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大洋洲的土地上之七——一块大石头的千姿百态

(2012-09-18 12:02:20)
标签:

杂谈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2-09-18汪永晨

 

  2012年4月19日我们四点多就起床出发了,为的是要去看澳大利亚阿尔斯岩,世界最大那块石头在日出中的变化。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02.jpg

天亮前的大石头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04.jpg

亮度好了点,照片不虚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06.jpg

草亮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08.jpg

石头红了些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10.jpg

石头、草都亮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12.jpg

世界最大石头的早晨

   这个过程差不多在一个小时之内。从黑天,到天蒙蒙亮,拍出的照片还是模糊的,到大石头红了,地亮了,草黄了。大石头颜色的变化,虽没有我们没见到时想象得那么奇特,但那一点点地渐变过程,还是让人品味,让人陶醉的。

前几天在澳大利亚,无论走到哪儿都能见到不少同胞。今天在世界最大的大石头边,却只有我们这一群真的热爱大自然的绿家园志愿者。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13.jpg  

记住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15.jpg  

还在变化中的大石头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17.jpg  

野燕麦吗?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19.jpg

大石头的纹路

   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古老岩石的发源地之一,澳大利亚大陆有着世界上最漫长和最复杂的地质演化史,其基本构造格架形成于中新生代。澳大利亚大陆主体由厚 的岩石圈组成,岩石圈最厚达150公里。大陆壳主体由太古代、元古代和若干显生代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薄的、主要为显生代的沉积岩盖层覆盖在其上。大地构 造背景上,澳大利亚大陆曾是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冈瓦纳古大陆在二叠纪(晚期)开始破裂解体,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开始形成。地质上,澳大利亚大 陆可被分出如下一些大地构造单元:①太古代克拉通地盾;②元古代褶皱带和沉积盆地;③显生代沉积盆地与显生代变质岩和火成岩。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21.jpg  

“扇面”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23.jpg  

看戏的“包厢”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24.jpg  

“人”与自然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26.jpg  

古代“文官”

   专家们讲的地质状况,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许太专业了。还是看照片轻松。可是现实中,照片上看多了,又忍不住想去了解眼前看到的和自己以往知道的有什 么不同。这样的探寻不但产生了一个个新的学科,也让我们人类对自然的了解一点点加深。而这样加深中的了解,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绿家园从创办就给 自己定位为: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和自然交朋友。在这一宗旨的感召下,聚集在我们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走进自然王国的机会、范围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了。看到的神奇也在一点点地积累。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28.jpg  

自然“发型”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30.jpg  

“披头士”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32.jpg  

耳朵

   资源网作者何金祥在参与了对澳大利亚的地质调查工作后写文章说:澳大利亚的地质调查工作始于19世纪早中期。1823年政府官员詹姆斯.麦克布里安 (James McBrien)在新南威尔士地质调查任务中于巴特斯特(Bathurst)以东的鱼河附近发现了金,由此拉开了地质调查序曲和寻找金矿的序幕。1841 年,调查人员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格伦.奥斯蒙德(Glen Osmond)发现了铅矿。19世纪50年代,由于有更多金矿的发现,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掀起了找金热潮(淘金热潮)。

   澳大利亚不仅发育有世界最古老的岩石和地质体,而且也发育有世界最古老的生命体;不仅发育有世界最古老的板块拼合体系,而且也发育有现代的板块构造 体系。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工作扎实、深入、目光远大。不仅注重基础地质问题的解决;不仅理论有创新和突破,而且实践成果丰硕;不仅着眼当前,也注重长远发 展。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34.jpg

古老的岩画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36.jpg

圈套圈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38.jpg  

“植物”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40.jpg  

手?脚?

   我们一行人在大石头里走着时,这片岩画是突然闯进我们的视线的。我对岩画的了解兴趣开始于十几年前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两位教授。而他们研究中国的岩画,是因为他们偶然发现在世界岩画分布图上,中国几乎是空白。

   当时,我记住的最悲痛的例子是,两位老教授在内蒙古发现了一处画有太阳神的岩画。这个和西方文化近似的岩画,让两位老先生十分震惊。他们对着岩画连画带拍后,回到北京花了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研究。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研究到了一定阶段时,他们决定再去一次看看周边还会不会有其他发现。可是等他们周折地到了那片荒野中时发现,因为开矿,那块岩石被炸掉了。太阳神岩画已无影无踪。

   而当我写岩画这节时,正好碰到一位中央民族大学的教师,我问她认识那两位研究中国岩画的老教授吗?得到的回答是,听说过。不过那两位教授退休了,也没有听说他们大学谁还在继续中国岩画研究。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42.jpg

符号图形(网上照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44.jpg  

生活照(网上照片)

