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2019-06-17 20:40:21)
标签:

转载

多谢博主!

 

 

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这篇文章介绍房山区西潞街道、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地铁房山线苏庄站以北的西潞街道月华大街的西北侧,有太平庄西里住宅区,住宅区内有太平庄娘娘庙(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现在被称为太平圣寺,目前只有山门已复建完成,其院内的大雄宝殿是一座活动房,应该是原址,仍待复建中。[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西潞街道固村的东南,有鸿喜庄园,其东南穿过京港澳高速的绿化带内有固村墓群(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其位置实际已接近北潞馨园住宅区了。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地铁房山线苏庄站向西,第二个十字路口转向南,路的东侧有四街村及夏庄村,现已完成拆迁变为住宅区了,路西侧尚存四街村墓园,这个墓园的南侧原有夏庄墓群(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现已完成搬迁,迁至青龙湖附近的山地。再往南即为变电站。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京港澳高速阎村立交桥以南路东侧的元武屯村,村委会院内有元武屯娘娘庙(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为元武屯三圣庵。院内现存一口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铁钟,高1.4米,直径0.8米,龙钮。钟上铸有捐资人姓名和“大明万历十八年十月吉日造,涿州东关金火匠人姜九成、姜马周、姜鸣用”,“良乡县元五(武)屯三圣庵”等铭文。从这口遗存的铁钟铭文记载上可以看出,该庙创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十月”,据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另据《北京名胜古迹词典》记载:元武屯娘娘庙,“创建于明代,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由此可见,该庙历史久远。

关于元武屯娘娘庙与元武屯三圣庵的关系,我看到两种不同的说法:

1.《百度百科 元武屯村》:村内有一座庙宇,分前后两殿。人们称前殿为元武屯三圣庵(现已被毁),称后殿为元武屯娘娘庙。据娘娘庙中现存的铁钟铭文上记载,这座庙宇创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十月,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整座庙宇坐北朝南,三圣庵面阔三间10.5米,进深三间9.9米,为侧坐观音殿,庵内有铁钟一口,建筑破损严重;娘娘庙,面阔五间16.4米,进深一间6.3米。

2.《名镇阎村史话》·赵润东著:娘娘庙座北朝南,原为三进院落。自南向北入庙,正面为一砖砌高大门楼,门楼两侧为院墙围挡的宽阔空地,再向前为三间山门大殿,进深九间,单檐,装饰一斗三升斗拱,硬山调大脊,勾连搭顶,顶铺灰瓦,旋子彩画。当地百姓又称之为前殿。该殿内原供奉哼哈二将,是通关的守护门神,早年为泥塑,外饰彩画,金碧辉煌,后被拆毁,至民国年间改为大殿墙壁上彩绘。过山门殿为二进院,正面为明三暗九的娘娘大殿,东配两间厢房,西厢原有建筑,后被毁,至民国年间仅存东厢房。娘娘殿位于庙宇正中,殿中供奉斗母娘娘,两侧为子孙娘娘和送子娘娘,其余分别有各种姿态的娘娘化身,30余尊塑像分列两侧,其中西侧最抢眼的是一台大轿,黄金色的骄幔,显得雍容华贵。在大殿脊檩上,有楷书“大清康熙四十三年岁次乙亥知良乡县事加一级李阴龙。。。。。。募化,住持道人杨合耀同重建。”   娘娘殿建筑宏大,殿的背后附有抱厦,外看是三间,实则整体面积是九间。除正面供奉娘娘圣像之外,在娘娘金身的背后,还有一尊“倒坐观音”塑像,当地百姓称之为,其寓意为观音本应面南,而在这里却面向北,故称倒坐观音。观音塑像塑造的清秀慈祥,手拿净瓶,骑在一只麒麟之上。观音两侧为两位童子,与观音像形成和谐的整体。出娘娘殿后门,进入庙中三进大院,院北端是寺庙的正殿,也称后殿。后殿俗称“斗姆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廊后刹,硬山箍头脊,顶铺灰瓦,梁架旋子彩画,菱花隔扇门窗。大殿正中供奉风雨雷神,当地百姓叫八叉神,原意为该神四面有脸,有八只手,每手各拿一件不同法器,意为主管风雨雷电。八叉神正面左右为雷电二神,再前有侍引童子,正面两手各托日月二宝,威武刚劲。正殿八叉神两侧的墙壁上均绘有不同的壁画,以显示风雨雷电的变化万端,从而烘托出整个大殿的肃穆之气氛。大殿左右侧原为钟鼓楼,后毁于清代,至民国年间,仅存正殿东侧的铁钟挂架和明代铸造的铁钟。解放后,虽然于1952年寺庙部分塑像被拆除,但全庙的布局和宏伟建筑仍被国家列为北京市三类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庙宇娘娘殿在一场大雨中倒塌,基址被清理后,已建成村委会办公处。现在,娘娘庙正殿保存完好,500多年的古钟依然敲之声如洪钟。

