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说明

(2013-05-20 14:16:57)
分类: 百节好课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说明

 

太仓市第一中学  陈琼

     一、指导思想分析:

     这几节课以《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词句的把握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紧扣说明文的特点,既让学生学习说明对象的特征,又让他们体会了苏州园林如画的美感,并学习了在说明文中综合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可以说既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又要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朗读、动手、动脑,注重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尽量让他们自己合作、探究、交流(既要有生生之间的交流,又要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并注意语文学习方法的教授。同时也注意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防止脱离文本空谈。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说明文,对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常识都知道一些,所以学习这篇文章,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不太难。再加上学生离苏州很近,很多同学应该都去看过苏州园林,所以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也似乎可以做到。但这篇文章有些语言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在上课时要抓住这些重点的或者是难懂的句子让学生深入体会、品析。

    、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其中两个教学目标是: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体会本单元文章流露出的对花鸟树木的真情,学习在记叙和说明中结合议论和抒情的手法。这篇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写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再分别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假山池沼的配合注意画意,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用花墙和廊子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门窗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极少使用彩绘。全文语言生动准确,综合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把苏州园林的特征写得很突出,令人印象深刻。这可以说是一篇很典范的说明文。  

    四、教学流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用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图片导入,前者可以让学生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后者可以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找到写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话,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说明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三)学习各个分的特点:

     让学生逐段了解文章内容,概括说说每段都从哪方面来说明总的特征的,进而自己动笔为全文列一个提纲,这就让学生对全文的结构思路有一个了解,并进一步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

    (四)探究分析:

深入探究课文是如何表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的,让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一些重点的语段要具体感悟、理解。

    (五)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部分让学生自己找自己评点,可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能了解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六)拓展延伸:

让学生再游苏州园林时对这篇文章再重新思考,以加深理解。

 (七)作业: 

     做《同步探究》,完成必要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