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汶川,走向汶川之七——是回忆也是未来 / 汪永晨

标签:
杂谈 |
走向汶川,走向汶川之七——是回忆也是未来
文/图汪永晨
职业技能鉴定所
在这次大地震灾区,挂着这样破损招牌的机构和商店到处去可以看到。初看时,只是觉得,房子已经成了这样,里边的人跑出去了吗?他们安全吗?他们现在在哪里?
中国银行
住院部
医疗定点站
接下来又会想,这些职业都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这些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现在,以后他们的职业,他们的饭碗,社会对他们的需求会有什么样的安排,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眼镜行
硼堰管理处
专业洗鞋
北大阳光
物美价廉
到灾区后,我曾发出过呼吁:“爱心需要管理”。看着这么多破损了的牌子后,又开始了和专家们的新一轮讨论,救灾是不是要有阶段性,对于下一步的救灾是不是应该尽早有所规划。不应还停留在仅仅是献心的阶段。
昨天的照片,我选择的都是灾民的自救,那么在他们自救的过程中,我们有专业,有特长,有能力的人又应该如何去帮助面对一无所有的灾民呢?
妙手回春
大药房
大夫可以妙手回春,可以给病人开药方。那么我们社会的管理者,我们的专家,我们的公民社会,在面对这些灾难,这些挑战,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又能做什么?
有序,是需要规划的。有序,是需要管理的,有序是需要专业分工的。
有从“前方”回来的记者说,怎么也没想到岷江及支流上有那么多的水电站。这位记者用的词是:不可思议。
西南水电开发的无序,是我们多年来的呼吁,也引起了有关专家和领导的关注。这次大地震和水库的相关性,也是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地震后水库的病险及堰塞湖给灾区带来的二次灾难,给救灾带来的威胁,不能不让我们再次对有序和无序所带来的影响,深刻认知,严加防范。
灾后物资的发放是否公平,灾后重建的质量谁来把关。这些都需要规划,也都需要公民社会的参与。有了知情权后的参与,应该是有序的参与。有序,需要集思广义,有序也需要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每一个人的优势。在大灾之后,爱心如大潮般涌来,这股爱潮的可持续,不论对于灾区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奉献爱心的人来说,都应该是持续的。而这持续,同样要靠在有序和规划、管理上得到保证。
郫县豆瓣
饭店
茶楼
农家乐
郫县豆瓣,农家乐,是他们自己的特色,这其中饱含着他们的智慧与优势。那我们的优势又在哪里呢?想一想,挖掘出来,没准就能帮助受灾的百姓解决大问题。
彭州龙门山里的休闲旅游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休闲园
君乐苑
家园
元帅桥
那里曾经给我们带来了自然,带来了悠闲,带来了快乐。现在那里受灾的不仅是人,还有动植物和山山水水,我们能为这些伤者做些什么,需要国家的统一布置,也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爱心与学识。还有,就是行动。
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