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杂谈 |
用腰部的力量跑,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刚参加长跑时,我也是单纯抬腿跑的,用的是大腿的力量,时间长了累的不行,我便探索着一种比较适合我的跑法,如田忌赛马,用好用足自己的长处。
我在报名参加2012年厦门马拉松之前,满打满算跑龄不足两年,坚持比较好时才半年多,平时一般就跑几公里,偶尔随着大家跑一下稍远一点的距离,从末参加过任何的马拉松赛,但这次却以比较轻松的姿态4个半小时完成了厦门全程马拉松,协会很多在赛道边观战的啦啦队员评论我跑的很轻松,看不到一点难过的表情。 按理说我的身体因为硬伤,在龟兔赛跑中注定就是那只乌龟,但现在却经常在长跑中超过不少“免子”,我觉得是跑法帮助了我,那便是用腰的力量跑,这种跑法特别在长跑的中后程作用非常大。
2011年5月7日,上饶长跑协会组织会员参加江苏溧阳半程马拉松比赛,我作为菜鸟级啦啦队员、协会的随军摄影记者,坐在卡丁车上,记下了队员门跑步的英姿。那赛道是围绕着一个公园进行,一圈约5公里,男子组的第一名,就是跑吧中第一大侠山东李少壮,少壮的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在第三圈时就把第二名套圈了(在这里我和少壮有一面之缘,将另开一篇文章记述)。女子组第一名是来自安徽的吴宜霞,她那跑步的姿势,步频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她跑动的步子不快,扭动着身体,采取的是扭腰、送髋的动作,但每一步都是那样的轻松,不急而不忙。
枪响后,上饶长跑协会的女选手跑在女子组的最前,第一圈结束,还稳稳在第一位,但第二圈时,就已经不能用第一圈的速度坚持,而吴宜霞却仍以出发时的速度跟了上来,甚至略有加快,超越了上饶选手,到了第三圈,吴宜霞已经将优势进一步扩大,最后吴宜霞以很大的优势取得第一名,并且感觉体力到后面仍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节奏保持的非常好,看不出累,这一切给我非常大的冲击。
吴宜霞估计已经30多岁了,因为有一个看起来13、4岁的的儿子,一直在赛道边给妈妈加油,我问他妈妈原来是干什么的,他说曾经在安徽省长跑队,现在教授瑜珈,一个曾经的女专业运动员,一个特别需要柔韧性的项目教练,一个不再年轻的跑者,在长距离中有这么大的优势,这跑姿肯定有合理的地方,我从中似乎体会到了什么。
她那姿势非常象拉丁舞中的扭胯,伤前我曾练习过一段时间的拉丁,那扭胯,送髋对我来说,完全可以做到。在以后的跑步中,我有意识的练习融入这种跑姿,慢慢我体会到了它的好处,那就是在长跑中,可以省力,特别是在中后程,能够起很好的作用,可以轻松完成原来一些不可想象的距离,跟上甚至超越一般会员。
这种跑以扭动腰的力量,送出髋胯部,然后大腿带动小腿,脚掠地而行,后跟轻轻落地,不是想象中的纯依靠抬大腿的力量。我认为,人通过腰部而产生的力量比单纯的的抬腿力量更大,腰是人体中产生和传送力量的主要发动机或传动轴,我们利用腰部这个轴的旋转将会获得更大的力量。其实我们很多力量运动的巨大源泉都来自腰部,如铅球,标枪或挥出的拳头等等,没有腰部力量的参与是提高不了成绩的,你如果静心可以慢慢体会到这一点。另外,扭胯送髋,也平均分配了体力,可以让大腿小腿适当的近似休眠,那扭动的身体,同时会有更好的节奏。
我觉得这一跑法特别适合体力不是太好,又不追求高速度的业余长跑人,它还可以在跑步中适当活动腰部,调节整体的机能,防止衰老。
另外,很多人认为,跑步的节奏在于腿部的频率控制,我感觉,腿的频率的开关,却是在自己双臂的摆动,在跑起来以后,你的每一次摆臂都会带来你每一次的脚步,将注意力放手臂的摆动,加强手臂力量,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提速办法。
再者,跑步还要注意一个巡航速度的感觉,就是以一个舒适的匀速,跑完你的全程,巡航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你的腿在动,而你的全身其他都不是非常的用力,有时甚至是睡眠状态的感觉,这就是最佳状态。
一点体会写出来,希望能对初跑者有一定的帮助,也敬请高手指点。
胳膊怎么摆动?