   澳大利亚岩画是土著人创作的。(中国岩画也多在还没有开发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不过大开发正向那些地方挺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宗教信仰和生与死的 观念,都在岩画中得到充分地展现。澳大利亚岩画是大洋洲很多重要的岩画点集中地。在本世纪七十年代, 人们已承认,这里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庞大的岩画艺术的画廊之一。

  研究岩画的专家说:作为世界岩画的组成部分,澳大利亚当之无愧地成为大洋洲很多重要的岩画点集中地。

  从十八世纪末起, 考古学家已发现澳大利亚有世界上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的艺术遗址;同时也发现许多岩画遗迹。这些岩画的逼真与形象是极具感染力的。中国的历史进程还有多少能 从岩画中寻找已让人无奈,我就顾不得其他,从网上“抄袭”了澳大利亚的岩画,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方式,为我们失去的惋惜,为我们失去的挽救。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46.jpg  

女人与手印(网上照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48.jpg  

男人 女人与袋鼠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49.jpg

雷电兄弟(网上照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50.jpg

白色女像(网上照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52.jpg  

装饰丰富的女性人像(网上照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53.jpg  

昆士兰州劳拉开普约克岩画(网上照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54.jpg

动物、人物与精灵(网上照片)

  研究岩画的专家说: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已承认,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庞大的岩画艺术的画廊之一。 澳大利亚的岩画艺术, 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处。从高原,到半岛,还有洞窟深处,许多蜿蜒曲折的石壁刻纹,和直线V字形凹痕,可能已存在两万多年了。在其它地区的遗址中,发现的赭 色岩画残片,上面有一些直线和“鸟形”图案,可能是五千--七千年前的墓葬品。在北部约克角半岛, 有一个被命名为“昆肯画廊”的洞窟,里面有数百幅描绘英雄和神灵的岩画;在中部地区艾尔斯山岩的浅洞里,绘有神话中的蜥蜴, 和一些半人半猿像的崖壁画。岩画中有以红、黄、黑、蓝各色描绘的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和象征虹霓的巨蛇、袋鼠等。土著人的精神世界在岩画中得到充分地展现。

   澳大利亚的岩画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是崖壁画,实际上覆盖了澳大利亚的整个地区。一般来说,自然主义的风格的岩画主要集中在北部;而抽象符号风 格的岩画集中在从新南威尔士州海岸到西澳大利亚。而在澳大利亚的南部和中南部,抽象化和图案化风格的岩画是非常出色的,凿刻着圆圈、螺旋、梳形、迷宫图像 和极其概略化的人物形象。几何风格的作品,使人想起护身符上的装饰。

网上还有专门对澳大利亚岩画中的符号世界与艺术王国的特别介绍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55.jpg  

X光线风格的鱼群(网上照片)

  在世界岩画艺术中, 最具有某种诱惑力、神秘性的,是那些由几何线条组成的各种符号图式。符号图式几乎分布于世界的每一个岩画点。

  这些抽象符号有的是单独存在,也有的是为了配合具象的图形,是为了记录或阐明具象图形的意义。

  网上文章中说,我们可以设想,岩画的符号和图案, 在原始时代并不只是一种轻率、简单的线条刻画活动, 符号图式中隐喻着深刻的内涵, 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乎我们今天的语言这些符号, 或则是原始的记事, 或则是配合说明某种事件, 或衬托某种神圣的图形, 以及隐喻某种观念等等. 总之, 在岩画上的那些抽象的图案符号, 一方面是用于实际的记事, 一方面隐喻着某种神秘的观念。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56.jpg  

X光型的妇女(网上照片)

  在原始人那里, 符号世界往往也是一个艺术王国.岩画中出现的各种抽象的符号和图案,简单的只是弯弯曲曲的线条,有的是正方形或星形;复杂一点的,如圆螺形、方螺形、同心 圆、菱形纹、旋涡纹、曲线纹图案等等。也有一种是以动物的形象、或神人同形的形象变化组成的图案,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辨认出它们的现实来源。

   世界各地岩画的几何形组成的抽象符号,有的是为了说明和配合周围的那些图形,其本身则非图形,只是以抽象的方法表达某种意思,或记载某些事件.但有 的可能还有着更为复杂的内容.抽象的图形有它的象征的意义,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那些具象的图形也往往包含着符号的意义,隐喻着某种神秘的观念。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58.jpg  

人面像(网上照片)

   一家专门探讨不明飞行物的网站“UFO区”声称,澳大利亚中部乌卢鲁国家公园中那些古老的岩石绘画描绘的其实是外星人光临地球的故事,这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的证据。

   该网站声称:“在遥远的过去,一个大型红"蛋"难以安全到达地面,最终坠毁。从"蛋"里走出几个白皮肤的人,后面跟着他们的孩子。”由于无法适应地球大气,成年人一个个死去。而孩子们却活了下来。后来,他们在岩石上画上父母的画像,以纪念离开人世的亲人。