这两篇文章的描述是不同的,前文认为已不存的中殿(三间)为三圣庵,现已完成修缮的(五间)为娘娘庙;而后文认为已拆除的中殿为娘娘殿,现存的后殿为三圣殿。个人认为前文的描述应是正确的。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阎村镇西南的南梨园村村口附近,有南梨园白衣庵(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坐南朝北,现存的只有硬山筒瓦大式殿堂三间,应该是正殿遗存,院落布局已看不出了。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南梨园村西南,有南梨园墓群(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我去寻访时,一位村民告我:以前的南梨园村墓群在村子的西北,现在这片墓群是在大约2007-2008年迁移过来的。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阎村镇西北的大紫草坞村,有李氏宗祠碑(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青白石质,方首方座。记录了李氏宗祠建立的缘由。碑阳额题:“承先启后”,碑中部分文字缺损,首题:李氏宗祠碑记,碑文为: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落款:赐进士出身候选知县游观第撰文,良乡县廪膳生陈璞书。光绪十一年(1885年)岁次乙酉 夏月 敬立。碑阴无字。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乘公交833路、951路、971路、房13路、房14路、房47路去往新镇公交站,公交站西侧的南坊村有南坊村老庙(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院落格局至今尚存,现存正殿三间,硬山筒瓦卷棚顶,目前用作仓库。其余建筑已被拆除。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新镇公交站东侧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住宅区的健身广场内,有董得贵家族墓碑,这里不是原址,这些碑石是建设住宅区是从附近移过来的。现存四块碑(碑的侧面均有雕饰)及赑屃,两座华表(望柱及座)以及水盘石块若干。董得贵:《八旗通志》初集卷二零三有传,曾管理正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四旗鼓佐领。碑刻中记载了该家族屡受恩诏、世代为官、与满人通婚、取满洲式名等史料。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南侧的的已断为两半的碑,下半截碑已无字可辨,被刻以棋盘;而上半截碑,尚存部分满汉文字。碑额,满汉文“诰命”。尚存碑文:“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家思创业之隆,当崇报功之典;人臣……级董得贵,性资端谨,才识宏通,悉力扈从……爰颁新命,以示褒嘉。兹以覃恩,特授尔阶……拜他喇布勒哈番照旧管牛录三任……郎品级内銮仪使六任,世袭二等……制曰:作朕股肱良臣,所以矢夙夜……禄氏相夫……龙飞康熙岁次丁巳(1677)……”。

