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安巴佐:从陌生的全世界路过(一)

标签:
印度尼西亚拉布安巴佐徒步科莫多岛旅游 |
分类: 驴行天下-外面的世界 |
因为巴厘岛往返拉布安巴佐航班时间的关系,看似在科莫多两天半的行程,其实有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是没有任何安排的,加上拉布安巴佐本岛上不多的景点距离又很遥远,所以除了在抵达当天安排了镜石洞的游览,其余时间便成了自由活动时间。但比较麻烦的是,在印尼租摩托车还必须要有国际驾照,而且交警也不会像泰国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自由活动的出行半径就很有限,于是小伙伴们大多选择在酒店游泳或者睡觉。至于我,则有了两个半天的暴走行程,虽然没有什么景点,却能够真正的走入当地人陌生的生活,也算路过他们眼中的全世界。
因为拉布安巴佐即便在谷歌地图上,也是几乎没有标注的,所以我徒步全程都是通过谷歌的地形图来选择判断路径。下文会贴上我这两段徒步总结的路径图,供大家参考。
徒步【港口线】
港口线的徒步是在抵达拉布安巴佐入住酒店后的下午,出发前其实并没有规划好线路,只是想着到地图上酒店旁边的河流入海口去看看,再找一座附近的山爬一爬,结果后来发现这个想法还是图样图森破了。
从地图上我的标识可以看出,入海口虽然看着离酒店不远,但从主路上却完全找不到任何正常的道路前往。从酒店南边,也就是照片中小羊所在的路口,可以拐入一条通往河边的崎岖不堪的断头土路。

我走了一段后发现实在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慎重考虑下还是决定放弃。土路旁边则是各种牧场,牛儿倒是各种悠闲自在的吃着草,只有这匹马看着我的靠近显得有些紧张。
于是决定转战附近的山,虽然目测直线距离好像都不远,但问题是根本就无法走近它们,不是隔着草场与湿地,就是在林木茂密的深处,完全找不到登山的小路。
几番尝试后改变策略,决定转向港口方向徒步,当时其实并没有想到最终会真的走到港口那边去,而只是在那个方向,发现了一栋山上的红色小屋,也就是下面照片右上方的那栋房子,当时觉得至少说明应该有路可以上山。另外我比较好奇的是照片左侧的牌子,其实后来一路上我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牌子,通过翻译软件查出来是“疏散路线”的意思,但这个疏散是针对什么疏散呢?难道是海啸?但是海啸不是应该朝高处跑么?可是这里所有的标牌都只是指向主路而已,实在有些不明就里。
当然,沿着主路的徒步,其实还是有些略显无趣,不过也有很多难忘的瞬间。比如一路上你都可以感受到当地人对你的善意,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那种带着一点点羞涩的微笑,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特别是小朋友的天真烂漫,笑得那么真诚,笑得那么纯粹。

至于目标的红色小屋却好像越走越远了,虽然沿途都有很多不像路的路延伸到山边,但是你真的不确定哪条才是真正的路。这里需要吐槽的是另一个路牌,刚开始看着的时候因为觉得和Temple这个单词比较接近,理所当然的以为是通向寺庙的路,于是直接穿了过去,结果发现是条死路,赶紧再查词典,原来那个牌子只是“聚会地点”的意思。不过想来也还是觉得奇怪,为什么印尼连聚会的地点都要做个牌子标注?而且为什么要在路边聚会呢?
算了也不继续十万个为什么了,但是通往红色小屋的道路始终没有找到,于是只有将错就错的继续朝港口方向徒步。快进入拉布安巴佐城区前有一段沙滩还不错,也是谷歌上不多的标注有名称的地方,名为Pantai Pede。我从路边的一个酒店直接穿了过去,正好有一艘停靠在岸边的白色小船正在粉刷,看起来蛮小清新的。

这里大概是当地人的一处公共沙滩,所以沙滩背后可以看到一些路边摊,贩卖着一些水果、零食之类的。不过生意也不是很好,这里也没有啥游人,摊主大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

