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积》说课稿
(2010-05-09 15:17:20)
					
											标签:
																				
                            杂谈 | 
					
《什么是面积》说课稿
【教材简析】“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教材通过“四个实物的比大小”、“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画一画”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面积含义,并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及面积的计算作好铺垫。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知识方面已经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认识并会计算周长。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一些动手操作经验,已初步形成观察、评估、验证等能力。
把握编者意图,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综合能力。
根据对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分析,我确定了重难点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教材处理】采用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帮助孩子理解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突破本课难点“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教学开始,我采用了辉煌老师的观点—开门见山,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书和信息书,以及硬币,手掌面、树叶四个小活动,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面”上,通过孩子的摸一摸、比一比,感受一样大、不一样大的面,甚至包括曲面,使孩子初步感知物体的面。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面积概念
在这一小环节中,先通过老师的问题,我们刚才摸到的都是物体什么? 
2.动手操作、比较大小,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
首先通过两个大小悬殊的三角形引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之一观察法,接着出现练一练的第一题及时巩固,培养直观估测的能力。然后出示(附页2中图6)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猜猜谁的面积大,意见不统一,使孩子们有了想要验证结果的欲望,这就自然引到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中.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时,我走入其中巡视指导,并采用网友们的建议,及时评价某些孩子的方法:“你的方法真是与众不同,你准备一下,一会儿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在汇报时按照剪拼法、摆图形、数格子这样由繁到简的顺序,学生自然就体会了数格子法的简单.这样的顺序实际是由容易理解的方法开始的,由最初的生活经验到数学的思考过程。
三、实践应用
在学生充分的探究完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后我出现41页练一练的第二题,体会数格子比较面积大小的快捷。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创意大比拼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面积的认识,使学生直观感知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四、总结收获
本课最后让学生说一说收获,再次巩固所学,达到在真正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的目的。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遵循教材编写安排,根据学生实际,组织全体参与,亲生经历,动手操作,更加关注学生带着思考活动,注重活动中思维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教育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要保证每个活动开展和落实。本节课由于活动比较多,所以在时间上可能略显匆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