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晨:为什么要从孙子谈起
(2011-12-11 14:45:18)
标签:
杂谈 |
汪永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有一天孙子一定会问我,对生态问题,爷爷你可以说清楚,但你没告诉我们。所以,我现在要向公众讲宇航与气候变化。
金砖国会议刚刚落下帷幕。2011年的地球日也过去了,但是全球气候变化也好,中国应该做的贡献也好,依然是过不去的话题。
去年11月我参加了两个国际会议,两次会上听到的所有发言中,China和Chinese都有非常高的提及率。特别是在布鲁塞尔参加的欧洲联盟媒体与气候变化的大会上,作为特邀的几个亚非拉的记者代表,在一所古老的剧院里,我看到视频连到了美国。美国参加2010年12月墨西哥坎昆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代表向欧洲的记者们说: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将会领军。
听到这时,我问旁边的一些欧洲同行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他们的回答中,有说中国现在的确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了郑重承诺等。当然,也有回答:这是美国人在推卸责任。
在我参加的香港气候变化大会上有一场是市长圆桌会。从各国市长们张口闭口必说中国来看,他们对中国政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的举措是肯定的。
全球气候变化,这几乎是目前全世界最关心的事。气候变化,已不仅仅是环境问题、经济问题,也是安全问题,因为它关乎到了人。大风暴龙卷风、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这些冲击对人类产生很大威胁。
由香港开的大会,既请来美国宇航局官员james,也请来了美国空军四星上将Michael Moseley,他们都从军人的视角,解读了他们认为的气候变化带来的安全问题。军人站出来为气候变化担忧,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
美国宇航局的james说:现在美国人均碳排放是中国的20倍,印度的25倍。我们的航天飞机要燃烧大量的汽油,造成了多少碳排放,以前我们这些人没有在意这些事。可是有一天,我的孙子对我说,气候变化带来了威胁,将来我要保护妹妹。这位将军在大会的发言中说:如果像我们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我的孙子能保护得了他的妹妹吗?
空军四星上将说:资源的竞争是真实的,它的结果可能是惨淡的。所以,我们要在策略层面看待资源的消耗。还有军队方面,我们可以更为紧密合作,降低气候变化对人们带来的灾难。有很多人问我,你已经退役了,为什么还关注这些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我的一生都是为维护我们国家的安全,我是一个军人,我也有三个孙女。
他们都从自己的孙子谈起,这不能不让人深省。
在香港会上,纽约市长Bloomberg说:“如果我们要鼓励人们不使用私家车,我们可以向他们在税务方面加大压力,让大家放弃开车而使用公共交通。”
来自南非约翰内斯堡的Amos Masondo市长讲述了该市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他的介绍是,在城市建筑方面,约翰内斯堡大面积地植树,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棵树。
两位市长说的这些,也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的事。虽然事不大,但我们重视得够吗?真的要想做出更大贡献,不应忽视小事。
我们也能做的还有,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说:纽约人均温室气体80%来自交通运输,20%来自大厦。在旧房改造方面,究竟应该由业主还是租客买单,这仍是一个问题。
多伦多市长苗大卫则介绍:在旧房改造方面,多伦多市政府与煤气公司、金融公司合作,帮助一些大厦行翻新。截至目前,已翻新3000万平方尺的办公楼,同时也创造了1.7万份工作,现在有1亿元的资金提供给翻新方面的融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邱腾华说的是:香港去年拨款4.5亿改装大厦,目前已经完成两成。他介绍,香港有4万多建筑物需要改装,但不会很快拆卸,“因为香港这个城市是比较成熟的,也不可能依赖新的绿化建筑物来取缔旧有大厦。”
听到这些时,我想到的是媒体上曾经有过一个数字,我们的房子的寿命平均是30年。
事实上,我更想把美国宇航局高官的这句话放在这里,让更多的人听到。话是这样说的:有一天孙子一定会问我,对生态问题,爷爷你可以说清楚,但你没告诉我们。所以,我现在要向公众讲宇航与气候变化。
(责任编辑:张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