偷得半日闲的还有这辆送水的小车,车主直接将车停靠在沙滩边的树荫中,自己则爬上了车顶睡觉,连车门也没关。
一路走到拉布安巴佐城区,用了将近1小时。说到拉布安巴佐,听向导介绍,这里的人口还不足两万,其实也就相当于我们国家一个大点的大学里面的人数。不是很了解印尼具体的行政区划,不过看谷歌地图,感觉这里应该至少是东努沙登加拉省的一个县吧,但是实际的感官其实也就相当于我们一个镇的体量。小镇很小,基本就是围绕港口而建,一条主干道两侧都是些低矮的平房,小摩托则是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
卡车旁边的这辆不知是不是洒水车,倒是有着当地特有的幽默感。
没有继续朝码头方向走,小镇背后还有一条上山的岔路,于是直接拐了上去,寻思着那里大概可以俯瞰到码头。穿过一段不长的涂鸦墙,其实已经到了港口的上方,只是沿途都有房子遮挡,所以看不太清楚。
当地人大抵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走在路上总能听到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广播里传来祷告的声音,深沉的男声唱诵着悠远的经文,每每走在无人的街道的时候,总有种恶鬼缠身的惊恐。
走出岔路上的村落,在公路边就可以俯瞰到整个码头,不过刚刚还碧空如洗的晴朗,这会儿却又乌云密布,映得此刻的大海也变得阴沉沉的。

然后竟然就真的不争气的下起了雨,大颗大颗的雨滴落下,我出来的时候又偏偏没有带伞。好在热带的雨总是来得快也去得快,刚说在前面找一个避雨的地方,一个转弯过后,天又晴了。
岔路也在绕过码头之后,重新回归海边的主路,不过也渐渐远离了城区,再次变为一个人的行走。这一段路特别安静,葱郁的植被几乎遮蔽了看海的视野,偶有一二看日落的酒吧,也只有几个落寞的当地人身影。

彩虹的出现就像每一次峰回路转的预兆似的,因为寻觅了很久的上山小路,就在转角之后的小屋背后。

当然小路并不是很明显,不过恰好有一个当地阿妈坐在屋口,通过询问加比划之后,确定可以走到背后的山上去。
杂草丛生的小路大概也少有人至,所以一路上都在找寻路的踪迹,好在总算摸到了面海一侧的山顶。朋友总是喜欢说我见山就爬,我想那是因为我特别喜欢俯瞰时的那种豁然开朗,刚才还身处荆棘之中的困顿,此刻看来却将来时之路也看得甚为深刻。
黄昏将至的大海总是异常平静,天光洒落在海面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让人的心绪也平复不少。
忽然不远处降落的飞机,打破了这宁静的画面。我也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来时的机场就在码头背后的山上!所以坐在车上和自己徒步,真的完全就是两种不一样的感知状态,前者有的只是擦肩而过的瞬间,而后者则是全方位的认知过程。
再看地图,发现山上就有一条未完工的公路通向机场,于是又一路踩着杂草丛生的小路探路而去,当然路什么的到后面基本都看不到了,只有自己慢慢试探着踩过去。当时其实最心虚的是踩到蛇之类的,不过好在有惊无险。公路果然还没通车,堆砌的石头堵塞了道路向下延伸的方向。在此纪念一下这段空无一人的公路。
随着离机场越来越近,也会偶尔碰见有人驾着小摩托疾驶而过,不过都是些西方人面孔,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前面是断头路,然后又开了回来。我想大概也只有老外才有这个“雅致”像我这样到处乱走吧,呵呵~

机场倒是因为刚到的那架小飞机,多了一些忙碌神色,小飞机一直发出刺耳的轰鸣声,大抵也不会在这里过夜,还要赶回出发的城市。
机场周边则弥漫着暮归的气质,匆匆的步伐与一闪而过的小摩托,拉布安巴佐也该是炊烟袅袅的时候了。


正好有个骑摩托的年轻人上前搭讪,虽然听不懂他说的啥,但可以猜测他是问我到哪里。于是用蹩脚的英语说了下酒店的名称,很明显他也听不太懂,于是掏出手机用写的方式,这下子就沟通顺畅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5万印尼卢比成交,换算成人民币大概25元的样子,符合我的预期。小伙子看起来挺阳光的,说话间经常会露出腼腆的微笑。后来他在车上问我来自哪里,当我说是中国的时候,他也说到真的很少有中国人到这里来。
到达酒店后,我说给他拍一张照,他欣然应允,又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最后这张照片拍自酒店外不远的一处空地,当时大概有三四组在同时进行比赛。这种用脚踢的排球倒是蛮新奇的,回国后又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传说中东南亚人民最爱的藤球~所以我是不是已经越来越后知后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