以前有个学田径的,告诉我胳膊摆动只用力向后摆,向前回位时事利用自然惯性
长跑时,尽量保持匀速和减少能量消耗,这时我的体会是跑动时注意力集中在摆臂和送胯上,具体说摆动左臂时,送右胯,这个过程是个非常协调和流畅的,当然因为连接中间是腰腹,因此才有用腰跑动说法;继续重复这个连续过程,主干部分是运用腰腹力量,摆臂,送胯;身体其余部位,特别是小腿和躯干保持稳定,放松但不松垮;呼吸均匀,注意力集中在这个过程中,重心起伏较小,躯干左右摇摆小,脚落地短,象踩着圆球跑。
熟能生巧,跑多了就会发现,跑步也是个技术活。关键还是要跑起来,按照每周加量10%的原则,循序渐进,有了两年以上跑步基础,自然就有经验了!有一种观点:跑者在追求完美跑姿多会导致受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肌肉力量不同,跑的放松,跑后舒服,逐步增长里程和时间,才是能够跑一辈子的真理,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
有的人因理解错了而发出诘难,以为“用腰力”就是夸张地扭动腰部跑,其实应该是用腰力使双肩胛部稍微前后摆动,自然地带动脚的前迈。大家都知道有意识地摆动双臂可以更有效地带动双脚前迈,(这一点应该是公认的,没有争议的。)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认识到有意识地小幅度地前后摆动肩胛同样可以带动双脚前迈,而且比双臂更为给力呢。。。。(关键在于适当地摆动,如太夸张的话,就应了一句老话“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成为谬论。。。。”)
看看国外马拉松高手的跑步视频,也应该可以印证一下的。(上面有网友给出视频链接了,我认为可作印证。)
补充内容 (2012-2-28 07:26):
用腰的力,应该是以腰为轴心小幅度转动上半身使双肩胛部位交替前后摆动带动双脚的交替前迈,摆动双肩与摆动双臂带动双脚作用相同而更有力。
很有启发性,以后试试学一下,以便在长途跑中交替使用各种跑法,太极跑,扭腰跑,碎步跑,大步跑,腾空跑,都学一下,交替使用各法可充分调动利用各个肌肉群。
跑步跑到一定时期就不是单用腿跑啦,要用脑子跑,要不断的总结,提高。
不管别人的方法如何先进有效,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别人有效自己未必有效,所以必须试验试验的。
我在报名参加2012年厦门马拉松之前,满打满算跑龄不足两年,坚持比较好时才半年多,平时一般就跑几公里,偶尔随着大家跑一下稍远一点的距离,从末参加过任何的马拉松赛,但这次却以比较轻松的姿态4个半小时完成了厦门全程马拉松,协会很多在赛道边观战的啦啦队员评论我跑的很轻松,看不到一点难过的表情。 按理说我的身体因为硬伤,在龟兔赛跑中注定就是那只乌龟,但现在却经常在长跑中超过不少“免子”,我觉得是跑法帮助了我,那便是用腰的力量跑,这种跑法特别在长跑的中后程作用非常大。
2011年5月7日,上饶长跑协会组织会员参加江苏溧阳半程马拉松比赛,我作为菜鸟级啦啦队员、协会的随军摄影记者,坐在卡丁车上,记下了队员门跑步的英姿。那赛道是围绕着一个公园进行,一圈约5公里,男子组的第一名,就是跑吧中第一大侠山东李少壮,少壮的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在第三圈时就把第二名套圈了(在这里我和少壮有一面之缘,将另开一篇文章记述)。女子组第一名是来自安徽的吴宜霞,她那跑步的姿势,步频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她跑动的步子不快,扭动着身体,采取的是扭腰、送髋的动作,但每一步都是那样的轻松,不急而不忙。
枪响后,上饶长跑协会的女选手跑在女子组的最前,第一圈结束,还稳稳在第一位,但第二圈时,就已经不能用第一圈的速度坚持,而吴宜霞却仍以出发时的速度跟了上来,甚至略有加快,超越了上饶选手,到了第三圈,吴宜霞已经将优势进一步扩大,最后吴宜霞以很大的优势取得第一名,并且感觉体力到后面仍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节奏保持的非常好,看不出累,这一切给我非常大的冲击。
吴宜霞估计已经30多岁了,因为有一个看起来13、4岁的的儿子,一直在赛道边给妈妈加油,我问他妈妈原来是干什么的,他说曾经在安徽省长跑队,现在教授瑜珈,一个曾经的女专业运动员,一个特别需要柔韧性的项目教练,一个不再年轻的跑者,在长距离中有这么大的优势,这跑姿肯定有合理的地方,我从中似乎体会到了什么。
