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抗震救灾 |
文/汪永晨
6月12日,因为1998年曾参加了中国第一支女子长江源漂流探险队,今年是十周年,当年的探险队员在成都有个聚会,我再次踏上去四川的路。
6月11日,我们正好接到一位法国朋友从香港寄来的两大箱捐给灾区的物品。办公室的小娜和丽丽把两大箱东西挺到了我的家。因为怕首都机场已经不再为超重的捐赠物品免费,我拉上了《南方人物周刊》找来采访的记者一起去了机场。为的是,如果超重要付费,就得请他帮我们带回来,有人去再带过去。为超重付费,我们可没有这笔开支呀。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thumb.jpg
北京机场出发
没有费劲,机场工作人员相信了我们这两大箱是给灾区的。不知道在这位记者的笔下,机场这一幕会不会成为他文章的开头。
6月12日晚上,中国女子长江源探险十周年聚会的晚餐上,我向成都的朋友说,我有两大箱东西你们怎么能帮我送到灾区。说我身上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易生刚刚捐的1000元,四川穿山甲会员捐的2000元,一共3000元人民币,我想把这钱买成避暑和防蚊虫的药一并送到灾区。
胡静,当年在江源时,她就一直拉着我走,给了我很多力量。如今她已是有了很大资产的,做印度、尼泊尔工艺品的公司老总。她说自己第二天就要出国,但可出辆越野车,也捐3000元给我们一起买药。并可帮我们联系四川本草堂药业,以批发价为我们配药。
胡静一带头,王岩,浙江的房地产商也说要捐3000。中科院成都分院的小熊则说,他也要开车和我们一起前往。并第一个带上了我们的“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的绿丝带。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2.thumb.jpg
在成都出发前先系上绿丝带
6月13日早上,我们的车开到了本草堂。同行的还有南华早报的史江涛。史江涛是5月13日就到地震灾区采访的记者之一。这次他是用自己的休假时间再来灾区当志愿者的。同行的还有成都《读城》杂志的图片编辑吴燕子。地震后,她第一时间去的是都江堰。在她个人的博客上,现在有很多地震后第一时间拍到的照片。
四川本草堂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从地震后他就没休息过,天天都在忙。而我对那里的印象除了忙以外,就是他们查对卖出的药,开清单时的认真。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3.thumb.jpg
买药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4.thumb.jpg
核对
结帐我们付了9102块。这些钱买的药小山一样堆在我们面前。两辆车的后备箱,和我们前面的坐位都放得满满的了,地上还有三箱板蓝根。最后我们是把大箱子拆了,把一小包一小包的板兰根撒在车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才上了路。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5.thumb.jpg
装车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6.thumb.jpg
买药清单
我们本来是要到安县,听说那里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关注到,需要救灾物资。路上得知,人民公安报的记者可以带我们进入北川县城,于是,我们冒雨向北川赶去。
进入北川县城前,先到了北川中学,因为刚刚过了一个月的纪念日,废墟前摆着孩子们爱吃的零食,烧着香。一位母亲在废墟上找着孩子的书包、学习用品。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7.thumb.jpg
北川中学大门外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8.thumb.jpg
北川中学里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9.thumb.jpg
6月13日在北川中学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0.thumb.jpg
为孩子烧柱香
史江涛说地震后他来时,有些楼还没有完全塌,现在可能是为了安全给炸了,我们没能看到电视上看到过的,五层楼变成了三层楼的那个建筑,看到的只是一堆砖瓦和水泥。细细的钢筋,拿在手上是可以折弯的。
当时,虽然旁边就是物资发放站,我们还是打开车门,打开箱子,向一位一位老乡送上了我们买的驱蚊药,十滴水、板蓝根。
去之前就听说,灾区人现在很需要花露水,可是我们还是带少了。一个年轻的父亲对我们说,孩子晚上咬得睡不了觉,抓得皮肤都烂了了。希望以后有人再捐东西送去,能多带些花露水。被蚊虫咬多了会不会引起什么疾病,也是他们现在很担心的。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1.thumb.jpg
最抢手的是花露水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2.thumb.jpg
拿到花露水板蓝根的老人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3.thumb.jpg
看
走进北川县城的路上,到处是滚下山的大石头。而北川县城里面,因为有些街道已经被水淹了,有些楼,还在经受着余震的考验,我们没有再走进去。只是站在山上,朝下,远远地拍了照片,并站在那里,向着县城,向着大山默哀了三分钟。一束鲜花悄悄地放在了朝着面向县城的山边上。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4.thumb.jpg
去北川的路上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5.thumb.jpg
北川,北川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6.thumb.jpg
管制了的北川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7.thumb.jpg
要想进北川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8.thumb.jpg
水淹了的北川县城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19.thumb.jpg
今日北川县城
http://www.greensos.cn/attachments/2008/06/2_2008061908551020.thumb.jpg
今日北川县城
不知道将来这里会是地震博物馆,还是什么?但这个在我们中国很多地方都相似的、大山坳里的县城,和山那边的唐家山堰塞湖,会给我们些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