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江河情结 |
乌江行之六――小河流入大江
文/汪永晨
结束了乌江行后,为了给《中国水污染地图》上,国家环保局,重庆环保局网上“黑名单”中的染污企业定位,我又在重庆停留了一天。虽然已经是10月7日了,35度的高温还在继续着。
一位60多岁的老人说,这个季节了重庆还热成这样,他这辈子也是头一回经历。哪想到,后来再碰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也说自己从没赶上过10月了天还这么热。老人和我们说着时穿着的是小背心。那天,家住江边污染企业旁边的他,连热带气,满脸的怒气。
至于,为何去年重庆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今年春夏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涝,金秋又是溽热持续不退,普通的重庆人说不清。我问的两个人到都把原因归到了全球气候变暖。
90岁老人的愤怒
江边的企业
从北京出发前,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给我发来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公布的重庆市和郊区的污染企业,A4纸整整打出来4页。其他即包括嘉陵,白猫这样的大集团,也包括日本、美国的合资企业。
嘉陵集团
美心防盗门
白猫(重庆)日化
2007年10月7日,我们和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吴登民要定位的企业包括重庆大足县红蝶锶业有限公司。在网上,有关大足县红蝶锶业有限公司我们查到:成立于1997年10月9日,是由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注册资本6200万元。其中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占51%;日本蝶理株式会社占25%;大足天青石矿业公司占24%。公司总投资1.7亿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5亿元,占地400余亩,现有在册职工800余人。
公司以天青石矿为主要原料,生产销售碳酸锶及硫磺、海波等副产品。主要产品碳酸锶用于彩色电视机玻壳,磁性材料及光学玻璃制造,70%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30%国内销售,公司具有年产碳酸锶9万吨生产能力,规模居亚洲第一。并与世界同行业龙头企业并驾齐驱,产品销售占国内市场总额的56%以上,占国际市场30%以上。
红蝶大门
红蝶烟囱
红蝶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