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汶川,走向汶川之六——灾区人的自救 / 汪永晨

标签:
杂谈 |
走向汶川,走向汶川之六——灾区人的自救
文/汪永晨
四川绵竹汉旺镇是四川东方汽轮机械厂的所在地,也是一个上市企业。从成都开车前往绵竹的高速路上,这个企业的广告牌随处可见。
这次地震,汉旺镇是重灾区。
四川彭州龙门山,在成都人的眼里,是家门口的避暑山庄。那里的大山是绿绿的,大山里一条激流跳着浪花穿过大山,穿过小路,流进了山庄,流进了山里人的生活。
5.12以后,四川东方汽轮机械厂成了废墟,大山也改变了模样。
但是,那里的人在短暂的惊慌后,开始面对眼前的生活。
找找
找到一本书
找
找回一点算一点
除了在家的废墟上找回过去,在汉旺,在龙门山,当地人也在寻找着未来。一个搭我们车的妇女告诉说,她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为的从家里找回能用的电视机去卖。我说可以卖?她说,龙门山里的人家,家家过去都在开农家乐,一般都是21寸的电视,买时千把块钱,现在她希望还能卖300。
出来
取钢筋
找活路
这是当地人在把老房子里的钢筋取出来,已经有人在旁边等着收了。这一锤子又一锤的砸,可以看出其辛苦,更可看出他们对生活的渴望。砸出的是钢筋,换回来的就是生活。这就是今天的灾区人。
能找的找出来,能盖的先盖上。这也是这些天,我在灾区的深切感触。在这样的日子里和当地人说话,听到的最多的话还是,赶快回家。家虽然跨了,日子还要过,人不能跨。外面的人的爱心我们感谢,可是日子还是要自己重新过呀。
能卖的就卖
能挑的先挑
能搬的先搬
能盖的先盖
能运的先运-陈二哥家
能用的就用
在灾区回家的路上,不但有这样的一家三口,也有这样的老人.
一家三口
灾区的路上
回家的路
灾区路上的送货车
当兵的自然还是灾区人的亲人。他们不接受采访,但是他们的行动,他们脸上的表情,我们能看出他们的内心在说什么。
部队免费提供食品
执勤
成都穿山甲越野俱乐部,这次是我们绿家园赈灾的合作伙伴。那天我们在汉旺镇的采访一直干到了下午四点,就是这样一碗面,让手上带着我们的绿丝带的老穿和另一位志愿者吃得一身大汗后又和我们一起上路采访去了。
绿家园志愿者灾区送货的路上
思念,不只是悲痛,思念也包括对新生活的期待。
灾区的小渔洞邮政所
想念
早期的救灾我们在捐钱、捐物,面对这些照片中灾民的自救,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这是我走进灾区,拍下照片,拿给朋友们看时,最想问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