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片解说词
(2011-07-20 15:44:38)
标签: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麻阳民间绘画申报表2011文化 |
分类: 盘瓠部落 |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片解说词
【麻阳村寨掠影(跃出题目,字幕)】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麻阳现代民间绘画)
申报片
【湖南地图(亮点标示麻阳)
麻阳地图
麻阳风光掠影】
画外音: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的湘黔边地,东与辰溪县交界,南与怀化市鹤城区、芷江侗族自治县相连,西与贵州省铜仁市毗邻,北与凤凰县、泸溪县接壤,在历史上“乃苗疆要冲”,古称“蛮夷之地、春秋楚国之境”。全县总面积1580.9平方公里,辖17个乡,6个镇,312个村,12个居委会。境内居住着苗、汉、土家、侗、布依、瑶、回等15个民族,总人口38万,其中苗族占79%。
【漫水盘瓠庙
盘瓠大殿祭祀场景
端午龙舟赛场景
乡村过年场景(打糍粑、舞龙等)】
画外音:原始先民留下的古风遗俗、巫风傩舞、饮食起居、民间艺术、审美遗风,在麻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长期积淀,至今仍闪烁着楚文化、苗族原始神巫文化、盘瓠文化的余晖,使得麻阳孕育了无数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家,创造了丰富的苗族民间文化,麻阳苗、汉先民自古以来就有一大批服务民间的画师、雕塑家及民间剪纸、刺绣、挑花艺人。
【农民作者创作场景、作品特写】
画外音:自1973年11月份开始,麻阳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美术创作活动,推出了一批“农民画”美术作品,参加当时的地区、省美展,为今后的“画乡”发展奠定了基础。
【滕建国辅导创作场景】
画外音:1984年初,滕建国调任县文化馆美术干部,负责全县美术组织辅导工作,并负责麻阳画乡的组织、辅导、研究、教学、培训工作,至今已有28年,他总结了全国和本县“农民画”及群众美术创作活动的历史经验,从政治文化中解脱出来,去探求没有经过专业绘画训练的农民、市民和民间艺人的绘画艺术造型规律,转向本土苗族民间文化寻源,探求原始艺术、民间艺术、儿童艺术、现代艺术的造型方法。
【古村寨掠影
木雕、石刻、挑花、刺绣、蜡染等工艺品特写
滕建国采风场景(资料图片、写生作品等)】
画外音:28年来,滕建国几十次深入湘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写生、考察,搜集了数以万计的民间美术和民俗资料照片及数百件民间美术实物,购买一大批有关民间艺术、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等书籍,进行全方位研究、教学、辅导全体民间绘画作用进行创作实践,总结出了一条“立足乡土,学习民间,广为借鉴,顺其自然,把握时代,更新观念”的麻阳苗族民间绘画艺术创作的辅导经验,并升华成理论,用来指导创作实践。逐步在“群众美术创作”的基础上,进而将“农民画创作”发展成为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民间绘画”,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画种”和“画派”。(字幕:历史沿革:群众美术创作阶段→农民画创作阶段→现代民间绘画阶段)
【苗绣、挑花、蜡染、印花、剪纸、雕刻、木版年画等工艺品及世界名画特写
现代民间绘画代表作品特写】
画外音: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在艺术上,融汇了湘西苗绣、挑花、蜡染、印花、剪纸、雕刻、木版年画以及原始美术、儿童绘画等造型、色彩、构图规律和表现手法,保留了民间绘画作者自身独特的原始朦胧、潜意识的质朴、纯真、稚拙、童趣、犷野、神秘的审美意蕴和混沌思维现象;博采中外各画派风格之长,构思巧妙,想象力丰富,富于楚巫文化浪漫、神秘色彩;构图充实饱满,画面平面处理,不讲究透视,打破时空界限,造型稚拙夸张,随心自由赋彩,富于装饰性。以朴实的绘画语言,表现现代生活和传统民俗生活内容,注入楚文化、苗族神巫文化、麻阳盘瓠文化及傩文化底蕴,使“农民绘画”艺术产生质的变化。体现出地域乡土特色、苗族民间特色、时代生活情趣和独特的现代民间绘画群体风格四个主要特征。(字幕:艺术特点:⑴地域乡土特色;⑵苗族民间特色;⑶时代生活情趣;⑷现代民间绘画群体风格)
【作者创作特写
文化馆外景,画乡展厅、培训创作室、资料室掠影】
画外音:画乡作者队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30多位农民美术作者发展到现有作者260余人,骨干作者40余人。而且每年定期举办美术创作培训班,培养骨干,创作作品。(字幕:发展情况:现有作者260余人,骨干作者40余人)
设在县城中心文化馆三楼的“麻阳现代民间绘画陈列馆”,常年对外开放,内设展厅、培训创作室、档案资料室,集展览、培训、收藏于一体。(字幕:常设“麻阳现代民间绘画陈列馆”)
麻阳县委、政府将“画乡”作为地方文化品牌来抓,每年下拨财政预算经费2万元用于专项开支,扶助画乡稳步发展。(字幕:县财政专项经费扶持画乡发展)
【作者创作、采风特写】
画外音: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现有作者队伍260余人,其中70%系苗族作者,40%系女作者。(字幕:特色团队:作者260余人,苗族作者占70%,女性作者占40%)
【滕建国特写(创作、辅导、代表作、奖证及参加活动和陪同名家照片等)】
画外音:画乡创建者滕建国,集主持人、研究者、组织者、辅导者于一身。年近古稀的他,从事美术创作40年,从事画乡组织辅导工作28年,创建了一个国家文化部命名的“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创造了一个苗族现代民间绘画的独特“画种”和“画派”。声名远播、蜚声中外。(字幕:代表人物:滕建国——画乡创建者、主持人、研究者、组织者、辅导者)
