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十大措施
“大爱市”将在地球上崛起
鄢文江
汶川地震灾区,据专家介绍,地质结构是“煤渣地质”,处于地震高发区。如果真是这样,灾后重建就是一个大问题。
灾后重建,如果还是在原址上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重建成,建设好了,也会再次面临着第二个“5.12”,不管早迟,悲剧势毕重演。为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不再重演,我建议,放弃原址重建,在四川境内择一开阔地,新建一座城市,安置劫后生还的灾民。这座新建城市,命名为“大爱市”。
一、
放弃原地重建方案,撤出“煤渣地质”区域,择一安全地质地区,建一座能容纳100-300万人口的新城,安置重灾区所有生还民众。
二、
重灾区域不留下一人居住,全部封闭,进行封闭育林。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国人平均每人在此区域栽种10棵树木。数十年后,将为国人创造无穷财富。
三、
新城市命名为“大爱市”。一切建设资金,由13亿中国人和全球华人捐赠,每人平均捐赠100元人民币,将有1300亿人民币。政府行政机构由政府拨款建设,行业机构由行业出资建设,公共设施和居民住房,在这1300亿爱心捐款承担。学校、街道等,可由个人或企业捐赠,并可由出资者命名。
四、
灾后重建,再不可能修建当地居民原来那种简陋的住房。既是这样,大量建筑材料从外面运进,单是运输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还要面临着重新修建数条几百公里的高级公路,这又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两笔支出加起来,也能建造小半个城市了。
五、
原地重建,这一区域数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后,还会再遭遇“5.12”灾难,不是上策。为子孙长久计,这一地区封闭造林,会创造出无可估量的财富。
六、
考虑到劫后余生的灾民思想情感,在这一地带修建“地震公园”,保持地震原貌,并在重灾区修建地震公墓,让痛失亲人者永久祭奠。
七、
让痛失儿女的老人安享晚年快乐生活,直到他们自然离开人世。
八、
“大爱市”一切建设建筑,交由专业机构规划、设计、承建,确保建筑质量。施工人员一部分可由生还者自己组建,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让他们一部分人自食其力。
九、
先建养老院和中小学校,首先解决无儿无女的老人居住问题,和学生学习。居民住房由二房一厅到四房一厅不等,根据灾民人员结构分配,并办理房产证。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出三年时间,灾后重建即可完成。
十、
“大爱城”第一任各级政府官员,均由废墟中生还的官员择能担任。“大爱市”一切公共事务,全由社会爱心人士承担。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全由自愿者出任,每个自愿者以支教三年为期限。其它公共事务参照此法。
用灾后原址重建的人力,财力,完全可以让这座“大爱城”崛起于地球之上。让中华民族的博爱,崛起成一座城市。而这座城市的崛起,将会具有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意义。这座城市的崛起,将比制造50艘航母对世界的影响还大。这一创举,将会震撼每一个地球人。而100元钱,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起码80%都能承受。另外20%,则由财政税收在现在基础上,增加一到二个百分点,只需要一年时间即可完成。
“大爱城”的崛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能修筑万里长城的中国人,完全有能力修建“大爱城”。关键看指导思想!
2008年5月16日深夜11点58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