这是《董得贵及妻舒穆禄氏、纳喇氏诰封碑》。拓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家思创业之隆,当崇报功之典;人臣建辅运之绩,宜施锡爵之恩。此激劝之弘规,诚古今之通义。尔二等阿达哈哈番、管牛录侍郎品级内銮仪使加□级董得贵,性资端谨,才识宏通,悉力扈从,恪慎无惭于职守,宣劳政务,夙夜克矢乎寅恭。任用有年,小心益励,崇阶洊陟,历试能勤,欣兹庆典之逢,宜沛恩纶之宠,爰颁新命,以示褒嘉:兹以覃恩,特授尔阶光禄大夫,锡之诰命。于戏!推恩申命,爰弘奖于忠贞,树德懋勋,尚益勤于笃棐,祗服朕命,勉尽乃心。初任管牛录,二任拜他喇布勒哈番,照旧管牛录;三任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照旧管牛录;四任三等阿达哈哈番侍郎,品级内銮仪使;五任二等阿达哈哈番,照旧侍郎品级内銮仪使;六任世袭二等阿达哈哈番,照旧侍郎品级内銮仪使加三级。制曰:作朕股肱良臣,所以矢夙夜釐,尔女士内,则亦以效劻勷,休命用申,壸仪维懋。尔二等阿达哈哈番牛录侍郎品级内銮仪使加一级董得贵嫡妻,赠夫人。舒穆禄氏相夫克谐,宜家著范。尔夫恪勤尽职,籍尔黾勉同心,内则既娴褒纶宜锡。兹以覃恩赠尔为一品夫人。于戏!眷此勤劳之佐,久籍同心,嘉尔贞顺之贤,载颁异数,幽灵不昧,佩此明纶。制曰:人臣宣劳于外,宁恤其家,朝廷代体其心,均从乎贵,爰申宠命,以奖令仪。尔二等阿达哈哈番管牛录侍郎品级内銮仪使加一级董得贵继妻纳喇氏,嗣相尔夫,克著令仪,踵彼前徽,彰兹合德,内则无忝,并锡褒纶,兹以覃恩,封尔为一品夫人。于戏!显命特颁,用表宜家之范;小心是式,益勤内助之贤,永相尔夫,用谐予治。龙飞康熙岁次丁巳(1677)仲冬谷旦立”。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北侧三通完整的石碑中:

