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是厦门落后的深层原因
(2020-09-21 20:18:22)
标签:
尚锋原创厦门快递落后立法 |
分类: 城市印象 |
说起厦门,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会马上联想起风景秀美的鼓浪屿,稍微资深一点的,则还会想到一海之隔的台湾,以及紧张的台海关系。
至于经济,厦门似乎正在远离改革开放时四大经济特区的光环,事实,这不是感觉,而是事实。
根据国家刚刚发布的2019 年百强区数据,同为四大经济特区,如今整个厦门市的GDP只有5995.04 亿元,而深圳,一个南山区的 GDP 就已经达到 6103.69 亿元,深圳、厦门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只能说早已不是一个级别的竞争对手。
放眼全国,在城市 GDP 排名上,厦门依然掉落在 30 名之外,仅仅名列第 33 名,排在唐山、温州、昆明、沈阳的后面,在福建省内也排名下降,几乎只有相邻城市——泉州的一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也许这样的一件事,可以说明厦门落后的深层原因!
在年初特殊时期,快递直接与每个人的生活链接在一起,也让很多矛盾曝露出来,其中尤以快递员大多不送货上门,而是放置在代收点和快递柜最为严重,各方纷纷放“狠话”,要如何如何,但差不多1个月后,均恢复理智,继续携手前行!
当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到此为止的时候,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厦门经济特区邮政条例》,《条例》规定,快递企业未经收件人同意使用智能投递设施投递快件,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受处罚。《条例》规定,快递企业未经收件人同意使用智能投递设施投递快件,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受处罚。相关人士还强调:送货上门仍然是一个基本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规则的变动都是利益格局的再调整。一方面,一切以人为本的要求,都看似非常合理,更是一个“底线”,毕竟,没有了人,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快递可不可以做到一对一、点对点的配送到位?绝对可以做到,只要你想做到,但是成本呢?
一个快递员的生活成本是几乎恒定的,一天送100个快件,和一天送300个快件,划算到每一件的成本,相信人人都会算。快递送到每个人手上,与送到代收点或配送柜的效率天差之别。不知道,在出台这个规定时,不知道厦门的人大常委们有没有算过这笔管理成本帐,厦门居民,不管是本土居民还是外来户,是否能够承受这个成本?
还是回到主题,说经济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出台快递严要求的地方立法机构,应该是秉承一贯的立法思路而行事,不是对快递业有特别的“偏见”。
严格管理的背后,就是交易成本的急剧增加。世界是流动的,当这个地方交易成本增加的时候,自然经济活力就会到交易成本低廉的地方去,这就不难理解厦门经济的“萧条”了。
用数据说话吧!虽然厦门的经济不行,虽然厦门早就没有畅销全国的商品,虽然厦门的居民收入水平早就在省内摆尾,但是房价可是第一阵营!
三五年后,不知厦门会衰落到何种地步,是否还有足够的经济体去供他们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