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深夜23:15出发,我们搭乘卡特尔航空公司的航班经过10个小时长途飞行抵达多哈机场。后又转机飞抵到摩洛哥的重要经济城市卡萨布兰卡。整个行程用时28个小时。按照行程,28早晨8:30驱车前往有着摩洛哥红珍珠之称的马拉喀什(摩洛哥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代表色)。
我在多哈机场的留影
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摩洛哥最具特色的旅游城市——马拉哈什,整个城市建筑的墙面都以褚红为基调。我们首先游览了巴西亚皇宫。巴西亚皇宫建于十九世纪末,是最好的工匠连续工作14年才建成的。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古代阿拉伯工匠的精彩艺术雕刻、纯手工打磨的马赛克和既繁复又华美的穹顶图案绘制。皇宫内有庭院、花园和26个妃子的房间,在每个房间的门楣上都有着线条流畅、图案精美的木雕,以及根据受宠程度不同决定的房间格局和穹顶设计的差异。穿行于一个个房间,现代的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当时后宫妃子的生活,但工匠们用14年奉献的精湛技艺、不同凡响的美学造诣,既让人从中窥见皇宫贵族和后宫妃子们奢华的生活,又从中了解摩洛哥民族的人文传承和文明的渊源。1985年,巴西亚皇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皇宫房间窗棂上的精美木雕
皇宫内花园一景

皇宫内妃子房间的外观

皇宫内图案精致的穹顶
最受宠的妃子装潢讲究的房间
妃子们休息游玩的庭院

皇宫中庭一景
我们在马拉哈什游玩的第二个景点,是伊夫圣罗兰私家花园。该园修建于上世纪20年代,其最早拥有者是法国著名画家马若尔,他在这园林里种植了许多从世界各地引进的植物。并极有创意地在别墅、花瓶、墙壁、水池等处,涂以自己独创的、令人魅惑的“马若尔蓝”,给人以视觉上的宁静、心理上的清凉,整座园林突显着伊斯兰风格和摩洛哥风情。1980年,世界品牌“圣罗兰”的创立者伊夫圣罗兰购得这座别墅。进入园内,只见青竹遮天、林木繁茂、绿意葱茏,让在灼人阳光下感觉阵阵燥热的我们,一下子感觉心静身凉、神清气爽。园内有荷花池、金鱼池,有参天大树、有巨型的仙人掌仙人球,有色彩斑斓的奇花异草,有曲径回廊,有喷泉流水等众多景观。花园的建造者集中了世界各国绿植的精华,荟萃了世界园林建造艺术的精髓,是摩洛哥园林园艺的一朵炫丽奇葩。
伊斯兰风格的喷水池
色彩斑斓的花园一景

青竹遮天的公园小径
公园里色彩斑斓的花朵
公园中花朵与墙面构成的悦目视觉效果
公园中的荷花池
公园中高大的热带植物

公园中恬静悦目的景观
为了能更多地了解马拉哈什这座千年古城,我们乘马车游览街巷。随着马车的前行,我仿佛置身于“阿拉伯的劳伦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一千零一夜”等电影场景中。那古老教堂土坯围墙上的年代气息、那小巷中有着岁月斑驳印记的民居、那在马路上嗒嗒嗒驰骋的仿古马车,让我在恍惚中不知“今夕是何年”。看到蒙着面纱与我相向而行的姑娘、身着长袍的朴实小伙,我的眼睛将现代与历史重叠起来,从姑娘的脸上幻出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山鲁佐德”,从小伙的身上化出“阿拉丁”的音容笑貌。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争斗,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永恒主题,阿拉伯民族在与邪恶的争斗中独具朴实中的勇敢、善良中的智慧……古城深厚的人文底蕴,是马拉喀什旅游业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古城中卖水果的小伙子

古城中散发着悠悠古韵的老建筑

古城中载着游人观光的仿古马车
古城居民日常生活场景
傍晚时分,我们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孕育“一千零一夜”小说的不眠广场,广场内有耍蛇人、耍猴者、杂耍艺人、看相占卜、小商小贩等,三教九流汇聚,最原生态地展现了当今摩洛哥平民的生活。大概是经济社会的副产品,广场里亦充斥着偷窃、欺诈等行径,这让我们的游览平添了几分诡异与忐忑,不敢拍照、不敢与他人交谈、不敢在市场里消费。但不管怎么样,有着古老历史的不眠广场,是游人追溯体验、回味咀嚼古阿拉伯文化底蕴的最直接的载体。

不眠广场上卖汽球的商贩

不眠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不眠广场年代悠久的商铺
广场上拍照留影者身后的两条眼睛蛇

广场上的钓鱼游戏

不眠广场上的民间艺人表演
我国的思想文化先驱——鲁迅,在1937年撰写的《且介亭杂谈》中就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摩洛哥马拉哈什城旅游业,以民族的鲜明特色,吸引全世界的眼球,这大概就是其被誉为“红珍珠”的渊源。古老的城市、千年的积淀、深厚的人文,不尽的财源。我想,这与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拆旧建城”热潮,形成了极大地反差,如果广袤的中华大地到处都是高楼大夏、步行街、购物广场的话,那对于后代来说,是福哉?还是祸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