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渭河行(四)

(2007-10-25 14:36:42)
标签:

人文/历史

 今日渭河严重缺水,而渭河的水患同样让人深深地忧虑。
   2003年8月24日,一场特大洪灾突然降临陕西渭河流域,洪灾持续到10月5日。在洪水肆虐之下,数十人死亡,20万人被迫撤离家园,大量农田、村庄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华县环保局的人在回答我洪水为什么持续了那么长时间不走时说:渭河都成了悬河,河床比我们的地还高,我们现在是住在水洼子里呀!

在渭河边老乡告诉我们,从2003年到2005年,他们那里是三年两大灾。去年春天抗旱,到了秋天眼瞅着玉米就能摘了,洪水下来,一个棒子也没能拿回家。在当地,老乡们传说这样的话:这似乎正在印证40多年前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兴建三门峡大坝必将造成水灾搬家”的一语谶言。
  40多年转瞬逝去,从建设之初就引发争议的三门峡大坝,在洪灾悲剧的伤痛声中,在各方利益的不同诉求之下,争议已远远超出学术本身。
  应该说三门峡水库建成以来,贡献是巨大的。可是多年高水位蓄水运行,加之上游水土流失,造成库区泥沙严重淤积,形成悬河。黄河发大水,向渭洛河及其南山支流倒灌、淤积;渭河发大水泄洪不畅,同样朝支流倒灌、淤积。河床在抬高,河堤在加高,连桥也在不断加高,渭南的华县、华阴、大荔以及西安的临潼等低洼易涝地区,均处在决堤即淹的危险境地。
  专家介绍,三门峡运行以来的40多年里,洛河下游淤积泥沙2.7亿立方米;渭河泥沙淤积已延伸到咸阳市区,总量约13亿立方米,下游河床抬高约5米。
  40多个年份里,库区有24个年份河堤决口75处。令人触目惊心的2003年特大洪水8处决口,137.8万亩农田受淹,其中保护区内30万亩,受灾人口56.25万人,迁移撤离人口29.22万,经济损失巨大。提起那场洪水,正在重建家园的灾民惧怕如初。

三门峡水电站,及我们人类修建的很多大型水电站的功过事非之争,仍在继续。今日渭河的旱、脏、涝,却是家住八百里秦川的人们要面对的现实。这片已经耕种了3000年的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挑战,我还拍到下面这组照片:灌渠漂亮的大门;宝鸡峡被列为宝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铜牌;搁在那儿的污水处理厂和急得睡不着觉的总工程师;立在渭河边“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构筑库区人水和谐”的宣传牌子。

今日渭河行(四)  今日渭河行(四)

今日渭河行(四) 今日渭河行(四)

    希望这些设施和牌子,真的能发挥其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