,今天跟他去了查腊村,这个村会因为马吉而搬迁。但是文化局、旅游局的人说还要把那里规划成民族旅游村,明天去独龙江外唯一的一个独龙族族小茶腊。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8).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在怒江时的记者们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9).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再过雾里村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0).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家在江边的山上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1).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边的绝壁还在被人开凿着

    怒江边这样的开发并没有因要建大坝的工程没有批下来就停止。而且是越来越多了。有的是在修路,有的是在建小水电,有的是架桥。这么美丽的地方,如果不是 “生”在中国,会被开发吗?会被保护吗?可她偏偏“生”在了我们中国。看着美景被破坏的在痛心疾首时,我们能做的当然不仅是记录,我们还在为大江的自然流 淌而呼吁,而呐喊。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2).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大山无语,村庄无语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3).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我们来过多少次的只有六个学生的四季桶小学废弃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4).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08年我们曾和孩子一起听讲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5).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07年孩子们再看我们带去的书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6).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07年给这六个孩子买了新衣

    从2005年我们到怒江考察,就开始关注了这个只有六个孩子的四季桶小学。因为偏远,学生少,2011年以后,这所小学关闭了,学生们转到了丙中洛小学。 山里的孩子原来尽管每天要爬两小时的山路来上学,但天天是回家的。到丙中洛小学上学后,孩子们就要住校了。那么小的孩子,晚上睡觉离开了妈妈,让他们很难 适应。但这是全国的统一规定,叫撤点并校,没有办法。

    我至今记着,2005年,我们第一次走进这所小学时,老师正在教孩子们读的课文。

    那天,录了孩子们读的课文走出小学后,我们一行大人竟然情不自禁一遍又一遍地背开了他们的课文:“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细如牛毛,飘飘洒洒,飘在果林,点 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在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淋湿我的帽沿,沾湿他的花褂。我们顶着蒙蒙细雨,刨坑种树,把祖国大地绿化。春雨 沙沙,春雨沙沙……

    我们几个城里的大人,淋着雨,一边走着,一边一遍又一遍地背着,背得是那么陶醉。那天,望着雨打湿了的绿绿的大山,沐浴着毛毛的雨,走在怒江边,背着小学生的课文时,觉得自己真年轻。

    或许,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有那心境,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小学课本上有关大自然的课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7).jpg ——谁在欺负大江" />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8).jpg ——谁在欺负大江" />

                                                                        老屋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19).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10年和老伴到北京旅游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0).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11年老李上树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1).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13年老人说他生病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2).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13年老人送我们时说,下次你们来就见不到我了

    2014“江河十年行”,我们要用十年跟踪的十户人家的两位金沙江边的老人亮中父亲和李家珍已经去世了。央视的记者李路说,没有想到这十年的记录中,还有了几个坟头。2013年李战友站在家门口送我们时说:明年你们再来就见不到我了。

    我们当时觉得虽然老人比我们前几次来瘦了很多,但精神很好。可是他的女儿告诉我们老人得的是肝癌,还没有告诉他。我们是四月份去的,六月份我接到李战友女儿的电话,我心里一紧。不过她告诉我是打错了。

    这次来怒江前,我们没有给他们家打电话,实在是不想再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了。4月21日,直到进到了他家的院子,我们还在找着老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3).jpg ——谁在欺负大江" />

                                               看照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4).jpg ——谁在欺负大江" />

                                                               老人种的小树在长大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5).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外孙女长大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6).jpg ——谁在欺负大江" />

                                                                        院子空了

    我们这次去带了前些年在李战友家拍的照片。有他的小外孙女从一个小姑娘长成大姑娘的照片,有老人爬到树上给我们摘柿子的照片,还有去年老人坐在火塘前,和我们聊天,站在门口与我们告别的照片。

    这次来,院子里没有像以前那样,是两个老人出来迎我们,而只是老人的妻子何文珠一个人在院子里织布。

    不能不问了,李战友的女儿李春花和女婿郭富龙告诉我们:老人去年8月就走了。病重前去过县城医院,医生说医不好了,回家吧。老人病重时很疼,但是我们也没有告诉他得了什么病。

    李春花说:每天都想他,睡觉的时候会想他。早上起来好像少了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总是会想起他。

    郭富龙:我家老岳父实话实说,从来不骗人,就是这样的人。在村里的人都喜欢他。他特别豁达,特别爱开玩笑。

    记者:去年我们来时他说,你们下次来,可能看不到了。

    让我们不明白的是,长江第一湾,怒江这里都是还没有大开发的地方。空气和水都好。而三位去世的老人得是胃癌,肺癌。

    同行中有人说,生病和心情有关。前几年要修虎跳峡电站,亮中的父亲失去了儿子,李家珍在村里奔走相告要和乡亲们一起保护家门口的大江。而怒江马吉电站要是真修了,有一种说法是整个贡山县城要搬到丙中洛。三个老人都过得不开心,也太累了,要去休息了。

