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名人与旅游开发

(2009-11-09 14:38:36)
标签:

杂谈

    点评:在周庄,在南京,在江南,听不完沈万三的故事,而在贵州,人们讲述沈万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历史名人与旅游开发
2006年07月24日 10:20:5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闪烁在历史星空中的无数名人,在各自的天地里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他们有的身居要位,治国安民;有的一心经史,著书立说;有的经商理财,发家致富;有的一生正气,除暴安良。名人们用汗水与热血,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历史名人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名人的足迹、名人流传百世的事迹,有着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借历史名人这块“牌”,可以将一地旅游业推向新的高度,使历史文化名人成为举世瞩目的“标签”与旅游吸引点。

  周庄沈万三因经商致富,是中国传统财富文化的一个缩影。周庄在旅游发展中,应以沈万三为缘起,以财富文化为核心,以水乡古镇为载体,以吴地特色民俗文化为支撑,积极探寻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财富文化旅游。

  一

  山川灵境显名于天下,与名人名流关系甚大。名人名流在一地留下的一言一行,对于成就、传播一地的名声,意义重大。

  1、“非文无以名地”“烟峰泉石,诗之材也;登临浏览,诗之资也”。自古以来,许多魁儒硕士,为使自己诗文达到如龙门、康乐之水平,他们无不躭情山石,登探幽险,即事导兴,常年盘桓于山巅水澨,凭借触心抵目的天地、日月、山川、花草,开拓心眼,将醉墨淋漓于湖山,闲情寄托于花月,借声歌以写心,取诗酒以自适,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书画及游记作品。他们的作品大大丰富了景观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吸引力,是一地景观成名的重要因素。这也正如杨循吉所说,山无论浅深远近,“大率以文胜”,苟遭文章雄杰发其奇秘,皆足称胜天下。否则,即使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若无骚人墨客登放其间,携惊人句,搔首问青天,则终南太华等顽石耳”。

  苏州吴县元墓一带,几十里地遍植梅花,人坐舆而行,凭高而瞩,如在兜罗锦世界中,“香雪所由名也”。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旅游于此,题“香雪海”三字于吾家山崖壁上,其《雨中元墓探梅》诗句:“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说的就是此事。从此“香雪海”之名为全社会所熟知,成为元墓一带特色景观的专称,“香雪海”梅景也就名艳天下。真所谓:“山水,古人之肺腑也;古人,山水之管龠也”。

  2.“非人无以胜地”

  一些名人在一地留下的足迹,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系列的名人效应,成为后人凭吊徘徊之动因。红桥,在清代扬州号为北郊第一胜景,其实桥为普通木栏拱桥,无以形胜。但王士禛等名流相继在此率众文人修禊,曲水流觞,诗章连篇,一时施闰章、陈其年诸名流皆有红桥唱和诗词行世,红桥名声乃大著,成为闻名远近的一方名胜,与廿四桥、平山堂、文选楼等古迹并垂天壤。如宋荦《红桥》诗所写:“最是扬州胜,红桥带绿杨。著名同廿四,佳话自渔洋。”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中,沈万三之于周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水乡古镇周庄有900多年的历史。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周迪公郎舍宅为寺渐成,故称周庄。周庄经济发达,人文荟萃,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近代柳亚子、陈去病等名流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周庄虽姓周,但其兴旺繁盛,实乃沈万三之功。据光绪《周庄镇志》记载:“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实沈万三父子之功。”元代中期,沈万三父子从浙江南浔沈庄漾迁至此,“万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沈万三在周庄定居以后,以躬耕起家,后来凭借周庄特有的地理优势进行贸易活动,以周庄为基地,利用水上运输动脉,经营木材、药材、粮食、棉布、陶瓷及粗纺制品,“富为海贾,奔走徽、池、宁、太、常、镇豪富间,辗转贸易,致金数百万,因以显富”。在沈万三等寓居于此的众多商家的经营下,一时间,周庄人丁始盛,遂成市镇,并成为江浙一带乃至长江流域重要的商贸中心、货物中转站,商贾云集,店号林立。集市密度也越来越大,贸易日益兴旺、频繁,从原来的十日一集、五日一集、三日一集的定期集市,发展成为日日集;市中也出现了加工业、手工业固定的商店和定居人口,渐渐成镇的格局,乃有今日被誉为“中国第一古镇”的周庄。

