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听能的培养

(2008-10-14 09:57:41)
标签:

教学研究

教育

英语教师网欢迎您

 

 

    听能的培养是整个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它与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构成了英语教学的整体。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又有区别性。因此,在这十来年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我深深地感悟到听力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详尽细致地准备工作

    有人认为,听力课是最容易上的课,教师无需什么准备,上课只要拿着磁带、录音机放给学生听,然后校对一下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轻松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却难以提高。事实上,从宏观的确定目标到具体的选择内容、教具和练习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首先,教师都必须明确目标,落实备课,做到师生心中有数。其次,合理安排、选择音带内容,要体现由易到难、练习形式金榜的特点。对于有些录音材料,教师要准备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

    课堂教学环境常常是非常真实的自然环境,在培养交际意义上的听能时就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安排听的内容和要求,也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听的技能技巧,让学生明白听什么,怎么听。每种项目最后要求只能听一遍,订正时要校一题清一题,不能几道题混在一起校而造成思维的混乱。内容和方法的结合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如在初级阶段学生着重要听音辨音、理解单词、句子以及简单的日常会话、课堂用语,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理解简短的对话和语篇大意,最后达到分析理解所听的语篇。但是这种音、词、句、篇的教学顺序并非绝对。初级阶段的学生也可涉及一些语言浅显的体现文化背景知识的小对话,高中阶段的学生也要练习听一些带有不同语音、语调和方言特征的语篇。

    三、学生积极、外显的行为参与

    学生积极、外显的参与行为常常指伴随着听的说说、写写、读读、做做、算算等完成各种任务的活动。顺手只有和各种活动相结合才更显出其交际性的本质特征。这种具有交际意义的行为参与不仅向教师提供即刻的反馈,使他们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并且使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次, 为了完成各种“任务”,达到交际目的,学生必须集中思想,有意识地记忆有关信息,积极进行思维活动,促进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精听与泛听、专门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

    听力训练的精听主要是指听“质”,泛听主要指听的“量”。专门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有时伴以讲解、归纳、模仿,综合训练则往往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学生精听材料需要教师平时的收信、筛选和整理。在训练中不仅要重视音、词的辨认,还要重视句子、话语的理解,这是一种从形式到意义的“全方位”的听力训练。泛听的内容、题材很广泛,有课堂上学生间的交谈、录音磁带、讲座、广播电视中的教育节目等。泛听时教师控制的成份很少。泛听是一种以获取意义为目标的听力训练,它可以扩展语言的输入量。只有精泛结合才能提高听力水平。

    最后,情感因素也不能忽视。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中等的焦虑水平是提高听能的保证。为此,教师不仅要尽量选取新颖、有趣、多样的听力材料,使听的内容多样化,而且要将听与多种多样的活动结合起来,使听的活动也多样化。这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高了听力水平。另外,教师对学生的理解错误要少加批评指责,尽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

持之以恒,必定会有成效的。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试验,所获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同时在师生的评价中也得到了共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