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龙秘境严谷山

(2014-12-15 09:04:02)
分类: 民俗典故
 

 

王有军

 

严谷山,常山众多景观名胜中的一处“秘境”,其名显扬四方,其地隐匿深谷,好似传说中“见首不见尾”的神龙一般,从不轻易将真面目示人。奇巧的是,当地百姓传言,古时确有神龙潜伏在此,修炼得道后破壁而去,故严谷山又名龙山。

严谷山位于常山县辉埠镇大埂村菱湖自然村,地处浙、赣、皖三省边界,昔时曾有严姓族人聚居此间,因而得名。顺着菱湖水库边缘,径直而上,转过一条沿山道路,即可望见一座面包状的巨型山岩,宽阔的岩壁平整如砌,寸草不生,这便到了严谷山谷口。乍入谷口,穿过一弯石径小路,右侧有峭壁耸立,形如刀削,高达百余丈,极为雄浑壮观。峭壁正中,凌空悬挂着一排钟乳石,大大小小共有七块,这就是当地人称为镇山之宝的“花轿顶”(县志称“神仙迹”),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安放于此,专门用来迎接贵客的。传说当年白蛇娘娘大战法海之时,曾想借坐严谷山的花轿逃走,结果法海用一块飞石镇住了花轿。至今,法海的那块“飞来石”仍稳稳地压在一座“花轿顶”上。
http://r.photo.store.qq.com/psb?/45ab9f46-ed18-4a73-b514-452a4d1d6941/iHb9xpLMf*ULP4Fv8fLd6sMt7SDG6LF71FtX11es52U!/o/dFH7C1e.MwAA&ek=1&kp=1&pt=0&bo=gALAAysEQAYFAAs!&su=1153246801&sce=0-12-12&rf=2-9
 

 

谷口石壁下方嵌有一条半圆形凹槽,蜿蜒绵长,煞是显眼,据传这是神龙破壁之时,留下的龙身印迹。细看之下,壁槽内鳞纹依稀可见。穿过谷口,前方豁然开朗,大有桃花源之妙意。缕缕清泉自山岩石隙间泻出,汇成一股溪流,汩汩有声,从石壁脚下绕过。早年此溪流之上,曾建有一座石拱桥,桥上有亭,名唤“洗心亭”。清代江阴人蔡寅斗有诗《洗心幽亭》为证:

径转疑无径,穿林别有林。

数橼依峭石,半壁护层阴。

翠黛豁双目,白云空寸心。

红尘飞不到,槛外水鸣琴。
http://r.photo.store.qq.com/psb?/45ab9f46-ed18-4a73-b514-452a4d1d6941/UFDV2yyQnloUi7pC3iM0iQou9Dhqu8BdsIUvbLa1APU!/o/dDABeFbPOgAA&ek=1&kp=1&pt=0&bo=wAOAAkAGKwQFAAs!&su=1147103265&sce=0-12-12&rf=2-9

桥的那头,一道山路弯弯曲曲,回折而上,直通严谷山。“严谷 甘泉”是山中最为人熟知的景点,也是常山古代十景之一。清代县人徐鲲以一首七言古诗,极力推崇赞赏“严谷甘泉”的色、香、味,并将其与洛阳醴泉、骊山温泉相提并论,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定阳之北有严谷,石径盘纡峰隐伏。