  元末明初江南巨富的沈万三不仅为历史造就了一个周庄,而且,他助朱元璋修筑南京都城三分之一的城墙,在明朝历史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加上,留传几百年的沈万三致富传奇,他的坎坷遭遇,使沈万三成为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开发“万三”系列旅游景点,是周庄旅游业的主要工作之一。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周庄共有十座四百年至八百年历史的古桥,是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江南工商小镇,也是不可多得的古镇旅游区。一个旅游区的吸引物往往具有综合特性,周庄也是如此,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构成了一幅极具东方神韵的乡间小城。周庄的景在桥、在河、在街屋,周庄的神在水、在风俗,周庄的故事在名人、在沈万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桥,这河,这街屋,在江南并不少见。而沈万三只有一个,却只属于周庄。开发沈万三旅游产品是周庄旅游业的主要内容。应该承认,通过几年的努力,周庄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成立沈万三研究学会、恢复沈万三故居、修复沈万三水底墓,完成亚洲第一铜壁画———《沈万三的故事》、规划沈万三水上游项目等。此外,沈厅后花园也将恢复,锡剧《沈万三》在加紧制作。

  当然,历史名人的资源挖掘是无止境的。今后应进一步深挖沈万三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让历史名人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主要工作包括:

  深度挖掘沈万三传说故事,并择其要者进行场景化建设,“物化”故事,做活景点。

  尽可能地恢复与沈万三有关的一些古迹,如“聚宝盆”等,各个相关景点要“受力均等”。

  沈万三成功的海外贸易经营,奠定了中国古今海外贸易致富第一人。关于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大致有“垦殖说”,“分财说”和“通番说”三种。无论是哪种说法,其财富起于贸易当是定论。旧志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苏州沈万三一豪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这说明沈万三是由于把商品运往海外贸易,才一跃而成为巨富的。沈万三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走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开始了他大胆地“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富可敌国。因此,可以藉此在周庄建造“中国海外贸易陈列馆”,系统介绍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历史。

  加紧注册名人资源。目前,万三食品厂等向国家商标局申请了“万三”商标。但,与沈万三相关的古迹甚至风物传说,应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8月颁布实施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对一些已经开发的有关沈万三旅游景点、旅游产品,加紧注册登记;对于一些一下子还来不及开发的有关沈万三的资源,则要在详细调查研究、价值评估基础上,进行超前注册,以防为他人抢注,造成品牌流失。如“聚宝盆”、“银子滨”等。

  三

  我国自古有财神信仰的传统。旧时全国财神庙在在皆有,当地居民四时奉祀。财神分两类,一类是传说中的财神,以赵公明为首。据史载及传说,财神赵公明,西周时代人,出生羽化均在西安市集贤镇压赵大村(因赵公明曾官居夫而得名)。清县志载:“财神赵公明,赵大村人,村中有赵公明墓”。赵公明司财,为民间财神菩萨。《三教搜神大全》说:“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又据文献记载,地处都江堰市玉堂镇境内的赵公山是财神爷赵公明的祖山。海拔2434米的赵公山,道书称它是“第五十福地”,与“第五洞天”的青城山合称为“洞天福地”。山上存有众多有关赵公元帅的踪迹及传说,如上皇观、鸿都观、跌钱岩、佛爷岩、“赵公柴”、龙凤岩、九弯河、老鹰岩、犀牛岩、八卦沱、五码棋盘石、纱冒石、五龙捧印石等。

  另一类则是人间的活财神,如范蠡、沈万三等,他们是被神化了的人间巨富。北京西便门外有一座“白云观”,庙观里的“财神殿”,据道士说:财神老爷就是北京的“活财神沈万三”。北京什刹海的来历据说就与沈万三挖十窖银子传说有关。与赵公明等众多神仙财神所不同的是,沈万三是自己创造财富的财神。沈万三作为活财神,可以据此大做财神文化文章,开发财富文化旅游产品。

  因此,可以在当年沈万三堆放银子的银子滨附近建设财富园,作为开展财富文化旅游的基地。财富园包括财富广场、财神殿、财富巨头雕塑园(赵公元帅、子贡、陶朱、范蠡、石崇、邓通、沈万三等等)、中国财神文化博物馆、财富俱乐部等部分组成,举办财神庙会、财富旅游节、中国工商企业CEO理财峰会、世界财富论坛,设置世界华人财富榜等。如此,将周庄打造成世界著名的财富文化旅游基地。

  总之,周庄一方面要高举“万三”这面“旗帜”,通过景点、音像书籍、影视作品、艺术节等多管齐下,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让人们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富可敌国的富翁;另一方面,则要将这个富翁活化财神,并由此扩展到全面展示中国财神信仰上,深度挖掘中国乃至世界财富文化,开发财富文化旅游产品,以此来提高周庄旅游的能级。

  在结束本文之前,还需强调的是,自古以来,沈万三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除了人们称羡他的钱财外,也与他的为人密不可分。我们在继承像沈万三这样优秀商人超群绝伦的经商艺术的同时,也应继承他们的那份商业道德遗产,那种忧国忧民、体恤人民疾苦的精神内涵,这一点对于今天来说尤为重要。

来源: 作者: 陈建勤 编辑: 符智伶
 
http://www.zjol.com.cn/05gotrip/images/titlel3.gif  相关稿件   http://www.zjol.com.cn/05gotrip/images/titlel4.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