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魔都的爱恨情仇(二)

标签:
上海同济世博园豫园博物馆 |
分类: 驴行天下-沪苏皖 |
►同济大学
去同济大学纯粹是找虐,理工科差生只能飘过,向毛爷爷挥挥手就好。
作为以土木专业见长的大学,同济的老校区却显得有些朴素,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建筑,倒是绿树成荫、流水潺潺,更像老一辈作学问的地方。
►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一直都是高中很要好朋友的大学目标,所以耳濡目染也算有些渊源,只可惜故事的结局并未如偿所愿,当事人也早已有了另一段开始。
虽然上海交大有着北大那样的古风大门,里面却不是亭台楼阁的中式风格,反而更接近欧式意味,有着铺面而来的年代气息。
当然,别人家的大学总是郁郁葱葱,树影婆娑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学府的氛围,自然是我们当年那些新修的大学无法比拟的。
►世博园
第二次去世博园依旧只是打卡,也算了却一桩心愿,毕竟当年的盛会终究错过了,搬的搬,拆的拆,连中国馆也改名中华艺术宫。
梅塞德斯中心倒是依旧坚挺,不时还有些国外的大牌演唱会驾临此地。只是本来以为穿过中心就能看到的黄浦江,却被围囿在高地之上,隔着不近的距离。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国内四大博物馆之一,自是不可错过的,就连外观也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鼎的形状。只是没想到,一早赶至博物馆,竟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虽然上海本身历史不长,但是上博收藏的文物倒是不乏其他地方的精品,尤以青铜器和雕塑最为出彩。当然和陕博、甘博比起来,这里的展品还是显得有些单薄。
上博收藏的青铜器因为年代久远,大多算得上是极为珍贵的精品。只是其类型不外乎鼎、尊、鬲、簋等,用途无非炊器、食器、酒器等,看多了还是会混淆不清,所以我更喜欢记录那些有着别致纹饰的器具,更能看出历史之外的趣味。
或充满山林野趣。
或宛若灵神异兽。
或单纯就是呆萌。
而对于雕塑的偏爱,则源自一种更为直观的认知,特别是在这些年走访了国内大量的石窟造像之后,再来看这些剥离下来的精品,更会感叹时光流转的眷念,穿越千百年,依然相见如初。
除此之外,在《中国国家地理》多年浸淫下的红山文化,也终于看到了玉龙的真身。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博物馆所处的位置正是人民广场,有没有一首很洗脑的歌曲在回荡: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而此时此刻你在哪里......当然在这里,炸鸡是没有的,周边的建筑倒是值得细细品味。
不可错过的是国际饭店,这可是一栋依然在营业的国保单位,它不仅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也曾是三十年代的“远东第一高楼”。
►豫园老街
从小南门走向豫园,正赶上又一个黄昏,安静的小巷里弄,有着魔都生活最质朴的一面。
至于一路之隔的豫园老街,则完全是另一片境地,拥挤着全上海的热闹,刚进去就马上想出来。
说好的小吃也变了味儿,只是插着吸管的灌汤包便已味同嚼蜡,本来还想找上次来心念念的一家卖鸭血粉丝汤和小猪扒的小店,结果也难觅其踪。
只有闹市之中的沉香阁,还守得一方宁静,虽为国保,却有着独立世外的精神属性,所谓佛门清净地,自然不受世俗的打扰。
前一篇:上海:魔都的爱恨情仇(一)
后一篇:花絮:一城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