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间的语言》读书笔记/LQ

(2019-03-15 10:00:07)
标签:

冗余性

空间关系学

空间角色

人际距离

分类: 18茂均/弋航/子越/吕清/向阳

1 引言

空间是什么?许多设计理论家和批评家将建筑的空间描述得宛如完全抽象的物质,他们谈论形式、比例、韵律一类的概念,通过这些评论,建筑及其被分割或包围的空间就像是给受过良好教育的鉴赏家欣赏的高雅艺术。他们认为只有当建筑物表现出我们能确定的艺术特征时才会被称为建筑,但是我们可能会因此转向建筑是一个符号和象征系统的争论中去。

英国建筑师布莱恩•劳森(Bryan Lawson)的《空间的语言》给予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它将建筑和城市的空间视作一种容器,它容纳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并且不仅着眼于人和建筑的关系,同时着眼于建筑如何充当人际关系的媒介的方式。建筑物首先不是艺术、技术或投资对象,而是社会的客体。

“无论空间和时间意味着什么,场所和场合都有更加丰富的含义。在人们的意象中,空间即是场所,而时间是场合。”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在1962年对怎样使空间成为场所做了精确的阐述,正是在空间中的人们以自身的活动将其变成了场所。空间不是抽象的,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含义丰富的建筑语言来控制它。

 

2 全书结构

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 Jr)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他曾进行过种族关系研究和跨文化交往的人类学研究。《隐藏的维度》一书是他从人际空间关系的角度来考察跨文化交往的成果。受到霍尔的直接影响,劳森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待人们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他将空间的设计、布置和人们的空间行为都看作一种可以传达信息的语言,并深入挖掘了人际距离的语言在空间设计中的表达,讨论如何指导有质量的空间设计。要研究人际空间关系,首先必须了解人们是如何感知空间的,这就涉及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涉及到感觉,记忆,情感等复杂的心理机制。

因此,本书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研究基础,提出人通过感知来看待和理解空间并分析这一过程的作用机制和方式,并继续深入解释空间语言与人的行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最后探讨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我们可以正确地预言人类的空间行为和衡量行为与空间这两个因素,以至他们的关系可以被研究。

 

3 空间感知和冗余性(redundancy

马斯洛一套复杂的需方式为模型描述了人们的行为,人们首先会寻求高层次的需求来满足,而后才会转到较低层次上。劳森将高层次情感需求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刺激性、安全感和标识性。精心构造的城市可以看做是社会结构的空间指标,在这里人们用眼睛感知尺度所展现的空间语言。其实我们的大脑会包含特定的区域对特定的几何刺激做出反应,比如直线、曲线、三角形、红色绿色等等,什么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什么会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取决于我们自己。

人们通过感知来理解空间,这是一种综合的体验,随着感知过程的延续,可以发现人对空间的感知具有一定的规律,我们的大脑会在其他器官捕捉信息的同时进行分析,当我们看到建筑使用了自己熟悉的语言时会将他们的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一切。能通过经验、模式感知来预测的特性就是冗余性。古典建筑语言不仅重复形状、形式和元素,也重复关系,这个原则可以理解为一些复杂的比例排列(黄金分割),柯布西耶就创造了类似比例系统的理论——勒氏模数,打破元素重复的自由性,在对待冗余上依赖比例。冗余性不仅对形成建筑风格极为重要,而且也是使空间具有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的最基本方法。个体建筑立面的模式和常见的局部相同的建筑风格确保了我们可以填补交流的空白,建筑师如果能够利用这种人类的空间语言,使得建筑内有一种特定的结构秩序和形式让人们能识别和阅读,也就正好满足人们的标识性需求。   

 

4 空间关系学(proxemics

霍尔用空间关系学来表示与文化密切关联的空间感知方式和使用方式,他将互动时的人际距离划分成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四个区段,不同的距离暗示着不同的人际关系、活动特点以及场景特征的信息。劳森在霍尔的基础上提出空间中的距离和实际空间组织共同构成空间关系学,并从二人和多人的角度解析人和空间如何相互作用。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种空间角色概括,“对立”、“陪伴”和“共存”,其中“共存”可以解释为一种互动空间安排,尽可能的减少视线接触而采用对角线分离,比如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图书馆这样公共区域内,人们通常希望新入座的人会选择在斜对角的位置进行入座,并很有可能采取占座或者其他防御性的行为,这是个人领域不希望被侵犯的表现。

高迪在巴塞罗那的戈尔公园创造了典型的社会向心型或社会离心型效果的环境,餐桌就是一种正式和明显的社会向心型安排,但是现在常常做的很失败,因为相邻的桌子靠的过近,确保不同着重点座位只能与适合其“共存”的座位发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劳森还在医院进行过实验,在公共日空间将刻板的桌椅摆放方式变为社会向心性更强的方式可以使得患者在短时间内交往和持续的交谈增加了一倍,并且数据显示,一些微小的空间改善(如使墙面色彩更加活泼、增加活动空间)都能有助于患者康复。

 

5 模糊性空间

建筑师在思考人与建筑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中心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在世界建筑思潮中起统治作用的功能主义形式围绕功能展开设计本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并不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真正理解功能,功能主义暗示空间在设计好之后将保持不变,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总是受空间影响的,所以功能也会试图去适应形式回到开篇凡艾克的观点,他认为场所是人们认识自我的地方,是熟悉的和安全的,结合三个需求的要素,场所带给人们的就是安全感和归属感。场所暗示了空间的附加价值,作为一个建筑师所能设计的是一种令空间适宜于作为场所来解读的条件。进一步发展凡艾克的观点,赫尔曼•赫兹伯格认为将那些有着适当的尺寸和恰当封闭感的空间单元连接起来从而创造场所,可以使得它们能够适应使用者的需要。组合空间能创造场所的原因是因为对于人群来说,组合数量越多就代表空间单元越小,从而人们的注意中心越多也就越具有总体上的个性化效果,也就是说,如果是一个大空间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只能在其中进行某一种活动,而几个单独的群组可以同时进行几种活动,这个使用者提供了创造不同用途的条件。

可以感受到赫兹伯格就是在利用冗余性这一特性进行设计,冗余空间看起来是一种重复多余的空间,原本这些空间的功能是无用的,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心理活动是变化的,人们对空间的场所精神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空间并不会多余,时代会赋予它新的意义,冗余空间正是解决人与空间矛盾的一种空间形式,它是一种拓展的空间、共享空间。

那么设计的窍门看来就是对时间以及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更深刻和成熟的理解。设计师更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在空间中引导行为产生并形成运动,什么时候使空间更具模糊性。

《空间的语言》读书笔记/LQ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