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环保/人文/历史 |
分类: 江河情结 |
探访永定河源之四
真的没想到,我们这次探访永定河源,看到了那么多大桥下面的河里没有水。我们的车从山西山阴县向河北下花园的路上开时,我们的车停在了一座洋河大桥下。望着干涸的河床,我说我要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大桥的无奈”。同行的马军说,应该也写写大桥的尊严。
干河上的桥
桥下
干桥之间
干河与桥
曾经的大桥
水专家拍桥
是啊,大桥也有大桥的尊严。它曾使天堑变通途,它连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物与物之间的流通。与它相连的还有人与大自然。
可是今天的江河哪里还顾得上大桥的尊严,连它们自己都欲哭无泪了。
让大桥无奈的,我们此行看到还有河里仅剩的那点水的变异。这让我们不知称它们为何物,是河,是水,还是什么?
洋河,洋河
探访永定河走到这,我们可以细细地说说它的流径与区域了。永定河从桑干河算起的话,它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内蒙古、河北,经北京转入河北,在天津汇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永定河全长548公里,自门头沟区三家店流入石景山区后,流经五里坨、麻峪、庞村、水屯等地,经衙门口村南流入丰台区。
永定河,古称澡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每年7至8月汛期。河水自燕山峡谷急泄,两岸峭壁林立,落差为320:1,最大流量5200立方/秒左右。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水浑浊,年含泥量3120万吨。元、明代有浑河、小黄河等别称。由于河迁徙无常,俗称无定河,历史上曾留下多条故道。其中离北京较近的大型故道有3条:第一条古故道由衙门口东流,沿八宝山北侧转向东北,经海淀,循清河向东与温榆河相汇。第二条西汉前故道自衙门口东流,经田村、紫竹院,由德胜门附近入城内诸“ 海”,转向东南,经正阳门、鲜鱼口、红桥、龙潭湖流出城外。第三条三国至辽代故道,自卢沟桥一带,经看丹村、南苑到马驹桥。史载这一故道历时900余年,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进一步疏浚河道,加固岸堤,才将史称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
永定河为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4701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45063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953平方公里。永定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共43个县市。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合,以下的河段称永定河。在延庆县汇入妫水河,经官厅水库流入官厅山峡(官厅水库至三家店区间)。从官厅至朱官屯河长30公里,官厅山峡河长108.7公里,至门头沟三家店流入平原。从三家店以下至天津的入海口,河道全长大约200公里。水利系统将其分为三家店至卢沟桥、卢沟桥至梁各庄、永定河泛区和永定新河四段。
2007年7月14日,我们在华北平原的青纱帐里穿行了很久,才找到了位于怀来县朱官屯村的永定河源。
洋河,桑干河汇成永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