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点摘抄:芒福德对城市本质的反思

(2013-02-05 12:16:58)
分类: 他山之石


就理论内涵而言,城市本质是城市作为其自身而同其他人类居所形态的根本区别。就理论特征而言,城市本质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不是附属性的而是决定性的,不是外延性的而是内涵性的,不是多变的而是稳定的。就理论意义而言,城市本质是构建城市理论的基础,反思城市本质,能准确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深刻揭示城市的意义和价值。从不同的视域看城市,城市有不同的本质。芒福德从文化与城市的关联中揭示城市本质,认为城市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文化磁体和容器,通过吸引、融合、储存和传播文化而不断丰富人性,发展人,孕育新人类。芒福德对城市本质加以文化指认,认为城市的深层本质在于文化;城市文化在时空维度所具备的特征决定着城市的特殊功能。


1.文化:城市质的内在规定


芒福德对文化的理解更接近大文化概念,即人化。在芒福德看来,文化与城市密切关联,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首先,从城市的发端看。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念层面的文化是城市质的内在规定性。为了揭示城市本质,芒福德追溯到城市发展最初的胚胎——人类最早的礼仪性汇聚地点。这些汇聚地点具有“一种比普遍生活过程更高超、更恒久、更有普遍意义的威力”[19,人类汇聚在这种礼仪性地点参加各种形象化的原始礼仪活动。原始礼仪活动内含世界观、宗教、艺术和道德等价值观念,“表达了人们对一种更有意义、更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17,因此,这些人类早期汇聚地点从深层意义来看意味着一种超越生存意义的生活方式。这种超越生存状态的人类存在就是人类的文化存在,也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这些人类性礼仪汇聚点才具有城市胚胎的意义。其次,从城市的发展看,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念层面的文化是城市发展、衰落和转型的深层原因。城市文化是以城市人文价值为核心外化而构成的文化体系,它隐含着城市社会的基本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不仅指向和规范现实城市社会,而且作超越式否定,城市因此而不断发展 ;城市文化体系中也会由于某种文化的价值取向过度发展而使城市文化体系遭到破坏,从而最终导致整个城市的衰落 ;城市文化中核心文化价值取向由于失去了对未来的指向能力,丧失了对现实作超越式否定的维度,必然被含有新价值取向的核心文化取代,城市也因此而转型。这一过程即为“文化城市”过程。从原始宗教孕育的城市胚胎,到古代军事文化孕育的王权城市,到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孕育的神权城市,再到近代经济理性孕育的资本城市,芒福德深刻分析了文化嬗变与城市转型的关联。


2.空间维度:文化磁体


从城市本体论层面来看,即从城市的精神性质和城市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而言,芒福德更强调城市精神的决定性,认为城市的精神性质更能体现城市的本质。“如果我们仅只研究集结在城墙范围以内的那些永久性建筑物,那么我们就还根本没有涉及到城市的本质问题。”[13“密集,人众,包围成圈的城墙,这些只是城市的偶然性特征,而不是它的本质性特征。”[191芒福德认为,城市中“‘精神的’或超自然的威力”[19以及恒久的目的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聚合力,把各种文化吸引到城市中。“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191从空间维度上看,城市是由恒久的意义和永恒目的生发的强烈磁力线而形成的文化磁场,城市就是文化磁体。这种文化磁场对一切陌生人开放,使来自不同时代(古代与当代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和来自不同方向(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文化聚集城市[2],城市因此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在村庄或部族一类的原始团体中,人们只是以出生血缘联系或者通婚关系才获得其成员资格的,而城市,大约从最初伊始,则对第一个外来者和陌生人开放着。”[1103城市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精神空间对文化的意义而言,是多元文化遭遇的根本原因 ;对人的意义而言,能提供各种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城市磁体这一精神本质其指向性是城市外部,涉及的是城市内外之间的关系 ;城市磁体的精神性本质在功能上突出体现在城市发端期、逐渐形成期和城市转型期。


3.时间维度:文化容器


芒福德对城市本质的反思,除了有一个空间的维度之外还有一个时间的维度。“古往今来多少座城市又无一不是时间的产儿。”[3 “如若没有城市在时间上的丰富性,城市就只能面临一种单调的未来,就只能听到历史上听过多次的单调节奏在未来的乏味重复。”[3]芒福德从时间维度看城市的着眼点在于城市的特殊功能,即城市的文化贮存、孕育和传承功能。芒福德认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不断扩大交往和共同活动,城市各种文化彼此融合,相互碰撞,并且在冲突和碰撞中不断地被选择、提升和更新,进而冷却和沉淀、传承。“来自不同疆域、不同部族、不同类型的生存方式当中最为精华部分,都会在城市环境中得以浓缩,这些东西因而才更有可能彼此进行交融和实现新的组合。最终这种城市效能,在它们原来各自狭小而孤立的诞生环境中是根本无从实现的。”[3]芒福德从时间维度一方面把城市比作铸模,用来冷却和凝结文化 :“城市是一座座巨大的铸模,多少人终生的经验积累都在其中冷却着、凝结着,又通过艺术手段被赋予永恒的形式。”[3]另一方面更把城市比作容器,用来贮藏、孕育、提升和传承文化 :“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到一起,强化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水平。”[137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是冷却、凝结文化的贮模,是孕育、传承文化的容器,因此城市具有竞争性和创造性,从而城市是活力的源泉;无论城市铸模的冷却和凝结文化功能和城市容器所具备的凝结、孕育和传承文化的功能,都是针对城市内部而言的,涉及的是城市内部各种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就城市的发展阶段而言,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注释: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陈柳钦:《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内驱力》,《今传媒》,2010年第12期。

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导言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种目光
后一篇:TODESFUGE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