    在怒江边生活的老人,生了这么重的病,也只花了三,四千块钱就走了。

    2014年李春花当上了村里的森林协管员,一个月有四百块钱。前几年被选上的妇女主任也还当着。一个月一百块钱,一年是一千二。

    李春花告诉我们,现在家里最大的花销是两个孩子上学。女儿上小学基本不用花什么钱,零花钱也是一周就给个几块钱。儿子上高二了。开学的时候,要交 1800。每周吃饭要150。最费的是鞋子,每一次买都要几百块钱,他说要好一点的,他经常跑步嘛,一个月两三双,现在穿42码的。

    郭富龙说:家里费钱的还有送礼。村里小孩儿满月,过生日,还有办丧事。

这些一年大概花一两万吧。每个星期都有请帖,那么多的请帖。岳父去世,随礼的大概有三万多不到四万。剩一万多。这些都要记着,到人家有事时还是要还的。

    老李在时,每次“江河十年行”来,他都要给我们剥核桃吃,说是自家种的,不卖,就自己吃。

    今年我们来,郭富龙告诉我们,家里又嫁接了一百多棵核桃树。铁核桃比吃的核桃卖得贵,拿去榨油。此外柿子树有四棵,梨树有六棵吧,还有板栗,稻米,全自己吃。

    郭富龙在西藏打工时移回来几棵珙桐树,李战友在自家的院子里繁育成功。长了三年了,要是卖的话,一棵能卖三百块。我们说,珙桐树是国家保护的植物。

    郭富龙说:我也听说了不准卖,但县里有人希望我给他们去种。

    李春花告诉我们的一件事让我们觉得也有意思。她说有一年多没有去唱歌了,以前一年唱歌的收入大概五六千,最低也有三四千。

    我们问为什么不去唱了?春花说:反腐败反得不要我们去唱了。

    记得我们有一年来,春花说忙得不得了。我们说忙什么呢?他说领导来这里检察工作,我们要到村口唱歌跳舞欢迎他们。

    把腐败对这个怒江边小村庄的影响是,不用妇女们去跳舞了,如果不是来了这里,真是想不到呀。

     我们和李战友女儿,女婿聊天时,老李的老伴一个在那织着布。脸上没有什么悲伤。

    我想起2012年他们家初生才一天的小牛,2013年从山上掉下去了。今年又有小牛出生吗?郭富龙说,又生了了头,不过前两天又赶上山了。离家有30多公里,10月份山上下雪了它再回家。

    我们问郭富龙:你们也不怕那牛丢了?他说:不会丢。

    记者:有人看着吗?

    郭富龙:没有人看。一个多月上去看看,和它们呆上一个星期,看它们有吃的就不管了。每次看到它们,一挥手,就都过来了。

   郭富龙这些年也常出去打工,用他老婆春花的话说,老板都很喜欢他。但是,他在外面呆不长,老往家跑。大江边的生活让他割舍不下。他想着的除了他家的核桃树,他的牛,还有他的一双儿女和老婆。

    他的家和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家比, 口袋里的钱是比不过的。因为常年在家,村里礼上往来的份子钱也不少,但是从他和我们讲起自己日子,自己的家看,他活得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7).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发节目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8).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边的宣传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29).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边水电的环保公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庞晓露,每天都要发回在江边的采访,很的时候就是现场直播。她希望把自己眼前看到的大江大河告诉更多的听众。而我们所年到的江河,有的真美,有的却不能不令人惋惜,甚至让人生气,让人焦急。

    怒江要建电站的环评报告贴在了江边。问了几个老乡看了吗?回答都是看不懂。这样的公示是走过场,还是真的有意义,起码做了,就应该看为是进步吧。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0).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边冒烟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1).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边的开发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2).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边的小水电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3).jpg ——谁在欺负大江" />

                                                                 你已进入马吉电站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4).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勘探船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5).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边的挖

    如今的怒江边就是这样的。虽然大坝没有修,大江没有断 但是各种工程都在加紧干着。特别是江边有了小水电,江边的工厂原来没有,这次我们来,可以用得上这个词:遍地开花。

    这些年有关水电建设的争议中,常常会感到,保护环境的理由再多,呼声再大,可是人家拿经济发展与人民需求说事,这可是所谓的“硬道理”。电网负荷屡创新高,说明电力需求旺盛。不多建电站行么?

