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知识进入内隐记忆和长时记忆——《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2016-09-08 17:16:39)
标签:

心理学

学习

分类: 14亿帆/13宇昕/11馨匀/09宇环/
作者简介:
彭聃龄: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教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曾系统担任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汉语认知研究,包括汉字识别、汉语句子与课文理解,汉语儿童语言发展、汉字识别的计算机模拟、汉语的脑成像研究等

本书简介:
    本书是指导心理学学习,梳理框架性内容的书籍。主要是帮助心理学初学者了解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各个分支等基本情况。
    本书分为五篇:
    第一编:绪论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前者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意义、基本任务、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后者介绍了心理活动与神经生理机制的关系
    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这部分内容介绍了人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过程,这部分是我这次主要的阅读内容。
    第三编:行为调节和控制。这部分介绍了人向某个方向行动的内在动力——动机和调节和控制认知的另一个内在因素——情感
    第四篇:人的心理特性:能力与人格。能力是实现某种心理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需要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人格是构成思想、行为和情感的特有模式;随后介绍了人格形成的因素。
    第五篇:活动与发展。介绍了人的动作、语言、社会性等等在人的一生中发展的过程,以及与学习相关的一些理论。

    本书内容广博,但这次读书笔记我主要围绕“如何让知识进入内隐记忆和长时记忆”进行介绍。
    什么是内隐记忆?什么是长时记忆?它们(相对短时记忆和外显记忆)有什么优势呢?
    内隐记忆: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个体已有的经验对当前任务能紫东产生影响作用的记忆,例如人脸识别。优点是保持时间、记忆负荷、加工深度、干扰因素对它对没有影响。 
长时记忆:储存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大多数来源于对短时记忆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它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总而言之,长时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优点就是储存时间和储存量无限制、并且有组织的系统。储存时间和量没有限制的优点很明显;而有组织的系统优点则与能力相关,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或者技能的叠加,而是对它们的整合。因此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相比同样量的、松散的知识更有价值。
    外界信息进入内隐和长时记忆属于一种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是个体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概念”这个概念也需要简单介绍。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 所以它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柯林斯等人提出的层级网络模型)。这个概念启发了我,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高级的概念,因为高级的概念(例如鸟类,相对鸽子、麻雀是个核心概念)会与很多低层级的概念有联系,抓住核心概念,就等于抓住了很多低层级概念的共性,从而为归纳总结这些低层级概念省掉不少力气。层级网络模型本身也有问题,就像金丝雀与鸵鸟都属于鸟类,但是对它们是鸟类的认定速度却不一样,这就说明层级网络体系本身不是完全符合人对外界信息认知的模式的。
    因此,柯林斯等人有改进了他们的理论,提出激活扩散理论。这个理论通过实验证明了相关的词语比不相关的词语会更快地引起人的反应。如提到医生这个词以后再提到护士和芒果,人们听到护士这个词会更快地反应,而芒果会相对慢。这里给我另一个启示,就是学习的时候,可以把相关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学习,知识间能够互相关联加深印象。
    想象也可以让信息更好地在大脑中形成印象,因为“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把外界信息内化为自身内部的信息,内部的信息会更容易被自己认同,同时能够建议属于自己的意义,这样的意义能比单纯的信息强行输入(死记硬背)记忆效果更好。
    信息进入大脑以后还需要复习才能强化印象,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是经典的遗忘理论,他认为记忆衰减的速度是一开始最快,然后慢慢变慢,因此复习效果最好的时间就是刚刚学习完。同时他通过实验得出上午十一点到十二点人的学习效率最高,下午六点到八点最低,我们可以参考了解自己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尽可能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地方。同时根据这个理论可知,每天学习一小时,比每周集中一天学习七小时效果更好。
    认知加工深度与记忆效果的关系。让两组(A组合B组)被试分别对一个词表进行特定字母检索(A组)和语义评定(B组)作业,实验前告诉每组中的一半被试(A1和B1)在作业结束后要有一个回忆测验(提示组),对另一半(A2和B2)被试则不告诉有回忆测验(未提示组)。进行语义评定的B1、B2组记忆效果都比较好,而进行字母检索的A1比A2表现的好很多,实验证明进行语义评定的小组即使不进行可以的背记,记忆效果也会不错。所以,给我的启示是学习的时候自发地进行思考,会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的印象。

一点思考:
    为了考试的学习往往很强调记忆各种信息,无可避免。但是为了自身发展的学习,框架性的内容才是关键,框架有助于对一本书的掌握,同时也有助于对下位概念的掌握。读一本书,不仅需要骨架也需要血肉,《普通心理学》中的一些知识对如何学习知识(无论框架性内容或者具体的点)都很有启发。
    另外,书中提到的很多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对建筑专业也有启发意义。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但是人究竟喜欢怎样的环境,建筑师往往凭借的是建筑学的知识和工作的经验,这些经验和知识如果能通过一些心理学的实验来验证,以确定人们对空间、环境的需求,建设的投入会变得更有效。

hy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