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内涵

(2012-12-09 15:43:58)
标签:

一元四素

道德经

数学模式

气数

旋极图

分类: 福星杨成

  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是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

什么叫一元?这个,就是老子在《德道经》中阐释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这个,就是道德的。这个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就是道,道德的。每一个人在心灵当中修养这个德,通过修德而明这个道。孔子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个明德是基础。所以在一元论当中,主要就强调的是德性的修持和培养。

 关于一元的深刻内涵,全部蕴藏在《老子·德道经》之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三生万物的主宰是一,这个生化的主宰就是一。

从现象里面去分析事物的本质,这就是。透过现象去看本质、看内在的实质,这就是。《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住。以易象为工具,而明明其德,而尊道、论道、证道、合道,确实是我们祖先最伟大的发明。

   《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在用象析的方法中,包括万物万事的本象和拟比类象。能够知象而解象、破象,进入数、理、气这三个层次中解象,才是通于象。取象喻理,不仅用“○”象喻道无,用喻德一,用太极图喻阴阳二,而且还运用旋极图象喻老子的三生万物,共同构成对老子思想系统性的象喻。

呢,就是将万事万物的现象,用数学模式去进行置换、转换、改变,将它转换成为数学的公式和模式。这样一来,就使复杂的用简单的数学模式就可以表现出来,我们便于计算、便于了解这个的最深层次的东西、规律。用数学公式、数学图象来表达万物的内容,是最简洁、最准确的方法;数学是一种推理工具,可以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是一种计量工具,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易经》就是用数表述和解析万物的变化规律。比如道0和德1,在二进位制中运用“0”“1”,当构成“111”这个三时,所代表的就是十进位制中的“7”。人类在用数时以10进位制表述后天一切事物的圆满,所谓十全十美就是人们所喜闻乐道的目标和评价。但是,人们却并不知道十进位制中的“7”却是一个先天的圆满之数。七这个十进位制的数,长期都被修真界的金丹之道所应用,作为后天向先天转化的一个量化性指标。就是因为这个最完美的先天成就之数中所藏蕴的,正是老子所揭示的三生万物,“111”这个三。只有当我们仅仅用01来表达“7”这个数字时,才能理解,为什么“7”才最完美;只有修之身,在体内进行后天向先天的转化,才能理解为什么要执一以为天下牧恒德不离,体悟出为什么7才最完美。这一现象与西方神话中上帝用七天创造整个世界的故事不谋而合。到了第七天,一切都有了。所以,这最后的一天也是最完美的。因为,此时世间的一切都已经被创造出来了。因此它被写作‘7’,也就是‘111’(二进制中的111等于十进制的7)。 复卦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震卦、既济卦有勿逐,七日得,就是讲这个转折点。传统文化中以数演象而推理,如择吉、起名、推演命理等。

 呢,那就是说根据现象的观察和数学模式的推算,使它上升到理论上来,加深我们的理解、加深综合分析的能力。理,指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也指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辨别、分类、加工、处置,也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运用一元四素方法论,我们知道,在人生的胎婴养虚阶段,因为胎婴全过程都是孩子的先天无为阶段,胎婴时期是人的道性混沌期,是从无至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当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至七个月将满之时,就是一个在先天中生发后天、后天意识系统的生理组织开始萌发生成的关键转换时机。此时的这个后天的“7”数之月,也就正好二进制中的“111”,是三生万物的又一个起始,表现在胎儿发育中,就是胎儿的后天意识系统从无到有的起始点。这一特点,在医学的胎儿发育观察中已经获得验证。

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运用得极为广泛和玄妙,我们将天空的变化叫天气、地穴中的能量叫地气,将人际关系叫人气,以气来命名的更是繁多:气功、气候、气场、气度、气派、气氛、气息、气愤、气量、气馁、气色、气魄、气质、气度等等。 那么,什么是气呢?气是如何生成的呢?《黄帝内经·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天德之炁养神,地谷之气养形。气是肉眼不可见的物质,属于太极阴鱼、太极黑中的物质与规律。但是她却是能量,是万物变化的动力。我们可以看出:,是德一注入到、传输到、进入到一切有相物质以后产生的能量形态。这是一大前提。天空中有质有形的星系,在吸收德一以后生成天气能量;地球在吸收了天德以后,也就生成地气能量;人在接收天德以后,也就产生人的元气能量。由此可见,气是德一能量的转化,是在有形有质物体或生命中经过转换以后形成的一种能量形态。人的生气与活力,在本质上源自于德与气。德源于天,气源于地。天德养神,地气养形,二者不可缺一。气是能动的,不停止的运动,通过聚、合、分、散的变化,将极其细微相似的气,转化成世界万物。宇宙间万物的极其细微相似的气,通过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聚合分散。万物一气。气运行的表现形式与结果就是数的演化与分布——形成世界的现实秩序。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说的就是气推数变。事、物有生有灭,只在自己的数之内而存在。

 因此,知气、识气、观气、用气,就成为一元四素方法论中最为难以掌握的一个环节。需要修之身,其德乃真的艰苦实践和长期培养,才能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传上》)进而用气对象数理进行顺证和反证,产生的结论也就能够成为真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世界末日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