西碑字迹稍有磨损,基本清晰可读。碑额满汉文“敕诰”。为《董得贵诰封碑》。碑文抄录: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尚德崇功,国家之大典;输忠尽职,臣子之常经。古圣帝明王,戡乱以武,致治以文。朕钦承往制,甄进贤能。特设文武勋阶,以彰激劝。受兹任者,必忠以立身,仁以抚众,智以察微,防奸御侮,机无暇时。能此则荣及前人,福延后嗣,而身家永康矣,敬之勿怠。董得贵,尔原系白身、包牛录章京。定鼎燕京,入由山海关之日,击流贼马步兵二十万,尔同固山额真谭泰步战对阵,败之。嘉尔,故授尔为拜他喇布勒哈番。顺治二(1645)年二月一十八日,天下统一,仿古圣王之制,尊崇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功德配祀上帝。礼成,念诸旧臣世效劳绩,故由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顺治七(1650)年十月二十二日,天下大定,仿古圣王之制,上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尊号。礼成,由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升为三等阿达哈哈番。大婚礼成,亦仿古制,加上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为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尊号。礼成,由三等阿达哈哈番,升为二等阿达哈哈番,世袭罔替。顺治九(1652)年正月二十六日,因年老身病,将职替给亲男董殿邦,仍承袭二等阿达哈哈番,世袭罔替如前。康熙十五(1676)年十月二十五日。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中碑,字迹更加清晰,棱角分明。碑额篆书“国恩宠锡”,无满文。简称《董郝善及妻郭罗罗氏、继配黑摄李氏墓碑》。满汉碑文:皇清诰赠骠骑将军镇守湖广沅州等处地方总兵官加一级董公暨配赠夫人郭罗罗氏、继配赠夫人黑摄李氏合葬墓碑。公讳郝善,姓董氏,世为奉天东宁人。父良安公积功官光禄大夫銮仪卫使,世袭二等阿达哈哈番,生二子。公其长也,幼开敏练达,性孝友,以大臣子选为銮仪卫整仪尉,历治仪正云麾使、冠军使,能于其职。初设内务府十三衙门,改会计司郎中,管佐领事。康熙十三(1674)年,滇逆犯楚境,朝廷发大兵讨之,乃特授公岳州水师副将,军中每出堵贼有功。十四年,调湖广督标左路副将,防守荆州沿江八亩滩、陈家渡、王家厂等处,贼不敢犯。十五年,随大兵过江,击贼于太平街,转战三昼夜,克之。十六年,复岳州,进兵长沙;三月朔击贼,多斩馘;九月,从长沙取江西,间道攻茶陵;十月望,复之。十七年三月,复永、郴、兴、宜、嘉禾、桂阳、临、蓝、两桂等州县;五月,贼众十万乘永兴,公与都统喇公、副将廖公,誓死守;阅三月,贼引去,永兴复完。十八年二月,以兵一千征长宁,时伪将军胡国住等九家居城中,公率众击其锐,贼弃城走,复长宁;秋,又复道州、江华、全州、东安、复宁等处;九月,会师武冈,分攻黄茅、鸡坡二岭,克之。于是,论功最,诏晋公总兵官,驻武冈;不四月,调沅州。二十年,征古州,八万徭峒贼黄明,歼之。二十一年,凯旋沅州。二十二(1683)年十二月三日卒,年五十六。公可谓勇战敬官,而以死勤事者已。康熙二十四(1685)年五月十三日,葬于良乡县南方村之原,原配赠夫人郭罗罗氏、继配赠夫人黑摄李氏祔。两夫人皆出名族,能执妇道,以佐公者也。子花子孙二人皆能克家者。是为表。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加一级德清胡会恩撰并书。康熙五十一(171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吉旦立。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东碑,没有发现文字,碑额同样无字。估计这是碑阴,文字在下面。估计这是董得贵之子、董郝善之父的《董殿邦墓表》碑。查到拓片:光禄寺少卿内务府总管董公墓表。公讳殿邦,字□,公世为辽海人,以从龙华胄袭替二等阿达哈哈番。历官会计、营造两司员外郎、郎中,兼□领□领,奉旨特补光禄寺少卿,仍兼郎中事;旋以慎刑司掌印郎中,代内务府总管兼管奉宸苑印;嗣补放畅春园总管,又总理三陵内务府总管,又总理畅春园西花园事务。自康熙十五(1676)年袭爵,迄乾隆四(1739)年致仕,统计六十余年,黾勉供职其间。□兵者,一奉差粤□□□出□□□差者;一以管□军参领□□□驾者;一差往热河查行宫者;一屡□复起,始终一节,三应诰命□□□□□□□□年八十四,考终正寝。子九人,孙十二人,曾孙七人,比肩□□□□□□。呜乎!公可谓三朝之硕辅,一代之伟人矣。公学识谈洽,经济忧长;随所服官,皆有建树。当公之扈跸南巡也,奉旨图写全河形势,日与河臣商榷,备防当泄之要,动中机宜。江淮间素苦□如□□□□公与有力,至今故老,有能言其事者,尚□□□□□豆不忘云。晚年□德尤深,著自□□,其言皆怡然□□。乙卯(1735)□□□□□□□□书成,友皆为公称贺。公徐曰:读书以敦伦立品为先,克尽其道,虽终老牖下,可也;不□徒为科名增愧耳。众服其至论。子延龄、延付、延恺先后补博士弟子员,公亦唯日勉以□志行年之道,传之崇质实而去浮华。公之所见卓然,岂不超出寻常万万哉?今壬子(1732)岁来京都,以公长子□等护卫□神保为居停,因得□公丰仪,闻公诸论,私心折服,恨相见晚。今公之没也,其子若孙皆以余为□知公者,特乞片言纪实,表盛德□贞□□。不敢以言之□文□也,作光禄寺少卿内务府总管董公墓表。赐进士出身礼部仪制司主事陈大复拜撰;赐进士出身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观保拜书。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新镇公交站北侧的北坊站东侧有静安墓园,墓园的东侧即为公主坟村,现已基本完成拆迁。村西北原有永安公主墓,现已无存了,墓地原址历经村民多年取土,现为一个大坑。出土的永安公主墓志(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原被村委会收存,现已移交静安墓园管理处,陈列在静安墓园内的静安塔的西侧,并新建一座小亭,这是永安公主墓志的碑文:

公主讳玉英,今上皇帝、仁孝皇后之长女也,生洪武十年六月十五日。天姿淑慧,静一端庄,恪奉圣训,笃于孝敬。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册为永安郡主,下嫁仪宾袁容。皇帝平定内难,既正大统。永乐元年二月十八日,册为永安公主;容升驸马都尉,以功封广平候。公主虽贵而益严恭顺,虽富而益惇节俭。闺门肃睦,闲暇则讲明仁孝皇后内训,及列女传、女宪等书,而躬行之,盖古之贤女无以过矣。十五年正月初九日,以疾薨。是年二月二十七日,葬于北京顺天府涿州房山县永安乡佛仙山之原。子男一人长安,女三人:长宁宁,适武安侯郑亨之嫡子郑能;次尧英,次受恩。谨用志诸幽堂。

