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似乎也爱上了大写意,11日上午开始,北方数省泼洒倾泻的一场暴雪,迫使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等处关闭,让北京、山东、河北、杭州等地专程出发,参加“走进中原――何水法花鸟画大展”的宾客们在本地的候车室或候机厅滞留半天后,无奈而回。

11月12日上午10点,这场建国60年来,郑州历史上最大的雪停歇下来,在一片银妆素裹的河南博物院,展览如期隆重开幕。
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菊梅、河南市政协副主席王平、河南省文联主席马国强、中国长城协会副秘书长吴国强等领导,河南、浙江等地文化艺术界同行,何水法先生的友人、学生,闻讯赶来的书画爱好者,约数百人共同参加了开幕式。


何水法致辞

(左起)河南省文联主席马国强、、河南市政协副主席王平、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菊梅、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何水法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倪健民,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吉林省美协、福建省美协、福建画院、黑龙江画院,河北画院、福州画院、澳门文联等个人与团体发来贺电。
其中,王文章的贺电中,对何水法的艺术成就作了高度概括,“多年以来,您执着于绘画创作,守成法而不拘成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汇新的艺术元素,大胆探索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面貌,以传统水墨的时代创新而赢得学术界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喜爱,为中国画艺术的当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而中国电影家协会会长李前宽在贺信中的跨界评价,令人耳目一新:“何水法先生以饱满的才情,传承古人笔墨风骨,吸收现代印象主义之光色,以海纳百川博大胸怀,自我作了巧妙的化学反应,落笔生辉,自成一家,光彩照人!”
本次展览共展出何水法先生99件作品,其中70件为今年所作。 展厅里十余件八尺整、一丈二、一丈六的泼墨大写意花卉,全面反映了何水法笔墨、构成、美学修养上的深厚积累。
如果说,2006年的中国美术馆个展上,何水法的作品构图以“密集全景式”为主,用笔强调笔笔到位,甚至在局部大胆采用带有一致性的线条和色彩符号,来形成强大的视觉节奏与张力,那么三年过后,何水法的绘画语言体系呈现出更为丰富、自然、从容的面貌,有若《二十四品》中说“绚烂之后,归于平淡。”他的探索心得更深一步的摆脱了为追求画面效果而可能出现的形式风险。在构图方面,何水法新作的疏密关系更加显著,而通过程式化过滤与提炼的局部小结构,整合出他极易辩识却难以模仿的构成风格。保证构成体系顺畅运行的,依旧是他深湛的笔墨与造型功力,不过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在一贯的激情与阳刚气概中,他格外侧重用笔的含蓄性,笔意,水性,色调三者破界融合,如担夫争道,势在必争却违而不犯,让观者一唱三叹,自有会心。
这位63岁的“花间豪士”,对个展的每个细节都全力以赴,追求无憾,两天布展,何水法先生亲自带着浙江河南一班粉丝在展厅忙到凌晨两三点钟,或许这就是他为什么能走到今天这个境界的答案所在。
展览将延长到11月18日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