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2019-03-31 00:07:38)
标签:

建筑现象学

诺伯·舒尔茨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栖居

分类: 18茂均/弋航/子越/吕清/向阳
一、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安·诺伯-舒尔茨1926年出生于挪威奥斯陆。1949年于ETH建筑学专业毕业,并在罗马大学继续他的建筑史研究。
       1949年诺伯-舒尔茨通过福布赖特计划(Fulbright Scholarship)到哈佛大学交流访学。1964年他获得挪威理工学院(NTH,现已合并成为挪威科技大学NTNU)建筑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Doctor of Technology)。同年诺伯-舒尔茨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教。1966年他回到家乡奥斯陆,于奥斯陆建筑与艺术学院担任教职直至1992年退休,任教期间诺伯-舒尔茨曾于1974年受邀作为MIT建筑学部访问学者。
       诺伯-舒尔茨50-60年代曾同斯维勒·费恩(挪威建筑师,199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共事,同阿尔内·科尔斯莫(Arne Korsmo,挪威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人)创立的现代主义建筑小团体一起在挪威展开一系列设计实践。自1965年其第一部著作《建筑中的意向》(The Intention of Architecture)出版后开始转向建筑理论领域,其后于70年代开始研究建筑现象学,并开启了自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及现象学角度研究建筑学的范式,先后开始出版一系列建筑现象学著作,本书是其中后期建筑现象学著作中的其中之一。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诺伯·舒尔茨早期设计作品,显示出偏向技术及构成主义的现代主义建筑表达)

二、内容简介
1、写作背景
       本书系作者于1985年发表的同名论文拓展成书。1993年由纽约Rizzoli出版社出版英译版。此书为诺伯-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系列著作中,继《存在·空间·建筑》及《场所精神》后的第三部自现象学角度讨论建筑的著作。
2、本书特点
  • 广义居住概念的提出,由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中“诗意栖居”的概念出发,使用广义的“居住”定义,不仅仅局限于讨论“Residential” 层面的住宅建筑,而将“居住”这一概念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领域及更广泛的建筑类型领域,即“Dwelling”,栖居。
  • 逻辑严密,本书将居住的存在,定义为四种覆盖不同空间领域范围的等级,从栖居的自然属性状态,到城市的栖居、公共空间的栖居以及私人领域的栖居;再从形态、空间关系角度,归纳成相应类型,并结合实例,分别对此四个等级的空间领域作具体讨论。
  • 启发性,本书最终落脚点在于“图形”,即将抽象概念通过建筑在“图形”中的体现,最终具体地落地,并引导启发设计实践。
三、全书结构
       基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角度出发,全书将居住(栖居,Dwelling)定义为一种人于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并将其划分为覆盖不同空间领域范围的四个等级,由聚居(包括城市及乡村)到城市,再到城市中的公共建筑物,最后到居住(Residential)建筑,即居住房屋四个层面。
       随后,作者分别于上述四个层面,由人们对建筑形成的,基于形态特征的认同感(如看到尖顶钟塔即联想到教堂,看到坡屋顶即联想到“房子”);以及人们对建筑形成的,基于空间关系特征的定位感(基于存在主义的定位讨论,即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或者我们以如何的方式于世界中存在),等两个大的方面出发,将建构物的形态与空间关系总结为相应类型,并通过引证历史实例与当代实例,作出批判,反证其概念,并最终形成相应的建筑图形语言,并得出——诗意的栖居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理论,更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建筑学意义上的图形概念这一结论。
全书结构框图如下。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四、主要内容
全书主要内容摘要框图如下:
1、第一章(广义居住概念的总体阐述):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2、第二章(对最宏观范围的聚居区域的“栖居状态”的讨论):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3、第三章(对次宏观的城市空间的“栖居状态”的讨论):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4、第四章(对公共建筑空间的“栖居状态”的讨论):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5、第五章(对狭义居住空间,即住宅建筑“栖居状态”的讨论:)
——隐私并不代表孤立,而是另一种相对更亲密的“会合”。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6、第六章(广义居住概念在建筑语言——即具体形式上表达的总结)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五、本期剪贴画
《居住(Dwelling)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ZZY

Walking towards to Figuration

——From the History to Contemporary

赵子越

2019.3.30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