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环保/人文/历史 |
分类: 江河情结 |
今日三峡之三
—江边的大山
江边的大山
江边的滑坡
如果说这是一个普通人对今日三峡的感性认识,和长江委的翁立达先生聊了一晚上,倒解决了我对三峡的一些疑问。
我昨天写到,翁先生说三峡电站的修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弊大于利,是我听他在凤凰拍摄过程中讲到的。可今天我们一起聊时,翁先生说,是我没听清楚,他还是认为利大于弊。但现在有些问题的严重性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我问,那您认为利主要是什么呢?他说,最主要的是防洪,可以避免洪灾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是发电,再就是航运。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问翁先生,前几年我听一个政协委员说他们到三峡考察,当地人告诉他们现在江上每天上午的大雾都散不去。翁先生说,在做工程环评时,这个问题是考虑到的。但现在江上大雾的时间之长和地域范围之广,确实和预先想到的有所不同。这对航运是有影响。但是现在江上有很多滚装船,就是车可以开到船上的那种船,运输能力很强。
我说,我看到过这样的报道,说原来江上的一些小船根本就排不上如今过船闸的队,还称现在的长江是高速路,牛车,马车怎么能上高速路呢?翁先生告诉我一个数字,说明的是现在三峡航运的货运量不但已经完成了当年设想的运营额,在三峡建设还没有全部完成的情况下,已经接近设计的标准。
我问翁先生,现在江水之清是不是预先也有准备呢?翁先生管这叫清水下泄。他说三峡开始发电后,当初论证的专家组很多都解散了,但泥沙专家组仍然在工作。现在清水下泄的程度的确是过去准备不足的。清水下泄对长江的影响:一是河床的变化,这对目前发生的一些滑坡和崩岸现象不能说没有影响;再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呢?翁先生说:江里的沙石少了,一是上游的一些暴雨区和产沙区不一致了,当然也有现在上游修了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坝,把沙石都拦了几道的原由。和水土保持工程有一定的关联性。
关于泥沙对江河的影响,在翁立达先生主持编写的《2007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河流系统的河岸稳定、河口演变、营养物的输送、水体净化和生态维持都与水沙输移有密切关系,但是梯级水库形成后,将使坝下河道的输沙量和水体含沙量减少。将使下游河段发生冲刷,河床下降,沿岸地下水位下降。同时清水下泄对河床和河岸会产生侵蚀,可能影响两岸堤防安全。”
今日白帝城
江岩
对于我很关心的气候问题,翁先生首先对去年重庆大旱,今年重庆大水,一些官员,甚至是科学工作者出来说与三峡无关表示有不同意见。翁先生说,才一年,两年,三年的运转怎么就能下结论。说明真正的原因,科学的态度需要时间的证明。
不过,翁先生还是非常肯定地说:这么一条大江,水库形成后,三峡的一些段面水位上升了7,80米,近坝处甚至高出100米,怎么不对气候产生影响呢,这是科学常识。在环评论证当中这也是在考虑其中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数据,是在排除了全球气候异常的变化后,局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需要时间。
明天的水深
在翁立达主持编写的《2007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水库形成对局地气候、水文循环将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水库形成将使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增加,而使下泄径流量有所减小,如,阿斯旺水库每年蒸发和渗漏损失水量达210亿m3,达到水库总库容的10%以上。丹江口水库建成后,90年代以来汉江流域上游来水量减少10%以上。
关于这两年洞庭湖和鄱阳湖出现的历史水位最低,和洞庭湖今年的老鼠大闹岳阳,翁先生说这和三峡电站的修建有关,来水少了吗。但这对洞庭湖来说也是有利有弊。洞庭湖是长江的“口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蓄洪、湿地基因库。本来每年随水而来的泥沙的挑战,会使洞庭湖越来越小。现在泥沙来得少了,湖底泥沙的瘀积少了,这对洞庭湖来说是好事。枯水期提前和水位下降严重,又是今天的大患。
“水库的建设对库区生境影响巨大”这是翁先生主持的,《2007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中明确的表白。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昨天的《今日三峡》我提及,这份报告我注意到“保护”在前,“发展”在后。翁先生告诉我:有人曾要他们把发展放在保护的前面。
对此翁先生的回答是:写这份报告是在我们以经济发展为硬道理的发展都20多年了以后。这样的“高速”发展出现了那么多问题,保护已刻不容缓,再这样发展下去要出大问题。
就是这样的坚持下,这份报告“保护”在前,“发展”在后的题目总算留了下来。
在这一思想主导的前提前,报告中还有这样的记录,我抄录在此:
“库区水流速度减小,水体纳污能力和自净能力下降,特别是在水库支流库湾区域,水体污染物难以扩散。水库淹没滩地后,鱼类栖息地减少。水库水体深度较大,水温会产生分层,大坝下泄的低温水对下游水生生物和农作物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将危害鱼类和农作物灌溉,特别是对鱼类的产卵产生不利影响,推迟产卵时间。
在水电开发方式上应避免引水式发电导致的河道脱水,特别是上游支流,如岷江等流域的中小水电工程的引水式开发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改变,由于支流小水电点多面广,对河流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毁灭性影响。
报告中说:水库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梯级水库对生物的影响更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由自然生境转变成人工环境后,在自然生境的破坏、人工环境的形成的过程中,一些生物会通过自身调整以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但另一些生物会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发生退化或消亡。由于河流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各种生物均有其特定的地位与作用,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因此一个物种的消亡,必然会影响其它生物的存亡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因此,大坝及水库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水库建设的响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长期观测和研究才能有深入的认识。
和翁先生聊时,让他非常担心的还有污染。他津津乐道地和我说了好几个他和江边的一些上市企业博弈的故事,特别是和中央电视台一起对一个企业的暗访让他们抓了一个正着。
江上过垃圾
江边的煤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