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陈明

(2008-06-27 12:47: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抗震救灾
 寻找陈明

/汪永晨

 2008614日,我们的车闯过一路滑坡和泥石流后总算冒雨从映秀冲了出来,走进了漩口。漩口也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

 我们的车上除了有避暑、驱蚊、治感冒的药以外,还有一位法国人从香港寄来的奶粉、衣服和书包。我们决定要一家一家、一个一个地送到受灾人的手中。所以路上看到有走在废墟上的当地人,我们也会送上一包板蓝根,一盒风油精或几盒十滴水。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thumb.jpg

送到废墟上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4.thumb.jpg

蚊子咬了用的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6.thumb.jpg

驱蚊子的,要得!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8.thumb.jpg

一直这样看着我们走远

 在漩口镇,我们把东西送到了走在路上和坐在自家废墟上的人。我问拿着奶粉抱着孩子的这位妇女:你们没有帐篷吗?她说:有。

 这位妇女告诉我,坐在自己的家,哪怕是这样的家,也觉得心里踏实。

 家是什么,家是能让人踏实的地方。在这次地震灾区,这是我听的很多人都在说的一句话。

 在帐篷里,这两个孩子正在玩。对他们来说,哪有父母,哪就是家。我说,哪家有孩子们,我们有几桶奶粉,这个小姑娘就把邻居家的孩子叫来了。孩子们的父亲告诉我们,地震到现在,政府给搭了帐篷,给了两床被子,其他就没有什么了。我们给的这桶奶粉对他家来说是雪中送炭。对于未来,他认为还是要靠自己。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12111.thumb.jpg

怕雨淋了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0.thumb.jpg

灾区孩子的生活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1.thumb.jpg

地震帐篷边的孩子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2.thumb.jpg

谢谢你们

 我们把书包给这几个孩子时,他们说的都是:想上学。可是,在这样的废墟中生活的他们,上学还是未来。和他们告别时,村里的人站在一起和我们道别。不知道我们还会不会再来这个小村子,但是我们拍的,孩子们拿着奶粉,拿着书包,老人拿着衣服的照片,我们会发给那位热心的法国朋友,同时捎上灾区人对他的感谢和问候。告诉他们,心牵挂着这次受灾地区的人不光是中国人,也有我们绿家园海外的志愿者。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3.thumb.jpg

我要上学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4.thumb.jpg

开学用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5.thumb.jpg

周末在灾区,避暑药送到每个人的手里

 我们的车离开漩口,沿岷江走着。我们再次路过了都江堰。城里的一些危房边上是老吊车在工作着。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6.thumb.jpg

部队用水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7.thumb.jpg

加油站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8.thumb.jpg

推倒重来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19.thumb.jpg

开发岷江

 车上的药还有一些,那是我给我们江河十年行要用十年跟踪的人家——陈明所在的那个村留的。地震救灾后不久我就提出,希望绿家园能帮助一个村重建家园。而陈明家,是我在地震后,第一个希望联系上的家庭。

 我们的江河十年行,从2006年到2016年,要用十年持续跟踪调查和记录中国西部江河的变化。在这一记录中,我们除了把目光投到生态环境上以外,也选择了十户人家,要记录这十户人家,这十年中和江河间的命运变化。

 我们行走的路线,也就是我们的关注,我们的担忧,四川部分正好是这次大地震发生的地方。我们没有想到,才刚刚两年,我们担忧的地方就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

 陈明家是紫坪铺的移民,是我们江河十年行选择的第一户人家。2006年我们去他家时,在政府给的房基地上刚刚盖起了新房,会做饭的陈明开起的是餐馆。可是,2007年我们第二次再去时,不光是陈明家,他们那整整一条街都空空荡荡的。卷帘门都拉上,人们都外出打工去了。没有生意的餐馆和商店,让这个移民村的人不能不出外“找生活”。而今年四月我和凤凰台“江河水”摄制组再到陈明家采访时,因为不适应外面的生活陈明又回家了。日子靠在家门口摆了个小烟摊维持着。

 地震后,我一直没有和陈明联系上。紫坪铺大坝受到影响,就住在大坝边上的陈明家怎么样了?我自己第一次走进灾区后,在“走向汶川,走向汶川”报道中说过,我找到了陈明家。他家的房子虽然没有塌,但屋子还是成了危房不能再住。会做饭的他的家,成了乡领导坐阵救灾的“食堂”。

我们到陈明家时,艺术家李国平一箱一箱地就搬开了。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0.thumb.jpg

雨中送情的志愿者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1.thumb.jpg

搬进来,躲躲雨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2.thumb.jpg

政府给的东西里没有风油精

 我问陈明,国家说的每天给的10块钱你们拿到了吗?他笑呵呵地说:快了,快了。我说都一个月了还没拿到?他还是那句话:快了,快了。那份憨厚让人不知道再和他说什么。

  陈明女儿的女儿,是我们最后一桶奶粉的享用者了。小姑娘是我们去年十二月江河十年行到她家时生的。现在已经半岁了。8年后,就是个大姑娘了。我上次来时女儿回了婆家,这次,即使是住帐蓬,还是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3.thumb.jpg

我会吃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4.thumb.jpg

江河十年行要跟踪十年的人家的小孩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5.thumb.jpg

尝尝陈明的手艺

  绿家园志愿者应该怎么帮助陈明他们村,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调查。他们村有101户人家。本来端午节,我想让成都的穿山甲车队给他们买些粽子送来。但是老穿说,端午节那天成都竟然买不到粽子。我们的两个美国小志愿者曾经问过陈明他们村的人需要什么。他们说的是什么?想吃肉。四川人离不开回锅肉。可这次捐的钱,我们都买了药,还是没能给他们带点肉去。陈明告诉我,前两天,政府给了每人半斤肉,大家都解了解馋。在陈明的嘴里听到的都是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的话。这就是陈明。四川大地震后,我找到了陈明,也更认识了陈明。2016年,我们江河十年行结束时,真心希望他和他的一家生活得比现在好。

 离开陈明家时我想,可能要先找个志愿者在这个村子待上两天,看看我们绿家园志愿者,这个已经有了十二年活动经验的群体,对一个灾区的小村庄,和小村庄的父老乡亲能做点什么?这对我们环保志愿者来说是个新鲜事,对我们这些北京人来说,也是大灾后的考验和挑战。不是吗?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6.thumb.jpg

紫平铺大坝边上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7.thumb.jpg

有碎石与裂纹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2309085628.thumb.jpg

东方比尔

 离开陈明他们这个水库移民村,我们再次经过紫坪铺大坝,眼前的紫坪铺,不能不让我们想着它未来的命运,还有岷江,岷江两岸的人们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