她那姿势非常象拉丁舞中的扭胯,伤前我曾练习过一段时间的拉丁,那扭胯,送髋对我来说,完全可以做到。在以后的跑步中,我有意识的练习融入这种跑姿,慢慢我体会到了它的好处,那就是在长跑中,可以省力,特别是在中后程,能够起很好的作用,可以轻松完成原来一些不可想象的距离,跟上甚至超越一般会员。
这种跑以扭动腰的力量,送出髋胯部,然后大腿带动小腿,脚掠地而行,后跟轻轻落地,不是想象中的纯依靠抬大腿的力量。我认为,人通过腰部而产生的力量比单纯的的抬腿力量更大,腰是人体中产生和传送力量的主要发动机或传动轴,我们利用腰部这个轴的旋转将会获得更大的力量。其实我们很多力量运动的巨大源泉都来自腰部,如铅球,标枪或挥出的拳头等等,没有腰部力量的参与是提高不了成绩的,你如果静心可以慢慢体会到这一点。另外,扭胯送髋,也平均分配了体力,可以让大腿小腿适当的近似休眠,那扭动的身体,同时会有更好的节奏。
我觉得这一跑法特别适合体力不是太好,又不追求高速度的业余长跑人,它还可以在跑步中适当活动腰部,调节整体的机能,防止衰老。
另外,很多人认为,跑步的节奏在于腿部的频率控制,我感觉,腿的频率的开关,却是在自己双臂的摆动,在跑起来以后,你的每一次摆臂都会带来你每一次的脚步,将注意力放手臂的摆动,加强手臂力量,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提速办法。
再者,跑步还要注意一个巡航速度的感觉,就是以一个舒适的匀速,跑完你的全程,巡航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你的腿在动,而你的全身其他都不是非常的用力,有时甚至是睡眠状态的感觉,这就是最佳状态。
一点体会写出来,希望能对初跑者有一定的帮助,也敬请高手指点。
胳膊怎么摆动?
以前有个学田径的,告诉我胳膊摆动只用力向后摆,向前回位时事利用自然惯性
长跑时,尽量保持匀速和减少能量消耗,这时我的体会是跑动时注意力集中在摆臂和送胯上,具体说摆动左臂时,送右胯,这个过程是个非常协调和流畅的,当然因为连接中间是腰腹,因此才有用腰跑动说法;继续重复这个连续过程,主干部分是运用腰腹力量,摆臂,送胯;身体其余部位,特别是小腿和躯干保持稳定,放松但不松垮;呼吸均匀,注意力集中在这个过程中,重心起伏较小,躯干左右摇摆小,脚落地短,象踩着圆球跑。
熟能生巧,跑多了就会发现,跑步也是个技术活。关键还是要跑起来,按照每周加量10%的原则,循序渐进,有了两年以上跑步基础,自然就有经验了!有一种观点:跑者在追求完美跑姿多会导致受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肌肉力量不同,跑的放松,跑后舒服,逐步增长里程和时间,才是能够跑一辈子的真理,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
有的人因理解错了而发出诘难,以为“用腰力”就是夸张地扭动腰部跑,其实应该是用腰力使双肩胛部稍微前后摆动,自然地带动脚的前迈。大家都知道有意识地摆动双臂可以更有效地带动双脚前迈,(这一点应该是公认的,没有争议的。)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认识到有意识地小幅度地前后摆动肩胛同样可以带动双脚前迈,而且比双臂更为给力呢。。。。(关键在于适当地摆动,如太夸张的话,就应了一句老话“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成为谬论。。。。”)
看看国外马拉松高手的跑步视频,也应该可以印证一下的。(上面有网友给出视频链接了,我认为可作印证。)
补充内容 (2012-2-28 07:26):
用腰的力,应该是以腰为轴心小幅度转动上半身使双肩胛部位交替前后摆动带动双脚的交替前迈,摆动双肩与摆动双臂带动双脚作用相同而更有力。
很有启发性,以后试试学一下,以便在长途跑中交替使用各种跑法,太极跑,扭腰跑,碎步跑,大步跑,腾空跑,都学一下,交替使用各法可充分调动利用各个肌肉群。
跑步跑到一定时期就不是单用腿跑啦,要用脑子跑,要不断的总结,提高。
不管别人的方法如何先进有效,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别人有效自己未必有效,所以必须试验试验的。
前一篇:天天跑好?还是隔天跑比较好!
后一篇:森海塞尔HD555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