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十年行2012纪事之十二——忽必烈的古渡将在水中诉说往事

标签:
杂谈 |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2-04-09汪永晨文图
江河十年行2012行走的最后一个电站是金沙江中游,现在正在建设中的最上面的梨园电站。
3月31日一大早,我们从泸沽湖出发后,就在大山里穿行。
因为大旱,泸沽湖的水位下降,周边的小草海干涸,这些都让我们关爱江河,热爱大自然的人十分的担忧。这到底是全球气候变化,还是我们人为的干扰呢?江河十年行在记录,可是做出判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275625.jpg
大旱中的泸沽湖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286156.jpg
依旧自然的泸沽湖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295796.jpg
今日泸沽湖岸边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304562.jpg
今天泸沽湖边的小草海
离开泸沽湖,我们很快就又看到了金沙江,地质学家杨勇告诉我们,泸沽湖原来是从金沙江的水流来。可是人为的改造,让今天的泸沽湖已经和金沙江没有了关系。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331796.jpg
生活在大山中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358593.jpg
生活在大山上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368484.jpg
少了一个行字的“江河十年行2012”
今天在大山里走,我们再见到金沙江时,江水的绿,让我们兴奋。可曾在这里漂流过的杨勇和李宏却兴奋不起来。他们让我们仔细看看,这是一条没有激流,甚至是死气沉沉的大江。杨勇说:这是阿海水库的库尾,是水库了,不是大江。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385875.jpg
成了水库的金沙江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398781.jpg
原本是激流的金沙江成了今天这样的一条“丝带”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410765.jpg
野性的大山和被束缚了的大江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423140.jpg
不知明年再来这里又会是什么样
我们在找渡船过金沙江时,杨勇告诉我们要去的渡口是当年忽必烈攻打南诏国时,蒙古大军渡江的古渡,现在还留有古碉。
我想在网上找找这个元代就有故事的古渡。可是,有关古渡的介绍我没有找到什么,倒是回族作家马海的《金沙江一起奔流》作品,让我边读,边寻找着曾经见到过,现在还在心中流淌着的金沙江。
金沙江里有多少朵浪花就有多少个奇幻动人的民间传说;金沙江里有多少个漩涡就有多少个土著秘史;
金沙江里有多少个险滩就有多少首哀婉的民谣;金沙江里有多少个礁石就有多少个求生的信念;
金沙江上有多少个回沱就有多少个老人在酒碗里讲述历史;
金沙江上有多少个渡头就有多少个拯救苍生的英雄;
金沙江上有多少只苍鹰飞翔就有多少个亡灵通向天堂;
金沙江畔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条抵达家园的路径;
金沙江畔的路上有多少块石板就有多少支马帮踏破洪荒;
金沙江两岸有多少险壁危崖就有多少个不老的图腾;
金沙江两岸有多少头牦牛就有多少种秘语咀嚼岁月;
金沙江两岸有多少座山峰就有多少个站立不倒的硬汉;
金沙江两岸有多少条支流就有多少个驮着月光的女人;
金沙江两岸有多少个火塘就有多少个酒碗里升起太阳;
金沙江两岸有多少个土司就有多少支弩箭射出自由;
金沙江两岸有多少土匪就有多少朵野花溅着血泪;
金沙江两岸有多少种声音就有多少种文化……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449500.jpg
没有水库的金沙江大滩(李宏拍摄)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467265.jpg
正在施工中的阿海电站(李宏拍摄)
可是,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金沙江的激流了。站在今天的金沙江古渡边,我还是在试图找马海笔下的金沙江。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480250.jpg
今天的金沙江还能看到什么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492421.jpg
淘金船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505171.jpg
记录古渡最后的时光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516359.jpg
淹没之前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529296.jpg
就要沉在水库中的元代古碉
可看看我们拍的照片,谁能找到李宏拍到的,曾经的金沙江呢?