传言此地涌灵泉,挹彼注兹刚一斛。

昔年我从谷口来,但闻林间漱戛玉。

云根泻出清泠泠,酌言甘之香芬郁。

不知疏凿几千年,石发苔衣岩窦穿。

秋雨色浮竹叶绿,春风浪暖松花鲜。

溅来跳珠手可掬,练光岚色连云烟。

君不闻洛阳宫中有醴泉,饮者能教痼疾痊。

又不闻骊山山下有温泉,浴之可令尘埃捐。

造化机缄自不秘,灵脉分来岂偶然。

此泉浑如百榼酒,琼浆玉乳醇味厚。

酿成不用曲蘖香,沆瀣醺酣旨且有。

我生不欲饮贪泉,吸此恍然涤宿垢。

何时借得流霞杯,持献南山天子寿。

的确,“严谷甘泉”色如白露,清冽异常,虽三伏天也凉气袭人。据《常山县志》(嘉庆版)记载:“严谷泉,石壁嵌空,处处有泉沁溢,其清冽似白露。”可以说,正是这一股股山泉水,为严谷山注入了一脉灵气,滋养出如此静谧幽深的小气候环境,成就了一处知名的避暑胜地。古时盛夏之际,常有周边省市的富商大户携家眷前往谷中避暑休养,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两三个月之久。

严谷山的景致灿若繁星,令人目不暇接,严谷甘泉只是其中的一处亮点。严谷山属喀斯特地貌,溶洞特征极为明显,目前已被发现的知名溶洞就有灵真洞、观音洞、龙洞、千人洞、蟾宫洞等五处,洞内钟乳遍地,奇石怪状,或如兽形,或如僧人,或如器具物什,变幻万千,莫可一一名状……部分溶洞之间有密道相连,曲折回旋,深不可测,也有溶洞位于悬崖峭壁处,常人难以攀爬进入,那里是飞鹰、蝙蝠和野山羊的乐园。
http://r.photo.store.qq.com/psb?/45ab9f46-ed18-4a73-b514-452a4d1d6941/z5*gwel3y4epn*tS1xwCXle0VzZ5mlkyudO8eCTXQ6c!/o/dEbrdFbQOgAA&ek=1&kp=1&pt=0&bo=wAOAAkAGKwQFAAs!&su=137480321&sce=0-12-12&rf=2-9  

 

若论严谷山最夺人眼球的,便是漫山遍野、妙趣横生的天然观赏石了。除了花轿石、飞来石之外,诸如琴台石、琴室石、小贤峰、香炉峰、虎啸岩、藏剑石、盘龙石、系马石、曝经石、珍珠帘、 一线天等等石景观,俯首可拾,美不胜收。像“五云洞天”内的琴台石,其石貌似琴案,平整如砥,相传昔时曾有隐士在此抚琴长歌;藏剑石,则是因天然石缝交错,形成一个剑形石条,犹如“利剑”隐于宝匣之内。清代县人詹绍治《游严谷山记》载:“由蹊径入山门,一石壁形如削,中有剑形”;曝经石,据说因石面平滑宽阔,上面曾刻有《金刚经》经文,因而得名,现在藤蔓遍地,草木丛生,曝经石已恍然不可寻。在常山县域内的景观名胜中,严谷山属石刻铭刻最多之地,大小多达三十余处,只可惜经年久远,暴露野外,许多铭文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识。
http://r.photo.store.qq.com/psb?/45ab9f46-ed18-4a73-b514-452a4d1d6941/QSBTIjJWyZSzPbBcMtYiaVhW79VXzWgXNUqYT.BdcPg!/o/dAUD31gnGAAA&ek=1&kp=1&pt=0&bo=gALAAysEQAYFAAs!&su=128061697&sce=0-12-12&rf=2-9  

 

正因为严谷山景观秀丽,历代文人采撷精萃,遴选出洗心幽亭、悬崖仙迹、桂林喷馥、竹坞藏烟、蟾洞留月、龙潭吐波、华盖栖霞、炉峰拱秀、双岭流泉、千岩积雪等“龙山十景”,赋诗弄文,为严谷山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据统计,仅载入《常山县志》(嘉庆版)的严谷山诗文,就达60余首,这其中,既有绝句、律诗,也有古体诗(长文)、游记。明代史产的一首《严谷山》,道出了严谷山美如诗画般的意境:

寻幽选胜数追陪,得到兹山不易哉。

云向灵峰壶里隐,春移佳木画间栽。

黑潭合有蛟龙蛰,白昼能教风雨来。

便欲诛茅邻洞府,故园猿鹤莫疑猜。
http://r.photo.store.qq.com/psb?/45ab9f46-ed18-4a73-b514-452a4d1d6941/x3ZoxRolU*arPC1I2zyvSgdBV6n84TKZQMNeQOV7whg!/o/dOrX21gfGAAA&ek=1&kp=1&pt=0&bo=wAOAAkAGKwQFAAs!&su=1157129841&sce=0-12-12&rf=2-9

严谷山,因其谷深境幽,倍受文人雅士所好。

早在北宋宣和年间,江景房裔孙江袤,为解方腊兵乱之困,率众隐避严谷山,训练乡兵民团,依托山谷丛林的独特地势,抗击兵匪侵扰,保一方安宁。方腊兵败后,江袤却被严谷山深深地吸引住了,依然隐居山谷,陶然自得,与当时的贤达名士赵鼎、范冲、李光、叶梦得等人在此酌酒品茗,谈诗论文。后来宋高宗赏识其才,任命他为编修所删定官,江袤也婉言推辞,执意归隐山林,留下了一段“严谷贤风”的佳话。

明代成化年间,常山知县李溥游览严谷山后,意犹未尽,尤为亲睐谷中的一汪清泉,赋得《严谷甘泉》一首,表达了内心对筑居严谷山,品茗闲聊那种逍遥生活的向往:

人世分明一洞天,云封谷口注甘泉;

潭间莹莹常涵月,涧底涓涓不记年。

远派似通银汉上,清源应与武夷连;

何当卜筑南岩下,汲煮春茶话地仙。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开化高僧语浪,受常山士人的盛情邀请,欲在常山建刹传法。经多方寻访比较,卓锡之地最终落定严谷山,寺名称作“妙喜禅院”,后人又叫“龙山寺”,距今已有332年。当时,为了募捐筹建银两,衢州府同知署县事(今相当于副市长下派代理县长)沈奕琛写下了《募建龙山妙喜禅院疏》,对建寺缘由、严谷风光都作了详细的描述。据《常山县志》(嘉庆版)记载,妙喜禅院初建时“前为殿楹,后为客堂,左设方丈,右引笕泉,为僧厨。虽不甚壮丽,而清静幽雅,视天竺、少华较胜矣。”
 http://r.photo.store.qq.com/psb?/45ab9f46-ed18-4a73-b514-452a4d1d6941/kErc5YMRSIF0TJ.b3c8rQNP*5tY8V2Q9sC8l9LYjPJU!/o/dHiQDVe4MwAA&ek=1&kp=1&pt=0&bo=wAOAAkAGKwQFAAs!&su=1203386401&sce=0-12-12&rf=2-9

 

  妙喜禅院寺前有香炉峰一座,所谓香炉峰,实为一块自平地突兀而起的巨型三衢石岩,因香客入山祭拜时,常燃香其上,香雾袅袅,如同天然香炉一般。若从不同方位观摩,香炉峰景致大不相同,堪称“移步换景”。有一树木,贯穿石洞而生,绿荫如盖,为一奇景。寺院大门正对着五座连绵山峰,状同五匹骏马并肩共享一槽食料,俗称“五马连槽”,属于上佳的风水宝地。建寺以来,香火十分兴旺,每逢朝拜之日,前往礼佛者众多。据当地百姓讲,解放后寺院还很兴盛热闹,寺内供奉着如来、观音、弥勒、十八罗汉等佛像,金身彩绘,精美异常,两厢还设有寺钟、寺鼓,可惜在破“四旧”期间被毁于一旦。近年来,趁乡村休闲旅游之东风,龙山寺重建提上了议事日程,目前雏形初具,远近香客信徒又闻讯而至,络绎不绝。

龙潜千年,一飞冲天。严谷山,一个传说中的秘境,随着神龙破壁而出,它的面纱也正在慢慢地揭开,展露出“林峦之胜甲于诸方,风雨晦明,云烟万态”的迷人风姿,任由各路游客一睹真容,大饱眼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