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2日

标签:
职业举报人 |
分类: AJFGJ |
职业举报,是正义还是“生意”?
近年来,职业举报在倒逼经营者改进不良商业行为、推动社会监督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其过度逐利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围绕这一群体的争议不绝。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由“职业举报人”进行的批量举报、恶意举报已引得不少商家叫苦不迭,他们熟悉法律法规,通过搜寻商品或经营行为的漏洞,甚至栽赃陷害,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从而达到牟利目的。
有人以此谋生发家致富,有人放弃从商同流合污,有人高调起诉政府……如今,职业举报这一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当,已呈现专业化、团伙化、低龄化等趋势。
暴利:
职业举报或可年入百万
在深圳开杂货铺的江西人李华最近有点烦恼,“有时候我看到店铺外面有人转悠,就怀疑是不是又来‘找茬’了,这家小店就是我们一家人的生计,我很害怕会再被举报,影响做生意”。
去年7月,李华发现,自己的店铺来了2名奇怪的顾客,从进门起就一直拿着手机四处拍,还在外面拍了店铺招牌,却不买东西。李华心生疑虑,查看监控后发现他们进店后径直找到电源线,拍摄后迅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