    人家再和你一摆,火电、核电、水电这三种大规模发电方式中,核电有安全之忧,并且建设和运行成本不断提高;火电造成温室效应;只有水电是所谓“最清洁”的能源。

    人家算了,一个三峡一年节省5000万吨煤炭,少排放多少万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还能节约多少运力,等等,看你怎么说?市场需求和生活需要,所有这些都 离不开电。当年美加大停电造成的混乱和损失,说明现代社会对电的全面高度依赖,所以电被评为20世纪重大发明之首。

    1949年到2013年,全国发电量增长了1220倍,而石油消耗更增加了4802倍。如此的超级发展,能够可持续吗?

    如果不能扭转单纯追求发展和过度消费的观念和趋势,再建几十个三峡大坝、总发电量再增加多少倍,也很快还会不够的。就像车与路的恶性循环一样,车越造越多,路越修越堵,水涨船高,永无止境。

    真的是所谓的永无止境吗?纯粹计算数字可以无限增长,但是经济发展必然有其极限。而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突然大范围雾霾频繁发作,更在警示我们,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同时就是经济增长的极限,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底线。

    前几天,金沙江石鼓镇农民葛叔说得一针见血:你们城里人,开门用电,上楼用电,热了用电,冷了用电,冬天屋里热的要开窗,夏天大商场里凉的要多穿衣服,半 夜大街上灯火通明,电站越建越不够,你们就不能少浪费一点吗?姚叔则说,等北京和大城市都没法住了,我们这儿就是最后的生态避难所。如果把我们这儿也毁 了,看你们还能往哪儿去。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56.jpg ——谁在欺负大江" />

                                      今天怒江边的发展,我们要的是这样的发展吗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6).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国滨污水池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7).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怒江边准备盖的厂房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8).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江边的工地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39).jpg ——谁在欺负大江" />

                                                                         这也是怒江边

    经济发展现在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同科目和规定动作,发展的潮流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政府还是民众,都在这一点上有着 共识,都认为发展经济天经地义。再讲可持续发展如何重要,发展还是第一位的。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说,不发展似乎就形同世界末日。而这个发展,说到底还是归结 为GDP的数字增长。GDP增长竞赛的潮流,如今覆盖了全世界。拥挤在这个地球上的前所未有的众多人口,都被吊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胃口,全世界的每个人都 想要像美国富豪一样地享受生活。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和人的欲望相互作用,似乎已经把人类拖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实这还是流行观念使然。

    一路走来,除了自然景观使人陶醉,自然理念同样让人心动。

    在长江第一湾石鼓,如同那里的山水少受污染和干扰一样,更有着少受现代流行观念的诱惑和牵引人们。

    姚叔、葛叔和杨叔这几位世代生活于金沙江畔的农民,之自信,之坦诚,之睿智,之潇洒,让同行者惊奇且叹服。不论躬耕于田园,还是行走于商贾,对于他们都很 从容,而没有现代人普遍的焦虑与茫然。他们维护自身权益,保护自然和家园,在国际会议上发言,语惊四座,面对记者和官员,掷地有声,如河流之自然,如土地 之深厚。不羡慕城里的现代化生活,经营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因为心中自有天地。他们是金沙江之子,是民族传统文化之子。如江河之自然流行,但并没有在流变中 迷失自己。

   自然、平常,这些概念再简单不过,但真能明白而身体力行,则最难不过。

    此外,现代社会还有更为强势和流行的理念和价值。

著名水利专家张光斗教授就说:“涪陵的白鹤梁保护,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看又怎么样,不看又怎么样??对我来说,没有张飞庙又有多大事呢??”张教授还说过,白鳍豚什么的一两个物种灭绝了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国际反坝俱乐部上演的种种闹剧,中国人民既不参与,也不理睬。难道能听从那几位反坝人士的叫嚣而停止我们的水利 建设吗?我们的回答将是明确和坚定的:中国人民决不允许江河自由奔流,而将进一步开展世无前例和史无前例的宏伟的水利建设,百折不挠地向改造自然、控制自 然的目标前进。”(潘家铮《千秋功罪话水坝》)

    这些豪言壮语,应该铭刻在大坝上,以为见证。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52).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怒江第一湾(艾若摄影)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53).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怒江的江中激流(艾若摄影)

    河流是大陆的血脉,是土地的灵魂。我们说“江山”,我们说“山河”,如果失去了江,如果没有了河,大地还能成为万物之母和人类家园么?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子孙万代的遗产么?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0).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我们这儿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词典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1).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最爱看的是漫画世界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2.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好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3).jpg ——谁在欺负大江" />

                                                           奇怪的答卷方式怕别人看到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4).jpg ——谁在欺负大江" />

                                              这本我最喜欢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5).jpg ——谁在欺负大江" />

                                                                  看到书时的高兴

    和每年的“江河十年行”一样,来时北京的朋友们捐了书,这些书跟着我们从重庆下了飞机,也和我们一样,走过了六条大江了。现在终于到了孩子们的手中。看他们挑着自己喜欢看的书那份高兴的样子,我想,下次还要再多带些来。为他们义卖书也还要更坚决些。

    这些孩子长大了怒江还在自然流淌吗?这些孩子长大了,会比我们更爱大自然吗?