   难道乌卢鲁公园里的岩画果真是外星人的杰作?澳大利亚公园管理部门女发言人玛丽•斯坦顿表示,乌卢鲁国家公园不会对这种荒诞的故事作出评论。

   难道中国的岩画真的被我们认为要让步于开发吗?已经破坏的没有办法。还保留的,我们能为之做点什么,我写到这时,希望的是朋友们和我一起努力。这不仅是艺术,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明天。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60.jpg

山里的“消息”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62.jpg  

记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64.jpg  

“窗口”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66.jpg  

“眼睛”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68.jpg

民族文化“村”

  4月19日离开大石头,我们的日程是去土著文化村,了解土著人的文化与传说。

   到了那儿我们才知道,我们只能看展览,而看不到一个土著人。因为,土著人的生活是受到保护的。我们也不能拍照,因为土著人的作品是有版权的。

  在澳大利亚常常听到一些中国人的抱怨:土著人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做政府每周会按时给他们钱。

   澳大利亚政府今天给土著人的待遇,是对过去所做的补偿,还是他们的文明进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会有这样一些保护少数,珍稀文化与传统的具体措施。

  我见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作者说: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著文化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澳大利亚的土著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万年前,土著人有丰富的口头传说,有与祭祀有关的 原始舞蹈,但最为突出的还是绘画,绘画是土著人记录历史、延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土著绘画的内容以梦幻为永久的主题,主要描绘各种神话传说及土著的风 俗习惯和生活情景,土著绘画的形式主要有石壁画、树皮画和沙石画,颜色多取于褐、白两色。

   如果说土著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能够引起白人的赞赏和共鸣,那么,首当其冲应该是土著艺术。澳洲土著人虽处在较为原始的生活环境里,但他们的文化艺术 却相当发达,令不少当代艺术家们叹为观止。今天,土著艺术已同现代艺术一起成为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两大主流。有人用"梦想"两字来概括澳洲土著艺术的全 部,颇为贴切。土著人透过艺术的梦想,跟他们的祖先交流心灵。在梦想的世界里,人们仿佛看到了关于天地创造、民族起源的神话。从梦想中看到了伊索寓言的童 话和充满幽默、迷离、古怪的小插曲,对于土著人来说,梦是描述丰富而有内在联系的观念,它包括价值与精神。这实际上是一种信仰,使土著人相信,人生前死后 永远结合在一起。他们把做梦看作为创造万物之时,对此加以口述,代代相传,从而保证土著文化和社会的连续性。

   近十几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土著居民的艺术遗产,并在竭尽全力保护、发展它。最近一些年,在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 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城市先后举办过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展览,引起了轰动。它的特殊魅力在于,有一股直接来自祖先的艺术魅力。取自大自然,又回归大自然,是土著 艺术的又一特色。石块、木头、树皮、羽毛、动物骨头、泥土等等都是土著人艺术创造的工具和载体。梦想和纯真是土著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引起现代艺术家极 大兴趣的主要原因。

   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接到朋友的电话,说云南电视台的一个编导这些年来在搜集云南老艺人还幸存的音乐舞蹈作品。最近50位老艺人接到艺术邀请,到北京来演出。可是只能演一场。

   朋友说太可惜了,这么多七老八十的国宝,从山间田野里大老远的来到首都,邀请单位只给他们安排了一场演出。朋友问我:能不能帮忙给问问到哪个大学再演几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69.jpg

大山里的丰富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71.jpg  

大山里的秘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73.jpg

大山里的多样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75.jpg

我们也来试一试

   针对土著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近年来澳大利亚开始转向相关的土著文化遗产立法。但是,研究者们仍然强调,土著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更大的保护,特别是与 一些遗产地相关的知识和无形文化方面的保护。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分析了其他与土著文化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他们的结论是:澳大利亚的档案法规、博物馆立 法、贸易实践条款等等也可以为土著维权提供一定的帮助,但这种帮助也依然是有限的和微不足道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77.jpg  

石头的生命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79.jpg

阳光中的大石头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81.jpg

飞机上拍到的大石头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83.jpg  

飞机上拍到的红色中心

   像澳大利亚这样对土著文化的保护,留下的将会是什么?而我们今天对民族文化的破坏,让GDP取代一切的做法,丢失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大石头让我们思考的还远不止这些。

   飞机带着我们离开了阿尔斯岩飞向悉尼。古老与现代,自然与城市,这些对比,这些不同,正是我们绿家园生态游的行走中,要看、要想、要干的事。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85.jpg  

飞向悉尼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4/image087.jpg  

飞机上拍悉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