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2007-10-15 19:03:27)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江河情结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文/汪永晨

 

2007年新华网新西兰基督城6月27日电(记者夏文辉)正在此间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27日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田小刚说,“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使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4个,这也是中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

 喀斯特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喀斯特有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生态丰富等特点。 “中国南方喀斯特”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域。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地缝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地缝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地缝

“中国南方喀斯特”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锥状喀斯特(峰林)、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坑群等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距今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

这一区域很多景点享誉国内外。比如云南石林素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世界喀斯特的精华”;贵州荔波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处,曾入选“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只要符合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非同寻常的美学价值、反映地球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等标准中的一条,就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重庆武隆的天坑,地缝的知名度或许没有云南的石林,贵州的荔波那么大,但它的神,奇,秀和那两个地方的鬼斧神工完全是可以有一拼的。

重庆市武隆县地缝景区位于该县境内仙女山南麓,与武隆天坑"天生三桥景区是同生在洋水河大峡谷上的姊妹景区,但风光迥然不同,属神秘难得可进入性且观赏性特强的峡谷地缝地质奇观。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流入地缝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夹在地缝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射入地缝

地缝的深邃站在上面还很难领教。从介绍中得知它全长4公里,最窄处仅1米,从谷顶到谷底高差可达200——400米。景区内游览线路全是栈道。从谷顶下到谷底有一段可乘电梯。上山是不是非要电梯,多少年来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事。索道,电梯对动植物及景观的影响是必然的。可没有电梯的爬又让人们不得不对大山望而生畏。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走进地缝

乌江行之五――走进峡谷中的地缝

走进地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