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环保/人文/历史 |
分类: 江河情结 |
探访永定河源头之二——水库旁开荒的老乡
出发前,从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地图上查到,宣化当地环保局上到网上的污染企业共有27家。
7月11日在鸡鸣山上看宣化,就看到那是一个几乎笼罩在烟尘中的城市。身在宣化时,更感到在那儿呼吸,人是很不舒服的。一大早,我们就先去“黑名单”上的宣钢。在宣钢外面看到的是一头骏马的标志。
宣钢内
宣钢外
可是绕着厂房走,拍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了。从一大堆废石山上拍照下来,几个穿着很整齐的人朝我们走来,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说是要去永定河源头,看到这里如此烟雾弥漫,想记录下来,给你们市长热线打个电话。
这几个人本来拦住我们问是什么意思我们不知道。可听我们这么一说立刻说到:你们给好好反映反映吧,这里的污染太严重了,我们整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我们说,这么多年了你们自己为什么不反映。
那一刻,我从他们每个人的脸上看到的都是一种表情:无奈。其中的一个人说,我们反映有什么用?“大家都这么忍着,污染受害者还不都是咱们老百姓”。我们几个走河中的人说道。
“我们反映没用,谁听我们的呀?”
一直到我们已经上了车,还听到后面有人大声说着:你们给反映反映。
因为要赶路,也因为宣化市内及近郊的空气确实有让人难以承受之感,我们继续向大同方向驶去。沿途我们到了永定河上游一个重要水库,册田水库。来之前我们就知道,这个水库现在已是五类水。但它也是官厅水库的重要水源补给水库。
我们没想到的是,那里这几年那么旱。
册田水库旁的农民
从册田水库边山坡上那大块小块的火山石看,下面的水库过去可能是一个堰塞湖。我们的猜测得到老乡的证实。他说那里修水库之前是条河,水很大,河两岸都是大树,过去当地不缺水。册田水库是1958年建的,建水库时把两岸的树就全砍了。
册田水库两岸
册田水库周围这些年来一年比一年干。这位老乡在村里有20多亩地,种了很多种庄稼,收成并不好,只好又到水库边的荒滩上开荒。
同行的凤凰台的记者一直问老乡,水库边为什么还旱成这样。老乡说他也不知道,雨水越来越少,只是每年春季这里会来些水,但这些水是要补给北京的。
“都给了官厅水库”。坐在一旁的另一位老乡对记者们说。
水库旁开荒
水库边,大太阳地上,同行的几个女士打起了阳伞。看着这位从土里刨食的农民,凤凰台的记者一步一步地跟着这位72岁老人的锄把子拍着。他要通过这些镜头告诉观众些什么?观众看到后又会怎么想?
锄下的记录
离开册田水库,我们开始去找中国水污染,空气污染地图上记录的大同的15家企业,我们要给这些企业定位,希望住在这些企业周边的老百姓早点站出来为自己的健康呼吁,为保护自己生存空间的改善尽点自己的能尽之力。
车到大同东郊,太阳已经西沉。对拍夕阳有着特殊爱好的我,那天拍到的竟是一座大烟囱里冒出的烟从太阳中穿过。
大同东郊的夕阳
大同东郊的傍晚在大烟囱冒出的浓烟,小蹦蹦车冒出的黑烟,街边烧烤冒出的白烟和地上尘土的扬起中,热热闹闹的。为了多给几个污染企业定位,我们租了一辆小蹦蹦车请司机带路。在他的引领下,从日落到天完全黑了,从城南到城北,市中心到近郊,我们定了5个污染企业后,不得不收工了。这些企业中有水泥厂,有煤矿集团。
大同东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