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空啊,下着沙

(2017-04-19 13:09:10)
标签:

敦煌

丝绸之路

鸣沙山

月牙泉

旅游

分类: 驴行天下-陕甘青
天空啊,下着沙

就像你以为的金字塔是在沙漠深处,而其实背后就是开罗城的现实一样,鸣沙山亦如此,与敦煌城不过一衣带水的距离,前一分钟还身处闹市梵音,一个转弯后,鸣沙山就蓦地倏然正正地出现在眼前。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绑上骚气的鞋套,一步步靠近鸣沙之丘,以为会有一个凛然的开场,结果一阵风吹过,便是一股脑儿的沙子往脸上砸,只得又赶紧戴上头巾。

天空啊,下着沙

大抵是第一次看到松散的沙子堆成如此高大的山,不自觉的就会害怕它崩塌。但是千万年来,它并未侵蚀过脚下的城市。

天空啊,下着沙

骆驼君自是对眼前的沙丘早已熟识,四五成行,慢悠悠的载着游人一步步的踏入远方的沙丘,回荡起悠然的驼铃声,如同想象中的西域一般。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本以为可以追着骆驼,不想在沙漠中行走实在费劲,脚步异常沉重,只能一步深一步浅的走着,与驼队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烟波浩渺的漫天黄沙中。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好在月牙泉不需要翻山越岭,顺着沙漠中逶迤的公路,纵入沙丘深处,便得见之。远远一瞥,郁郁葱葱的沙漠绿洲,鞠着新月般的一汪清泉,亦如文章里那些不吝赞美的诗篇。

天空啊,下着沙

只是走近月牙泉,并不全然是绿意悠然,无处不在的黄沙还是会从不同的方向袭来,将两岸的沙生植物也覆上一层灰蒙,不过即便如此,月牙泉澄清的泉水,依旧没有被强烈的风沙所掩埋。

天空啊,下着沙

刚在朋友圈赞叹这是一个奇迹,结果就被好友指正,现在的月牙泉早就不是天然,而是连接着城区的地下管道维持着水位。开始还不信,回来后查证,亦的确如此,并且时间还不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就已近乎断流了。所以现在再回头看这些照片,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天空啊,下着沙

感觉怪怪的还有这株月泉古柳,心朽皮活本是一种见证,但围囿的土墙又有种刻意而为的强求之意。

天空啊,下着沙

至于月牙泉边的亭台楼榭,虽未必古来有之,倒是与沙山、清泉相依,营造出一种诗意。

天空啊,下着沙

拜别月牙泉,时间尚早,说好的鸣沙山,不攀登一下,何以保持“见山就爬”的传统呢?只是沙山在上,虽不至于直插云霄,亦是陡峭异常。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攀登过程自不必详述,反正远比想象中困难一些,特别是接近峰顶的位置,坡度陡增,不借助梯索,很容易就下滑。

天空啊,下着沙

登上沙丘,亦非极顶,蔓延以外的才是连绵不绝的大沙漠,鸣沙山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至于鸣沙极顶,依然遥不可知,还需借助沙滩车深入才行。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俯瞰来时路,静卧沙山间的月牙泉多少显得有些另类,跳脱于敦煌绿洲之外,就这么任性的遗落在沙漠中。

天空啊,下着沙

而沙山上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风,第一次真正体验到歌中唱到的“下沙”的滋味。可以毫无夸张的说,这里的沙就像雨点一样不间断的疯狂跌落,一瞬间满世界都是黄沙卷地,狠狠的砸在头上、坠入衣服里,而自己却根本无能为力。也难怪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长袖长裤的全副武装,而我却是一身狼狈,以至于晚上在前往嘉峪关的火车上,只要一碰头发,就抖落一地的沙,列车员一定是恨死我了,呵呵。

天空啊,下着沙

赶着日落前离开,也是一种无奈,毕竟错过了鸣沙山最好的光影。那些沙山上的脊线,只有黄昏之时,才展现出如画的曲折,而我只有这最后的一瞥,留下些许的念想。

天空啊,下着沙

也许敦煌的故事远不止这些,但就像那些空无一人的公路,带不走的只有你。

天空啊,下着沙

天空啊,下着沙

Tips:
1.鸣沙山门票120元,有点偏贵。网上虽然有很多逃票攻略,但是目测均不太靠谱。也许半夜那种方式比较可行,但是上次朋友亲测也失败了。
2.鸣沙山风沙大,租防沙鞋套是必须的(15元),不想太狼狈的话,最好能穿上长袖长裤并配上头巾。
3.鸣沙山最好的参观时间是日落前,不太晒,光线也最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