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德斯师生语言互动分析分类体系
(2009-09-05 12:16:13)
标签:
弗兰德斯师生语言课堂观察方法九龙山杨成教育 |
分类: 学习资料 |
弗兰德斯师生语言互动分析分类体系(FIAC)是一种编码体系,属于定量的课堂观察方法。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广泛的加以应用,不断地修订,并且影响了很多其他编码体系的设计。
FIAC是对师生的语言互动进行研究。他把课堂的言语活动分为十个种类,每个分类都有一个代码(即一个表示这类行为的数字)。
表1
教师说话 |
间接影响 |
1. 接受感情 2. 表扬或鼓励 3. 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 4. 提问 |
直接影响 |
5. 讲解 6. 给予指导或指令 7. 批评或维护权威性 |
|
学生说话 |
8. 学生被动说话(比如回答教师提问) 9.学生主动说话 |
|
|
10.沉默或混乱 |
表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它主要采用时间抽样的办法,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每隔3秒种观察者就依照上述分类几下最能描述教师和班级语言行为的种类的相应的编码,记在表2中。比如,在第一个3秒内发生的是教师讲解行为,就在相应的个子内记下"5"这个编码。
这样,每一行20个方格就记录下1分钟内20个行为的编码。上表15行就表示一段15分钟的连续观察。
在编码体系中,事件可以是观察的焦点,但时间抽样始终占支配地位。3秒钟的时间抽样单位把课堂时间和行为较为严密的分割开来。这样,如果要知道在记录的时间段内教师提问的总时间及占观察总时间的百分比是非常容易的。它除了可以评价教师的提问和反馈之外,还可以评估学生群体的参与水平,即通过计算在这一事件段内学生说话的总时间来获得这一信息。可见,FIAC体系的分类是非判断性的,即在记录过程中不做好坏的价值判断。
FIAC体系并不是最好的记录体系,它有很多缺陷,一些非语言方面的信息被遗漏,而且一些分类过于笼统。
真正的课堂互动是粗糙、混沌的而不是严格按照认为设计的行为种类发生的,也未必是清清楚楚、明白分割的,而且并不是每一个行为都一定持续3秒钟。弗兰德斯建议,如果同一个3秒钟内发生了两个事情,应记录更为突出的那一个,如果同样突出则都应记录下来。因而FIAC虽然是定量的方法,也离不开主观判定。给体系比较适合观察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群体讨论,即一种比较常规的课堂教学。如果一节加入了一些非常规的内容(放录像等),就比较难以在记录中体现。但不管怎么说,FIAC确实是一个简单而典型的体系,对它的了解和应用都不太困难,受过培训的观察者之间能达到较高的一致。通过它能收集较多细致的课堂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正确的分析,并根据这一体系的准则,可向教师提出增加或减少某些特定行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