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埠西村乡居生活之三

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绿色的田野

海边山坡上怒放的黄花
在海边生活,让我受益最多的不是如诗如画的海景,不是大饱口福的海鲜,不是静谥闲适的氛围,而是走进自然——“接地气”。

清晨静谥清凉的林荫路

渔民家中合欢树在初夏时节盛开
一、亲近自然。《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认为,只有保持阴气充盈平和,阳气固密秘守,生命力才会旺盛。大地是阴气的矿藏,经常赤足行走,可使地之阴气通过涌泉穴升入体内,起到养阴的作用。此外,人体作为导体会接受静电,静电积累会干扰人的生理活动,引发烦躁、失眠等问题。赤足行走,将静电通过大地释放,有利身心健康。身处渔村,我们便和当地人一样,赤足行走于海滩、田埂、山坡,与大地亲密接触。“接地气”一段时间后,睡眠质量提高,食欲增加,神清气爽。

与妻子在海滩赤足漫步
在农民的玉米地里"接地气"
二、感受自然。长年的城市生活,让我们远离自然。时间一长,对大自然的春华秋实、盛衰荣枯、季节轮回,缺乏直观的感受,从而对自然缺少感恩和敬畏。居住渔村,我们请亲戚买来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种子,种在屋边的空地上,除草、浇水、施肥、松地、捉虫,精心地伺弄,看着蔬果一天天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别有一种耕耘的成就、收获的喜悦。这感觉与写出一篇满意的文章、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样,鲜滋乐味。通过耕耘,方知自然的伟力:一棵小小的种子,经过泥土的孕育,可以花开一春、硕果一季,馈赠大地、恩赐人类。

我们种的黄瓜已经开花结果

在蔬菜地里刨土豆
三,享受自然。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春末夏初。上海已经是37度左右的高温,但小渔村的最高气温是30度左右,最低气温保持20度左右。面向大海,走进自然,就能享受不需空调的夏天。夏天的海边,海水大量蒸发,冷热空气对流频繁,这一方面带来了充沛的雨水,另一方面带来了频繁的台风,让夏季的海边既湿润又凉爽。清晨,迎着清凉的海风漫步,让人周身舒爽;晚上,踏着阵阵涛声行走,享受海风卷来的丝丝凉意,惬意之极。没有夏日的酷暑、没有高温的闷热,只有大海吹来的天然凉风,海边的夏天,真正是凉哉,乐哉!

用收割机收割麦子的渔民

在海边小树林里牧羊的渔民
乡居生活将近三月。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享受自然,让我有了“乐不思蜀”的感觉。看来,“候鸟”生活,对于退休人员来说,自有其调节精神、放松心情、强健身体的好处!(全篇完)

用山上的红花装点的酒瓶

渔民在细心地整理渔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