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山的云

(2009-01-20 12:56:44)
分类: 旅游散记

    紧靠东海、气候湿润的上海,在冬天往往会出现阴冷刺骨的寒。星期天坐在家里,翻阅以往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倒也是一种调剂心情、温暖心怀的好方法。黄山的松、武夷的竹、桂林的山、丽江的夜、九寨的水,祖国壮丽的河山、旖旎的风光,让人陶醉,让人回味。

     
   在众多的照片中,有一张是我最珍爱的:那是拍摄于黄山的一张风景照。时间是1973年的4月,地点是黄山的“排云亭”。记得那是我第一次游览黄山,那天我们从前山上山。一路上,天下着大雨,让上山的路变得艰难了起来。台阶的湿滑、视线的模糊、体力的消耗,都考验着我们上山的决心。有好几次,我们中的几个同伴面露难色,有了退却之意。可我和另外一名同伴始终意志坚定地走在前面,让有退意的人,打消了念头。终于在大雨中我们登上了黄山的“排云亭”。这时,天空放晴,灿烂的阳光从碧空中照射下来,顿时让黄山呈现一派风雨洗礼后的靓彩:一片片嶙峋苍劲的松树,在微风中抖着雨滴,闪着晶莹的新绿;远处近旁的群山,浅褐色的岩石吸足了雨水,湿漉漉地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金辉;就连脚下的石板路,借着一汪汪小小的水窝,在阳光里有了五色斑斓的光耀;空气中掺杂着松枝的清香、杜鹃花和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的芬芳,沁人心脾。微风轻拂、天高云清,让经过艰难跋涉的我们,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突然,天空中映出了一挂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把雨后的天空,一下子幻化得云蒸霞蔚、分外的妖娆。游客们,为眼前的景色所陶醉,兴奋得又喊又叫又跳……

  

黄山的云 

 
 
正当我们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中时,不知不觉,一丝丝、一缕缕的云雾,从排云亭前方的山涧里缠缠绵绵,拉拉扯扯地蒸腾飞升,只短短的三、五分钟,我们就被浓浓的云雾包围。这,只有在电影和梦境中才会出现的景象,刹那间把我的思绪高高抛向了遥远的天际——

 云雾在身边流淌,让人身处仙境:白色的云雾,通体透明让人忘俗,洁白无暇让人忘尘,置身其中,世俗的烦恼、红尘的忧愁,都化为乌有,大有佛家“四大皆空”之感,凡胎俗体轻盈了起来……

 
 
云雾在身边弥漫,让人混沌初开:白色的云雾,把群山覆盖的莽莽苍苍,一望无垠,天地变得素净而壮美,高远而辽阔。此时方感天之浩瀚,人之渺小,宇宙之洁,尘世之浊,万物之重,个体之轻……

 
 
云雾在身边起舞,让人犹立天际:白色的云雾,集天之钟灵、地之毓秀,柔柔弱弱地从山涧飞出、从林间聚来,轻轻曼曼地勾勒出它的前世今生:汇水汽成白雾,聚雾雨为云海,蛙步千里、有志事成……

 我在云雾中无边无际的遐想,一位来自香港的摄影记者却跑前跑后地忙着拍摄。他见我呆站着不动,便说:黄山的云太美了。我为这个美景,已经在山上足足等了一个多星期。一语提醒,我立即打开相机拍照留念(胶卷相机,且胶卷还是黑白的)。可香港记者却说:“你没有‘黄镜头’是拍不出云雾的。”于是,便厚着脸皮向他借。就这样,我匆匆地拍摄了这张“黄山的云”。虽说是黑白照片,可立体感却相当强。照片上的云海,峰峦叠嶂,气势磅礴,浩瀚无际。群山在云雾的笼罩下,时隐时现,有着虚无飘渺之感,一如我们当时的感觉。时间过去了36年,可与云雾际会的美好心境,仿佛就在眼前。只可惜,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又二次登临黄山,但都没有机会再与云雾贴身相会。大概要看到大自然极致的美景,也要看机遇、缘分,或者看大自然是否对你垂青。

 

 
 
1973年的黄山之行,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太美好了。当年在云雾中的遐想,给了我做人、做事的许多感悟。回看这么多年的人生旅途,做人的本份、做事的无愧,我都做到了。这一切,当然应该感谢——黄山的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