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一)

(2007-10-23 16:11:46)
标签:

环保/人文/历史

分类: 江河情结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

文/汪永晨

3月14日是世界反水坝日,去年底,来自61个国家300多位关注水坝的专家学者,NGO代表及农民聚在了泰国东部乌布省帕孟河畔茅草搭起的临时会场里,探讨着当今世界水坝对各国人民的影响。

12月底的泰国如同中国北方的初秋,田野里残留着黄黄的稻杆,路两旁的行道树依然绿着并伴有灌丛中色彩鲜艳的野花,河里的水在夕阳中泛着红韵。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一)

帕孟河夕阳

 

为了世代依存的生活来源及维系民族繁衍的传统文化

会议开始前,来自菲律宾的一个帅哥让大家都站起来,随着他把手举过头顶,再左拍右拍,上拍下拍,随后又加进了他唱的简单的旋律:拉拉拉,拉拉拉。拉拉,300多名代表,一边拍着手,一边唱着歌,加上帅哥那不断地:大声点,大声的喊声,那拍手的声音,那唱歌的节奏把还没开始的会议气氛已掀到了高潮。而这种鼓舞士气,活跃气氛的会间拍唱,一直持续到大会的最后一刻,给一个即专业,又沉重的会议赁添不少活力。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一)

 开会间隙

这次大会代表成份之多样,使得组织会议的美国人,加进了他们的浪漫:住在原野上茅草搭起来的草屋里,这即符合环保主义者节约资源的准则;又圆了东道主泰国土著居民的愿望: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享受帕孟河畔的自然|。这自然,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的文化。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一)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一)

打渔

 

这次大会由世界水坝委员会召集。世界水坝委员会是回应不断高涨的反对水坝的呼声,于1998年5月由世界银行和世界保护联盟创立的。现在已成为联合国环境署下设的一个非正式机构。其宗旨是:检讨水坝发展的有效性;评估水资源和能源发展的替代方法;对水坝的规划、设计、评估、施工、运营、监督、水坝退役提出国际准则、指导方针和标准。

世界水坝委员会依靠其附设的、代表着不同利益、不同观点的、来自36个国家和机构的68个成员组成论坛,通过广泛的公共咨询,启动了大量的研究进行工作。1000万美元的起动资金来自50多个政府、国际机构、私营公司(包括许多水坝业的跨国公司)、私人慈善基金和非政府组织。迄今为止,世界水坝委员会对世界上的水坝实施了全面和具独立观点的评论;对分布在5大洲的8个水坝进行了深度研究。对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水坝建设工程的完整记录进行了评析。17个专题研究涵盖了社会、环境、经济和财务方面的问题以及水坝的替代方案、不同的规划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一)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一)

开会住地

 

这次草屋国际水坝大会之所以选在泰国的帕孟河畔,是因为那里的社区人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帮助,终于使政府同意让已经建成的水坝每年开闸放水四个月,以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和人们对水及水中鱼类的生存依赖。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一)

帕孟河水坝

两年前我就到过帕孟水坝,那时当地老百姓还在一些大学教授们的帮助下和政府协商,以解决因修水坝河里的鱼几乎灭绝殆尽,丧失了渔民们世世代代所依存的生活来源及维系其民族繁衍的传统文化。

两年后的今天,他们的梦想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就是这每年四个月的开闸时间,科学家们得到的数据是,水生鱼类的生存状态得到了迅速的改变,生态系统也得以部分的恢复。帕孟河畔的今天,让来参加此次国际大会的,以种地、打鱼为生的农民、渔民们看到了可能的希望。

来自帕孟河畔的报道(一)

从没过过鱼的鱼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