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三江源之五——天下黄河贵德清

(2007-11-02 16:40:51)
标签:

人文/历史

环保/人文/历史

分类: 江河情结

走近三江源之五 天下黄河贵德清

   

    8月的青海湖畔,油菜花还在和静静地湖水一起在蓝天白云下争相斗艳。

 走近三江源之五——天下黄河贵德清
8月的青海湖

    我们一行人除了把这湖水的蓝,油菜花的黄记录在镜头里之外,还被一个向往牵引着,那就是“天下黄河贵德清”,去看看黄河的清。

    黄河,能清到哪去呢?我第一次见到清澈的黄河是1993年,是在清海。那确实是用清来形容的河水。可同行的一位去过贵德,看过贵德黄河水的朋友说,贵德黄河水的颜色是清绿色,在贵德,能体会西北一片最美的山河。

    清绿色是什么颜色?最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贵德是青海省一个中等发达的县,隶属海南藏族自治州,距离州府恰卜恰158公里,距离省会西宁稍近一些,114公里,位于全省的东部偏南。从地理结构上看,贵德属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刚刚成形的黄河自西向东流过县境,上游是著名的龙羊峡,下游则是险隘的李家峡,悠悠黄河给贵德留下73公里多的弯曲痕迹,之后,才一跃而下李家峡,开始漫长而混浊的激荡旅程。

    贵德还是一座历史古城,史书上记载,贵德正式建城在明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万历十八年扩修,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城墙基本保存完好。从目前散落在县内的古迹分析,境内有“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唐汪文化”和“黄河文化”等早期人类文化遗产。  

    走在贵德的荒山僻岭,时常可见在内地早已绝迹的汉唐古堡和明清楼阁,那些夯土厚墙,那些断瓦残壁,在人迹罕至的干枯土地上任凭日照风吹,一点点风化,一点点湮没,化成青藏高原一抔残留着烽火硝烟的黄土。

 走近三江源之五——天下黄河贵德清
路边的它

    我们开往贵德的大山里时,山间的野趣,常常还有成群的牛、羊和驴,站在马路中央,悠闲自德,不管不顾地在那儿睡觉,在那儿张望。

    在大山里走着走着,地里的收成和地边的大山颜色就都换了装。农家小院像是镶嵌在了一片红色的“雕塑”中。望着车窗外一幅幅扶犁种地的农民置身所在的画面,司机说他拉过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孩子问他妈妈,这里像不像中东,是不是中国的金字塔。

 走近三江源之五——天下黄河贵德清
山边的庄稼地

 走近三江源之五——天下黄河贵德清
家在山塑中

 走近三江源之五——天下黄河贵德清
贵德的黄河边

    这片土地叫丹霞地貌,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丹霞纯粹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垂直发育的红色山丘,主要形成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中国南方最为典型。西北的丹霞地貌则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沧海桑田使地下的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逐渐抬升到地表,经过千万年的流水冲刷和风蚀打磨,形成现在的瑰丽景色。

 走近三江源之五——天下黄河贵德清
贵德的山树

走近三江源之五——天下黄河贵德清 
贵德的山

 走近三江源之五——天下黄河贵德清
长在大山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