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台湾的尾声,依旧一言难尽

标签:
台北台湾北投圆山忠烈祠 |
分类: 驴行天下-港澳台 |
淅淅沥沥的雨水,在午后再次卷土重来,已经是旅程的尾声,Andrew决定回市区看看伴手礼,我则一个人继续打卡北投。搭乘淡水信义线一路向北就可以到达北投站,不过真正的北投还需继续换乘新北投线。这段只有一个站的新北投线,其实很像日本箱根的登山电车,不过整个攀登的过程却显得异常吃力,电车速度也极度龟速,这也影响到了整个新北投线的班次,一旦错过了就会等很长的时间。
北投给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太像日本了,这个小清新的山边小镇,拥有着众多的日式餐馆和建筑。比如温泉博物馆,本身就是日据时期的公共温泉浴场,里面拥有传统的日式浴池和榻榻米,就连门窗的设计都是日式造景的那种通透四时之美的审美情趣。而且入内必须换上拖鞋,和日本的温泉旅馆几乎一模一样。
梅庭则是小镇上的另一处日式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末,为日据时期日本高级军官的寓所,后来还一度成为民国大师于右任的居所。
当然,北投最吸引我的,还是烟雾弥漫的地热谷。还没走近,远远就能闻到硫磺味,而且味道非常浓重。走近看则更像一个巨大的滚锅,就差没有沸腾了,感觉掉进去立马就化了。升腾的烟雾将树木与房屋整个包裹起来,若隐若现,堪比仙境。
走出地热谷,发现其实河边的小溪也冒着热气,这北投的温泉的确比国内的实在。
散落街头的猫,也是欢喜。不过高冷的样子,感觉下一秒就要扑过来。
至于网络上炒的最凶,什么“全球最美的公立图书馆之一”的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其实就像台湾大多数有名无实的景点一样,只能呵呵。外观其实还有点东南亚的感觉,都算不得小清新,里面还各种黑脸不能拍照。
完成北投的打卡,回到市区,这个该死的雨真的是下得让人绝望。从圆山站下车,穿过花博公园,全身几乎就已经湿透,加上中山桥混乱的交通,各种单行道和指示不明的步行道,走得人直犯晕。
当然,圆山饭店这个卡还是要打的,除了中国宫殿式的建筑外表,在整个台北显得独一无二之外,这个饭店本身的政治意味也是我好奇的地方。不过政治意味强的地方往往戒备森严,和大陆一样的,里面都设有很多军事区不得进入。倒是圆山饭店一旁的联谊会颇有些大陆高级会所的感觉。
从圆山饭店步行到忠烈祠,沿街全是高墙,路上的行人都很少,想必这一带应该都属于军事管理区。走到忠烈祠的时候正好赶上收班前最后一场仪式,与一车聒噪的韩国团。与中正纪念堂和国父纪念馆的相比,这里的换岗仪式明显要正式与复杂许多。
从门口的牌坊,跟着仪仗队伍一路行进至供奉牌位的正殿,再从殿堂缓慢的走回牌坊,整个过程都显得有些沉重。大抵是因为忠烈祠这样的环境,加上雨后黄昏的残光中,多少让人有些一言难尽的意味。作为台湾行的尾声,将长久以来的听闻与亲眼所见的现实对号入座,就像经历了一场很久的殊途同归的梦一般。
终于还是要离开,最后一天的台北“不合时宜”的露出了久违的蓝天。从桃园机场远眺,远山如黛,流云如瀑布般倾泻,越过山头。
15天的时间里,从阴郁暴雨的北台湾到阳光灿烂的南台湾,心情也是时起时落,总而言之台湾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真不是一个一眼就会爱上的地方,但是情怀所至,却又在回忆中总能心心念起。
前一篇:猫空与动物园,谁说一定要亲子
后一篇:彩蛋:言过其实的吃货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