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春踏青一一广东行(五)

(2018-04-01 15:07:42)
标签:

旅游

广东汕头

潮州市

宋井

广济桥

分类: 旅途拾瑛

  阳春踏青一一广东行(五)

                                                位于潮州的广东四大名寺之一的“广元寺”

阳春踏青一一广东行(五)
汕头《炮台公园》中绽放的三角梅
阳春踏青一一广东行(五)
南澳大桥桥头绿化一景
阳春踏青一一广东行(五)
汕头《炮台公园》中高大的棕榈树

  南澳岛海边一景

2018年3月24日,我们赴广东最美丽的海岛——南澳岛游玩。南澳岛地处粤东海面的北回归线上,位于台湾高雄、福建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改革开放前为军事禁地,岛外人不能进入。旅行车通过长9公里南澳大桥后,即进入南澳岛。下车后,我立即被南澳岛旖旎的风光所吸引。岛上植被丰茂,椰林婆娑,天高云淡,海水湛蓝,金沙连绵,真不负“东方夏威夷”的盛名。岛上有天下第一神井——宋井、郑成功驻扎过的“总兵府”、“北回归线”标志塔等景点。

   

  阳春踏青一一广东行(五)
 南澳岛总兵府(总镇府)门口一景

阳春踏青一一广东行(五)
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
阳春踏青一一广东行(五)
南澳岛《宋井公园》门口一景
阳春踏青一一广东行(五)

   南澳岛《总兵府》内的郑成功塑像

南澳岛民居街巷一景

       其中让人最感兴趣是宋井。据史料记载: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最后到达南澳岛。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皇帝用的龙井;二为大臣用的虎井;三为随从和士兵用的马井。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现在看到的这口是马井。这些井的神奇之处在于虽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据考察分析,由于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挡住了海水的渗透。当潮水涌进井后,因海水比重大,下沉后从岩层渗出,上面的泉水依然清淡。宋井,不仅讲述着一段742年前的历史,还展现着一个地质学上的奇观,堪称古老而神奇。 

 距今已有742年的“宋井”

南澳岛《宋井公园》一景

     汕头名人为“宋井”题写的诗文

     当地政府为“宋井”所作的“宋井记”

 "宋井"所在海滩一景 

       2018年3月25日,是我们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浏览汕头和潮州。在汕头,导游领着我们参观了《汕头开埠文化陈列室》和《炮台公园》,见识了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的汕头,曾经的风雨沧桑;在潮州,我们游览了中国四大石桥之一的“广济桥”、广东四大名寺之一的“开元寺”和潮州古城。在走马观花中,初步了解了潮州作为中国古城的历史渊源。 

南澳大桥一景(局部)

汕头《炮台公园》一景

                                                              汕头《炮台公园》一景

潮州古城墙《广济门》一景

潮州古城墙上的楼台一景

       其中开创世界启闭式桥梁先河的“广济桥”,最具观赏价值。该桥始建于南宋(公元1171年),到明朝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1958年全桥进行了加固维修,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广济桥按明代风格进行全面维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与赵洲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1988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在广济桥的启闭船上,遥想847年前我们祖先建造这一“世界之最”时的智慧和勇气,我们一行中的不少人翘起了大拇指,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具有847年历史的我国四大名桥之一的《广济桥》桥头一景

《广济桥》中间启闭段的船只排列一景

                                                《广济桥》中间启闭段的船只排列一景

《广济桥》中间启闭段的船只排列一景 

                                                 《广济桥》中间启闭段的船只排列一景

      十天的广东之行,随着我们3月26日的返沪将划上句号。此行,我们走了广东的十城一岛。虽然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走,但多多少少还是领略了南中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从视觉上感受国土之大、地域之广、风光之美;从认知上感受5000年文明的积淀之厚、文化之深,民风之淳。可以说,“阅读”了广东这一页,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对南中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潮州古城一景

                                                                     潮州古城牌楼街道一景

潮州古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店一景

                                                                  潮州古城中古式古香的民居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室》内的汕头城市全景模型

   汕头市中心邮局门前的《大清邮政》雕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