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环保/人文/历史 |
分类: 江河情结 |
虎跳峡能不能修水电站,如果说社会上是个争论,对金沙江沿岸的农民来说,是他们的未来。
曾有到虎跳峡游玩的外国游客听说虎跳峡要修电站,忧伤得流泪。他们对当地人说,我们国家今天有的物质文明,你们明天就会有,而你们虎跳峡的壮观,我们是永远也不会有的。
离开长江第一湾,“江河十年行”的记者坐船过了金沙江,每一位都期待着走近住在江边的金沙江之子萧亮中的家。
去亮中家
萧妈妈痛哭失声地迎接了与亮中同龄的记者及亮中生前的朋友。一行人,不知如何安慰这位快两年了,失去自己年仅32岁儿子的母亲。
萧家的大院里刚刚添了一个孩子,是弟弟亮远的女儿,取名素秋。亮中走后,他的奶奶一直都木讷地一言不发,家人为此带老人家去过医院。谁也没想到自从重孙女来到人间,老人天天都抱着小女孩,嘴上总是念念有词地和小女孩说着什么。生命的延续,让这位85岁的老人燃起了对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奶奶抱着素秋
亮中的妈妈接受“江河十年行”记者们“长枪短炮”的采访时,诉说着她对亮中的思念,更讲述着:要是修了虎跳峡水电站,我们就得搬家。可是这么好的家,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不想搬走。一位邻居也走过来说,要不是亮中,他们还不知道水坝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修建这样的大型工程,自己也应有发言权。如果能保住长江第一湾,萧亮中就算没有白辛苦一场,这位邻居说。
采访亮中妈妈
家里的墙上还留着亮中去世时朋友们写的悼文,只是岁月已经把它们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