他收集湘西苗族民间美术400多幅,湘西民俗、民间艺术照片资料数千张,从中吸取文化营养,撰写美术论文18篇在全国发表、获奖、出版,个人美术作品100余件在国内外获奖、展览、出版、发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等十余家报刊、书籍刊登了名作家、名记者撰写他的从艺生涯和业绩的报告文学,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中央美院院长古元、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郎绍君等诸多中外著名艺术家、学者对他给予高度赞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特约理事、创作研究员,湖南省美协民间美术委员会委员……这是一串耀眼的头冠,他的艺术生涯载入了《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人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等许多辞书,成为苗乡一颗夺目的艺术明珠。
【滕昭慧、滕昭霞、黄烈群特写(创作、代表作、奖证及参加活动照片等)】
画外音:画乡是麻阳苗乡的骄傲,滕昭慧、滕昭霞、黄烈群,这些70后的苗家妹子和汉子,成为画乡的“画乡”骨干作者、代表人物,是他们的幸运,也是他们的人生选择。滕昭慧,1994年以来就一直协助画乡创建组织工作,现为“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画院”办公室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县文化馆美术专干、馆员,县美协主席。她有10余幅作品获得各级奖励;滕昭霞,虽出生于70年代末,1996年就开始了现代民间绘画创作事业,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级别奖励;黄烈群,从乡下走来的农民作者,1989年即加入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创作的行列,从不懂到会,从会到精,《苗汉酒醉图》、《群猫》、《猫》等作品在各级展览中获奖。(字幕:“画乡”骨干作者、代表人物:滕昭慧、滕昭霞、黄烈群)
【画院门外特写
辅导作者创作场景
代表作特写
展厅掠影、外地展览场景】
画外音:画乡是一项事业,也是一项工程,画乡发展已经有了蓝图:一是成立常设机构,组建了独立编制的“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画院”;二是扩大创作队伍,准备再培养20名新骨干,形成新的画乡创作群体;三是催生精品力作,为社会、为历史创造永恒的艺术精品;四是组建“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理论研究学会,从理论上规范画乡发展思路,夯实理论基础;五是加强对外交流。一方面坚持“麻阳现代民间绘画陈列馆”展馆常年开放,及时接待参展观众,另一方面加强学习交流,举办县外专题展览和讲座,提升地域民间文化艺术影响力;六是尝试网络产业,开通“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博客,尝试建立网上交易平台,实现画乡作品产业化。(字幕:发展规划和措施:⑴成立常设机构;⑵扩大创作队伍;⑶催生精品力作;⑷组建理论研究会;⑸加强对外交流;⑹尝试网络产业。)
【“湖南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画乡”(1988年)证书特写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牌匾特写
滕建国个人荣誉称号奖证、牌匾特写
画乡获奖作品证书特写】
画外音:画乡的辉煌是奖品堆出来的。1988年2月,麻阳获得文化部社文司命名得“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接着,“画乡”先后3次获得湖南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经过复审,麻阳再次获得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授牌。画乡创建人、组织者滕建国,个人先后19次获得文化部、国家民委等各级部门授予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优秀辅导员”、“全国民族优秀书画艺术工作者”、“德艺双馨文艺家”等光荣称号和荣誉。画乡师生共创作品330幅,其中,国际性获奖6幅,全国性获奖68幅,省级获奖81幅,地、市级获奖30多幅。
【创作培训场景
外地美展场景
获奖证书掠影
报刊文章掠影、特写】
画外音: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自1984年至2011年28年间,共举办156期培训班,培训作者4100人次。其中,有10人招工转干,150多人考取大中专美术学校,30多人办起了工艺美术店和广告公司,50多人300余幅作品在国际国内展出、出版、收藏、获奖、发表,体现了农民作者的自身价值。
画乡作品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美国领事馆、长沙等地举办过8次大型专题美展,另外举办大型专题展、城乡巡回画展35次,共展出作品2067件,观众达30余万人。画乡成为麻阳人人皆知的三大文化品牌之一,画乡也大大提高了麻阳、怀化、湖南的知名度。
麻阳苗族现代民间绘画,20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展和全国性各类大型美展,作品代表国家捐赠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5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等永久收藏。名作家和记者在国内外发表画乡报告文学、评论、介绍文章130篇。曾50多次被中央、省、市电视台专题报道,在国内外产生轰动性效应,成为蜚声中外的世界性文化品牌。
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