    和孩子们挥手说再见后,我们到了怒江边的小沙坝,这里有我们要跟踪采访的何大爹家。老人80多岁,身体一直还不错。去年我们来时,他还上坟去了没见到。今天,自称是当地派出所的一位男子听说我们要去何大爹家,就跟着我们一起来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6).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06年时的何大爹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7).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10年何大爹说移民的老房子是拆的最快的房子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8).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11年80多岁的何大爹自己刷锅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49).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12年老人说原来我家有8头牛,现在要天天买牛奶喝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50).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14年的何大爹

   何大爹给我们开得门,可是老人瘦了。并告诉我们,这两天不舒服,头晕。老人真的老了。

   就在我们和老人拉着家常,听他的儿媳说着老人的身体时,老人的当了村领导的儿子突然冲了进来。一进来就用手挡住我们照相机,摄像机。并大声地说着,你们走,我们家不欢迎你们。

    刚刚还在和我们聊天的老人脸上没有了表情。老人的儿子说:你们为什么非要难为一位老。我们说,不是我们难为他,而是老人从2006年我们第一次到小沙坝来做调查时,老人就带着我们挨家走。

    小沙坝村在怒江建坝还没有被批准时,就被政府搬迁了。老人不满意,每年我们来,他都要和我们反映地没得种了,水果没得吃了,原来自己家里养了牛,现在还要在街上买牛奶喝,不好喝。以前早饭有儿媳做,现在儿媳一大早就去扫街,挣钱,没有时间伺候老人。

    因为新房子没有院子,家里不能养家禽,牲畜了。老人还和我说:什么是院子,是我们娶媳妇办酒席的地方。

    可是,在我把老人说的这些话和他当了村主任儿子说时,他说你们为什么三番五次来我们家,他是我的父亲,不是你们的父亲。他还说,老人老了,你们不能听一位老人的话。我说,你父亲这些话和我们说了9年了,是一位深深爱着自己的家的老人说的心里话。

    这位村主任和我们强调的还有:你们来采访,应该有地方电视台的陪同。我们说,为什么非要地方电视台陪同呢?他说:最起码语言不通。我们说,我们和大爹说话一点没问题,我们互相都能懂。

    村主任还一再强调:我们这过得很好,你们为什么非要来我们这里。我说,那你爸爸和你说的不一样,你说得不一样的还有你姐姐。她家是村里仅剩的还住在老村子的人家。你姐姐家的儿子也是时不时地给我们打电话反映问题的。

    何大爹的当小沙坝村主任的儿子最后说:怒江你关心了什么地方,实际的事情你办了什么事?我说,我们把你父亲告诉我们的问题,告诉了更多人,希望能帮到他。

    这位村领导拿出手机,给当地派出所打电话告我们。并毫不客气地让我们离开他的家。

    被何大爹的儿子赶出他们家后,我们走在小沙坝的街上,天色已晚,但我们还是拍下了那一家家本设计为铺面房的紧闭着的大门。何大爹从2007年搬到政府给他们建的农民新村时就对我说过:家家都卖,谁来买呀。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54).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07年小沙坝村的小树刚种上,铺面房子是关着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55).jpg ——谁在欺负大江" />

                                          2011年,小树长大了,铺面房还是紧闭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35/jh14-%20(51).jpg ——谁在欺负大江" />

                                              树又长大了,铺面房还是少有成为商店

    在小沙坝村口,警车在等着我们。但是一位警察问过我们来干什么后,并没有阻拦我们上到我们自己的车上。也没有阻拦我们的车关门开走。

   现在毕竟是法制社会。怒江是不是建坝,被叫来的警察好像并不关心。怒江水电开发,对当地人来说,已经没有了前几年的热衷。十年了,是他们已经不想了,还是他们已经知道了更多。

    离开小沙坝,“江河十年行”的车上沉默中,南方周末摄影记者王轶庶突然说:我们的大江大河都被欺负了。

    是谁欺负了我们的大江?这也是“江河十年行”要用十年的时间去寻找,要记录,非阻止的吗?

    明天,我们要走进的是大渡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