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长篇《十年寻爱》创作后记

(2019-04-23 15:05:43)
标签:

原创长篇

十年寻爱

对越自卫反击战

英雄

情感

分类: 原创长篇《十年寻爱》


后记:


用心讴歌人间的美好情感

 


小说完稿后,同事和同学都打电话给我,一方面他们为故事中郝刚的辞世感觉很难过,认为故事应该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应该以这样凄苦的局面结尾;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生活中这样故事有点不太现实,女方为了感恩这样执着,放弃了金钱、地位和美好的前程。男方为了抚养战友的父母,一个人默默地奉献着,有点孤苦、有点悲壮。但我感觉,他们说的两点都有点道理,希望小说多点温暖的阳光。

 


可现实社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理想化的社会。

 


首先,市场经济在带来丰富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观念的嬗变。爱情,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少了纯情的味道,多了铜臭味,爱从奉献发展了到了竭力地索取,改变了爱情的初衷,夫妻之间情感越来越谈,维系的是金钱和利益。家庭解体也就越来越频繁,离婚率越来越高。究其原因是缺少爱的情感基础;

 


其次,对物欲的追求,让人们对做好事、做善事缺乏了应有的良心。我曾经在深圳看到这样让人失望的一幕:人流如织的深圳市中心的步行街天桥上,一位少女背着双肩背包从天桥往下走,很多人从上往下驻足观看着少女身后的小偷作案的全过程,但没有一个人向少女发出警示、没有一个人向小偷发出警告,生生地看着小偷窃走少女的钱包,仿佛在看一个电影中的表演镜头,仿佛在看一场小偷的技能表演,人们的良知麻木到了这种地步,让人为之感到深深的失望。

 


出于对人间神圣爱情的护卫,出于对人间良知的真诚呼唤,我执笔写了《十年寻爱》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中的人和事,都有着现实的原型。

 

2008年的10月,我在《中国妇女》杂志上看了介绍吉林长春的一对患难夫妻的故事,男方在火车站救下了被歹徒劫持的姑娘,此后姑娘发奋学习,从农村考入长春的学校,她在寻找当年救她的英雄。但八年后在火车上的再次相见,男方没有接受她的爱情,为此,姑娘十分痛苦。但命运又让他们在长春的服装市场再次相见,女方主动提出到男方的店里打工,她满以为对方会接受她,但男方却与商场中的另一个女老板结婚,女方为此痛苦地离开了。

 


但女方虽然离开了男方的店,却在不远的地方打工,暗中关注着心中英雄的生活。一年后,女方听到男方离婚并得绝症的消息。为了报答当年男方对自己的救助,更为心中爱了十年的英雄,女方毅然在男方最困难、最无助的情况下走进了他的生活,并与他生育了一个男孩子。故事的结尾告知男方的病已经到了晚期,因为当地动迁已经无法联系到当事人,编辑只能祈祷他们一家幸福安康。我当时被女主角矢志报恩、无私奉献的情怀所感动。

 


大约在1981年,我在电视中看到一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复员军人,关爱牺牲战友父母的事迹报道。他与几位战友在前线立下了生死之盟,即无论谁在战场上牺牲了,活着的战友就要挑起照顾牺牲者父母的担子,替牺牲者尽孝。那位复员军人,同时为三位牺牲战友尽孝,那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战友情,那种爱他人的大爱情怀,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可说是一件触动人们心灵的事件,它让在物欲中沉醉的众多灵魂看到了阳光的明净与纯洁。我被深深地震撼,为之动容。

 

2009年,我开始着手创作《十年寻爱》,其中的女主角钟小秀的原型就是在长春火车站被歹徒劫持的姑娘,男主角是救助姑娘的英雄和自卫反击战后替牺牲战友尽孝的复员军人的复合体。经过一年的写作,终于完成了这一长篇处女作。

 


为了让小说更具震撼力,我把结局定为凄美的、即男主角因病自辞世的结局。我想现实中的男方应该也已经辞世,这一方面附合现实的故事,一方面有震撼人、感动人的力量,再一方面能让世人认清现实生活根本不会十全十美,有欢乐亦有痛苦,这本来就是生活的真面目,人生应该面对的生死轮回。只是仁者的死,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希望读者能理解小说的意义与内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