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环保/人文/历史 |
分类: 江河情结 |
走近三江源之六 绿色的黄河水
在贵德,我们没能在红黄色的山雕旁见到一条清绿色的黄河,但砍布位的山雕还是在紧紧地抓着我们的心,急切地盼望着看到那些由大自然“雕塑”的作品。
2006年暑假绿家园的生态游去的是新疆。那次,在克拉玛依魔鬼城里,我们看到了在太阳的余辉中由风吹成的“孔雀开屏”、“大鹏展翅”;我去过美国科罗拉多河边的国家公园,在那里拍到了由水“雕塑”而成的“拱门”、“闲言闲语”和“骆驼”。
雌雄孔雀
魔鬼城傍晚的鹰石
雪山与拱门
闲言闲语
骆驼
砍布拉的山雕,我来之前看到过一些有关青藏高原的介绍,说青藏高原在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发生三次上升和两次夷平,因而分别形成高低两级夷平面。较低夷平面形成于新第三纪,其上常有红色风化壳保存,表明形成于气候温暖的低地环境,海拔不超过1 000m。从3.6MaB.P.开始相继发生三次构造运动,分别命名为青藏运动(A幕3.6MaB.P.,B幕2.6MaB.P.和C幕1.7MaB.P.),昆仑-黄河运动(1.2MaB.P.,0.8MaB.P.和0.6MaB.P.)以及共和运动(0.15MaB.P.)。青藏运动B幕黄土开始堆积,高原达到2 000m,冬季风稳定出现。昆仑-黄河运动使高原多数地面达到3 000m或更高,许多地方冰期进入冰冻圈,气候转型可能与此有关。共和运动使高原达到现代高度,气候变干变冷。水也就在造山运动中应运而生。
山鱼出“水”
山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