乡里汉子们每每提到金沙江,都流露出敬畏的神色和语气。作为世代守望这片土地的质朴汉子,金沙江是他们心里那条真正的大江。无论是用脚板丈量大山的赶马汉子、还是用臂膀和日子作硬碰硬较量的铁匠师傅、或者是一根扁担挑日月的江湖男人,都面色真诚地描述金沙江的险滩和惊涛,仿佛他们祖上曾吃过金沙江的大亏,或者是他们自己在江上翻过船、栽过跟头。“宁在深山挑日月,莫到江上担风浪”是老人对后生的告诫;“三千里金沙江,鹅毛漂不起。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544281.jpg
即将在水中沉没的元代古碉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563812.jpg
再看一眼,金沙江边的元代忽必烈征战时用的古渡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577953.jpg
地质学家无奈地只能让我们拍下来最后的古碉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588453.jpg
要向古碉“下手”
参加我们江河十年行2012的律师张万成在古渡赋文一篇:今晨离开泸沽湖,在莽莽群山中行进。中午过后,在格囊古渡过金沙江。元朝忽必烈攻打南诏国,蒙古大军在此过渡。渡口的古碉,残垣断壁,向所有有心凭吊者诉说着古战的狼烟。此处系阿海电站的库区,蓄水前此处壁立千仞,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甚为壮观。蓄水后,高峡出平湖,波澜不兴,水如绿玉,病态凸现。急流奔腾的金沙江,被大坝锁住,犹如笼中困兽,千古风采,今朝顿失!痛哉!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599468.jpg
大山的裂痕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610531.jpg
坝边的开裂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622062.jpg
地没有了,一个月50块钱怎么过?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634734.jpg
边聊边做饭
让杨勇更担心的是,江边的这些岩壁。杨勇说:这些都是沉睡中的岩体,一旦被水泡了,就很容易形成塌方和泥石流。杨勇焦急地对我们说的还有:这些地质状况,修水坝的人有没有认真对待?江边的地质,有着它们各自独特的个性。现在是看不出对这些特质的地貌有什么特殊的对策。蓄水后,真的发生地质灾难就要伤及到人民的生命,也包括国家的财产。
而我们和水库蓄水在即,最后一次来上坟的移民聊天时,他们更有意见的是,已经搬家了,可政府答应要给的补偿要么是还没有到位,要么就是给的太少,连吃饱肚子都不够。还有上学的孩子,搬迁后,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对才刚刚上学的孩子来说,走那么远,真是太难了。
江河十年行2010年时,我们知道,还没有通过环评的梨园电站已经基本上大江截流了。这些年几家民间组织一直在网上找着梨园电站的环评公示,可是并没有找到。
按照今天建大坝的速度,三通一平在没有环评前是完全可让大江只有一步之遥就截流的。
在前往梨园电站的路上,地质学家杨勇一直在和我们讲着的还是这里的地震断裂带,还是这里的大山很活跃。他真的是着急呀。
可我想的是,中国水电建设的速度一定是可以用得上“惊人”二字的。
不过,今天我们看到的梨园电站,和2010比,让我们再怎么想,也想不到它的建设速度。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648546.jpg
(2010年的梨园电站)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664828.jpg
梨园电站的今天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685875.jpg
对面的大山就是坝肩,它能扛得住大山吗?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722140.jpg
法律能面对这样的建设吗?律师张万成在坝前质疑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736421.jpg
摄影师李宏说:我曾在这里的激流中漂流,现在激流在哪里?
江河十年行2012,横断山研究会的邓天成把我们从3月20日出发,到3月31日到了要记录的最后一个电站梨园,每天的行走路线都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察累计渡过长江25次,其中川江段4次,金沙江21次。
共计途径省级行政区3个,其中一个直辖市为重庆市;二个省为四川和云南;
地级行政区11个,其中四川7个,成都、资阳、内江、泸州、宜宾、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云南4个,昭通、昆明、丽江和大理白族自治州;途径县级行政区49个。其中:四川成都2个,双流县和龙泉驿区;四川资阳2个简阳市和雁江区;四川内江4个,资中县、市中区、东兴区和隆昌县;重庆7个,荣昌县、永川县、璧山县、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和江津区;四川泸州2个,合江县和江阳区;四川宜宾5个,江安县、南溪县、翠屏区、宜宾县和屏山县;
云南昭通4个,水富县、绥江县、永善县和巧家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5个,雷波县、金阳县、宁南县、会东县和会理县;云南昆明8个,东川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嵩明县、官渡区、盘龙区、五华区、富民县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四川攀枝花3个,东区、西区和仁和区;云南丽江5个,华坪县、永胜县、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以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2个,宾川县和鹤庆县。
考察电站预选坝址3个(依次为小南海、银江和金沙),建设工地9个(依次为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观音岩、鲁地拉、龙开口、阿海和梨园)。
回到北京后,我们还会把这些电站和我们前六年的记录加以比较,也会把这些电站已经发生变化和灾难一一加以分析。这将成为我们对中国西南六条大江写史的组成部分。供今天的决策者参考,让后来者引以为戒。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747921.jpg
2012年的梨园电站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758140.jpg
希望这不仅仅是口号
http://222.35.143.90:8088/uploadFiles/2012-04/1333979767765.jpg
镜头中的大坝和小花,自然与人为共存
明天,我们将经澜沧江到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