后面新建一块纪念碑,碑阳题:永安公主。碑阴是说明:

二零一三年春,公主坟村委会将本村保护多年的明代永安公主墓志铭石碑,正式移交静安墓园管理处进行保管。静安墓园管理处报请民政局批准,于二零一四年六月重新修建了公主亭。亭内安放明代墓志铭石碑两块,永安公主纪念碑一座。

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五日,农历六月十五,适逢永安公主朱玉英生辰,为传承和保护公主坟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当日举行了永安公主亭揭幕仪式。

永安公主亭的落成,既是对明代文物的保护,也是静安墓园管理处多年打造“绿色静安、人文静安、和谐静安”又一人文工程。

小亭旁有一个大缸,有一块铭牌:“明代文物”,应为公主墓内的长明灯。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静安墓园内还有武汉周烈士墓(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武汉周烈士:门头沟区斋堂村人,一九三八年五月参加革命,抗日战争中,武汉周英勇杀敌,屡立战功,抗战胜利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五年春,被良乡政府任命为三区区长,一九四六年七月因叛徒出卖,牺牲在大十三里村,年仅三十三岁。

武汉周烈士以前在大十三里村,因六环路拆迁,将烈士墓移走,不知烈士墓直接移至静安墓园,还是曾在公主坟村附近存放过一段时间。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公主坟村,还有公主坟村石刻(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这项文物至今没看到详细介绍,不知指的是什么,据分析有可能是:1.永安公主墓地的石刻遗存,现已被文物部门收存。2.镇海将军王国光墓地的石刻遗存:从静安墓园南门沿路东行至原子能科学院宿舍门前转向北再转向东,在转弯处有一座已停业的“芳清雅苑食府”,食府院子的北侧,原为清康熙年间建立的镇海将军王国光的墓地。2015年秋天我去寻访时,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估计已被文物部门收存。一位村民告我:食府院子原为公主坟村二队的场院,院子的北侧在上世纪70年代时,“有残存的王八驮石碑,以及擎天柱、石五供等”。这也印证了冯其利先生在《京郊清墓探寻》一书中写到的“二队场院仍有擎天柱下部和驮龙碑下边底座残存”。

王国光(?——1670)王一屏子,以牛录额真兼户部理事官,袭职。擢正红旗汉军梅勒额真,兼户部参政。崇德八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伐明,克前屯卫、中后所二城,进二等甲喇章京。顺治元年,改户部侍郎,兼梅勒额真如故。从定西大将军和洛辉御寇西安。考满,进一等阿达哈哈番。迁本旗固山额真。六年,从英亲王阿济格讨叛将姜瓖,克左卫、朔州、汾州、太谷四城。叙功,遇恩诏,累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十年,从定远大将军、贝勒屯齐征湖广,击败明将李定国、孙可望。十二年,从宁海大将军伊勒德援浙江,击败明将郑成功、张名振。十三年二月,授两广总督,谕奖其才品,赐蟒服、鞍马,加太子太保。十五年,以疾解任。十八年,圣祖即位,授镇海将军,帅师镇潮州。康熙三年,与平南王尚可喜会师讨碣石叛将苏利,师至海丰,侦破敌伏,迳灯笼山。苏利乘我军未成列,以万馀人搏战,我军左右夹击,贼溃遁。薄碣石卫城,环攻拔之,斩苏利及所部陈英、李慧等,遂歼其馀党。五年,还京,仍任本旗都统。九年,卒,谥襄壮。
[转载]房山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

从北坊公交站站乘车回城,房山区西潞街道及阎村镇的文物古迹就看完了。也可以向北去往青龙湖镇以及河北镇。

 

本文在编辑的过程中,参照了“新浪博客 猫耳山”老师的文章,在此向他表示感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