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2018-02-22 15:32:14)
标签:

台北

台湾

旅游

台北故宫

士林官邸

分类: 驴行天下-港澳台
本来以为冬季在台北来看雨,描述的只是一种生活状态,没想到现实中的台北冬天,依旧是闷热与雨水交替的出现,偶尔能窥见一点蓝天。

在外的日子永远都像打了鸡血一般,一大早就直奔士林官邸,结果人家还没有开门,只得在附近逛逛。其实士林官邸本身建筑并不大,倒是围囿的庭院像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毕竟蒋公与夫人在此住了26年,周围的环境马虎不得。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据说官邸以前是不开放的,直到某扁上台之后才正式开放。政治的故事不再遮遮掩掩之后,再打量曾经的禁地,有时候也会觉得不过尔尔,至少士林官邸外观并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当然,曲径通幽的地方还在于官邸之内,只是里面不能拍照。据馆内讲解员所说,官邸内摆设都是原物,只是可能移动过位置。所以,官邸内窥见的当年,其实大概无出其右。但我还是很好奇为什么领导人都喜欢和夫人分床而睡呢?而且蒋公大概是身体不好,所以很多时候只能卧躺,因此床都显得非常小。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不过这些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大概也没有人能说得清,陆客来看蒋公大抵也是出于这样的好奇,或者说是一种陌生的熟悉。其实熟悉很好理解,大凡以前大陆的影视作品中,他基本都处于对立面,脸谱化的定格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形象;而陌生则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才更明白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所有的事情也都是相对的,所以在求索的途中,也只能感慨于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而同样难以捋清楚的还有台北故宫。从士林官邸前往台北故宫并不远,急驶的公车也就20分钟时间。初见的台北故宫倒是没有想象中的广阔,栖于公路一侧,显得非常随意,以至于故宫牌坊的正对面就是一大片住宅楼。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题外话,对于台北故宫建筑外观,个人也是觉得颇为遗憾,这种中西合璧的设计失败感堪比北京西站。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当然,台北故宫本就只是来看文物的,这就牵扯到各种历史原因,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尽管当时内战局势剧变,但老蒋等人还有罅隙安排把文物撤往台湾,也算得上“真爱”。只是正如北京故宫院长单霁翔先生讲到的一样,“文物只有存放在他们原本归属的地方,才是最有尊严的。”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虽然最终收藏于台北故宫的文物约有60万件,但是真正放在博物馆里面展览的其实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类比于省级博物馆的体量。运气不错的是,当时正赶上故宫展品开放拍摄,对于那些停留在文字中的神秘国宝,也可以用相机记录下来。只是台北故宫的文物中虽不乏精品,但是给人感觉还是不成体系,可能跟仓促转运有关,断代比较明显。印象比较深的是先秦时期的诸多青铜器,基本都刻有铭文实在难得,其中就包括镇馆之一的毛公鼎,铭文多达499字,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只是遗憾的是,同样置于单独展示的两个国宝馆内,毛公鼎比起走廊另一边的翠玉白菜来说,几乎门可罗雀,而翠玉白菜的展馆却是博物馆唯一排着长队的地方。只是个人对于翠玉白菜实在不敢苟同,作为晚清时期的工艺品,不管从时间上、还是历史价值上都难以服众,就连价值最高的工艺性,其实也算不得特殊,因为清代类似的珍玩实在太多,河南博物馆就有象牙萝卜和象牙白菜,同样也是极度逼真。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而台北故宫真正称得上最珍贵的文物其实要数书画作品,只是书画也是最难以展出的,天敌便是光照。所以这里轮展的稀世珍品也是少之又少,只要展过一次就要休息好几年避光。比如号称天下三大行书的《祭侄文稿》和《寒食帖》,就分别出自颜真卿和苏东坡之手,但是这次走遍了展馆都没有找到;就连那个曾经被误认为真迹的《清明上河图》这次同样也是寻觅不得。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因此在台北故宫能看到的除了那些利于千秋万代保存下来的青铜器和玉器之外,就数那些皇帝们把玩的小东西最值得一看,而皇家的精致也在这里一览无遗。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讲不清理还乱的旧事

对于台北故宫来说,有一点还是要承认的,就是在文物陈列展览方式上确实值得学习,借助一个个不一样的主题,增加了非常多的趣味性,让那些不会说话的文物仿佛也活了过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