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2019-06-12 16:36:03)
标签:

转载

谢谢作者分享!
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庄公院位于娄子水村西北半山腰中( 房32路娄子水村西下车,向西穿过村子,到达周张路,北行约200米,在庄公院路口下周张路西行,穿过一个铁路桥洞,一直顺山路上行, 约40分钟可达。),为辽代所建,据《房山县志》及该院石碑记载,自元代时有僧人看中此地风水,始建寺名超化寺。至清康熙年间,有道家龙门派高师王太定者云游来此,认为此地景观非同一般,是修炼的宝地,从此长住并授徒。此后为僧道混居,再后即纯为道家所有。据娄子水村人回忆,解放后直到1966年,尚有3名道人在此居住。“文革”中三清殿及有关文物遭毁坏,“学大寨”时娄子水村组织林业队在此居住植树造林达8年之久。2013年初开始修缮,现已完成并有僧尼入住。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房山区文保牌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庄公院坐北朝南,仅有一进院落,山门殿即天王殿,门额有匾题“超化寺”,内供弥勒佛,两侧为四大天王,背后有韦陀。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山门殿后身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院内有一棵古柏,为一级保护古树。东侧有两棵油松,均为二级保护古树。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院中古迹尚有明、清石碑五通,虽经风雨,字迹仍依稀可辨。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东数一碑:青石质,圭首方座:碑额题双勾:名著千载。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碑阴额题双勾:流芳万古。记载了清康熙到乾隆近百年时间,庄公院“法人”、地产、房产的变化。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东数二碑:青石质,魑首方座,额篆:重修砖公院记。首题:重修右殿碑记。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碑阴额题:万古流芳。碑文皆为人名。[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西数二碑:青石质,魑首方座,目前碑阳无额无字。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碑阴额题双勾:名著千载。碑文皆为人名。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西数一碑:青石数质,圆首方座。碑阳额题双勾:山高水长。创建三清殿碑记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碑阴额镌刻太极、日月、山川和一幅“修道成仙”图,以及松梅、山石、亭榭中,道士焚香,仙鹤自云间而降。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前面有一通明代石碑:青白石质,圭首方座:碑阳额题:重修碑记。碑文:重建超化寺碑  自汉明而今,佛教浸昌于中国。凡学士大夫及乡邑男妇等众,无不钦崇。而尊礼之思,以绘其仪容,图其居止,非故徼福,而淫祀也,皆敬之一念积之也。按志:燕南良邑南山之阳有砖公院焉,崔然高峙数里许,东西延袤百顷余,而其中长椿老柏,盖不知其几千万株焉。斯亦足以尽此山之大概矣。然而不止此也,且斗泉盈溢,逝者如斯。以故乔者、天者、高者、下者,青丛郁茂,俱含润色;樵者、牧者、经者、咒者,熙攘来往,共沫余波。盛哉斯水乎,不亦有助佛教于汪洋也哉?然而创立不知何代,止有重熙十祀复修碑文,迄于今又三百余年矣。经堂、殿宇,将就颓倾,山门、护法,几无棲息。乃有僧海擎及邑善人李逢春等,捐者捐,募者募,不期月间,废堕毕举,而暗汶修新矣。斯同人力之乐成,其亦神灵之默佑云。要之,佛之意,净幽者居之;佛之性,明高据之。人必欲居佛于高且幽也,所以成佛之慧也。然净者之含育最深,而明者之炤临更远矣。是山之左、山之右、山之前、山之后,熙熙攘攘者,有一不在含育炤临之下也哉。自是以往,山水同日月而更新,佛教与山水而俱永矣。而吾人之敬是佛者,又乌可一息而少懈哉!谨记。关中乡进士岳映斗。    大明崇祯十六(1643)年……立。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西侧靠前有一通明代石碑:青白石质,圭首方座:碑阳额题:重修碑记。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碑阴额题:流芳百世。碑文为职务及人名。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主殿为二层阁楼式样,总高近10米。下为三间无梁殿建筑,砖石拱券结构,原称“佛殿”,后又曾称“三清殿”,目前下层有匾“地藏殿”。墙体宽厚,中开拱券门,两侧为拱券窗,边缘雕有龙凤图案纹样,线条流畅造形优美,二龙戏珠,鸾凤飞舞,大有呼之欲出之感。殿内东西两侧的上部亦开拱券窗,迎面正中有拱券龛。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上层为三间体量较小的砖木建筑,有匾“西方三圣殿”。内供西方三圣。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由上层俯视院落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在主殿东山墙崖根下,有一泓清泉,经历多年永不干涸。在大水池东南角有砖砌水井一口,该水供饮用,下面大水池中水用于洗浴浇灌。水井深约一米,高于外面大水池水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院内东侧有配殿三间及配房三间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院内西侧有配殿三间及配房三间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主殿后面的山坡上有复建的大雄宝殿三间,内供三世佛。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大雄宝殿的西侧为一空阔院落,院落北面为观音殿三间,内供千手观音,西侧有两间配房。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出此院向西几十米的半山腰有砖塔一座。被称为“超化寺(庄公院)定光佛舍利塔”,以前被俗称为“刘师民塔”。塔始建于辽重熙年间(1032--1055),建成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高约七米,八角三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宝珠刹,塔身正面中间开券门,塔身每边宽约1.6米。塔由塔座、塔身、密檐、塔刹四部分构成,塔直接坐落在基岩之上,座高约1米,须弥座。建筑保存较好。此塔规格虽小,但却是层层皆出斗拱,层间距较大。虽仅有三层,却也使全塔不显矮小。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东南及西南面有嵌石,其中东南为塔铭,已模糊不清。旁边有“碑文实录刻石”,可以帮助看清碑文。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东、西两面有砖砌假窗,窗棂为七棂。其余西北、北、东北三面为素面。密檐部分为三层仿木结构。再上为仰莲宝珠塔刹。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以下为笔者2015年寻访时的古塔照片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东南隅面镶嵌石刻铭文,经博友风雨行进考证,得知此塔和寺院建成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此铭文为刘师民所作,故此塔俗称刘师民塔。由此可见,所谓“刘师尼塔”是“刘师民塔”笔误,“民”、“尼”字形相近。

       庄公院寺院的东侧,有一座复建的僧舍院落,坐北朝南,倒座房中为五间,从明间进入,两侧各有三间耳房。院内正房亦为中间五间,两侧耳房各三间。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三间。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从庄公院下山,路转弯处西侧有地藏洞一座。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笔者2010年寻访时旧照: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笔者2015年寻访时部分旧照: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转载]房山区的寺庙:庄公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