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生素的致命危害有哪些?

(2012-09-11 09:28:52)
标签:

美国

抗生素滥用

二重感染

处方

过敏反应

分类: 家庭保健
抗生素的致命危害有哪些?

    国外如何管制抗生素?

    虽然抗生素滥用情况一再被提及,目前卫生部对于三甲医院抗生素使用有一定限制,就是不能超过50%的使用率,但因病人病况复杂等各方面的原因,医院对抗生素的使用并未有严格监管。国内学者一直在探讨抗生素滥用的问题,那么,国外对抗生素的管理又如何,有没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美国:买抗生素比买枪支还难

    美国人也曾有过滥用抗生素的历史。以前,很多美国病人都是自己去找医生寻求抗生素处方。比如不少美国妈妈,在孩子发烧时会急着找儿科医生要抗生素,而因为感冒引起鼻窦炎的成年病人,有70—80%会寻求抗生素。美国人口增长并不快,但1954年的抗生素消耗却达到了200万美元,1999年,更是高达5000万美元。但美国早在1960年就开始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了,并明文管制。目前,在美国买抗生素,要过医生、药店、监管三道关。医生乱开会受到处罚。比如一旦发现医生有违规开处方的行为,会立即给予警告乃至吊销行医执照的处罚。美国医生为门诊病人开口服抗生素处方时,药量最多一周,如果症状仍不见好,需要进一步诊断,而不是无限制吃药。

    欧盟:连动物使用抗生素也受管制


    由于关系抗生素抗药性快速成长对人类及动物健康的影响,欧洲共同委员会要求科学指导委员会评估目前抗药性的发展与流行趋势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为防止不必要的抗生素处方,欧盟制定了治疗人类与动物疾病时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研究发展可改善抗生素处方的方法,包括评估治疗感染的最佳抗生素处方疗程,还重点研究医生改变处方的动机。

    除了针对人体抗生素滥用问题,欧盟还注重动物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物的管制,尤其是那些与治疗人类疾病相同类别的药物,应尽快逐渐停止使用,最后完全禁止使用。而且反复提醒产业界与农民,继续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物将违反欧盟的规定的。

    英国:国家教育课程中加入抗生素课程

    在英国,80%病患使用的抗生素生物制剂来自社区医疗处方,因此,英国举办全国性的“抗生素使用宣传活动”,宣传重点包括:简单的咳嗽及感冒,勿用抗生素;因过滤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痛,勿用抗生素等。

    此外,除了医疗专业人员外,英国卫生部门还建议在国家基本教育课程中加入抗生素处方原则的教育课程,这样除了医疗专业人员外,民众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抗生素的适用症和好坏处。

  抗生素是当今控制各种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是最为常用的药物类别之一,已经使用的有近百种。它们与其他药物一样,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过敏反应。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等可使人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常见的为药疹、皮炎和药热等。

  毒性反应。抗生素引起的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听觉神经损害、造血系统障碍、肾损害、肝损害及胃肠道反应。毒性反应的性质和程度,因药物种类及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二重感染。老年人、婴幼儿、体弱者、腹部手术者及滥用抗生素者较易发生。二重感染一般较难控制,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耐药性。大多数细菌对抗生素可产生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用药导致的抗生素滥用,致使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会因无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产生严重后果。

  局部刺激。抗生素肌内注射,多数可引起局部疼痛,静脉注射也可能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由此可见,抗生素一定要合理使用,千万不可当作“万能药”随意乱用。

  滥用抗菌药危害又多又大,轻者危害个人,重者危害人类。主要的危害有:诱发细菌耐药性,导致病源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并损害人体器官、导致二重感染、浪费医药资源。因此,一定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所以专家建议谨慎使用抗生素应该做到“三不”:不自行购买,不主动要求,不随意停药。
------------------ 更多精彩文章-----------------------

治疗前列腺肥大用什么药?

老年人用药应遵循的5条原则

万一吃错药应该怎么办?

孕妇不宜服用哪类药物

孕妇食用药物禁忌

警惕常用药中隐藏的健康威胁

预防皱纹每天要做六件事

六招鼻塞的快速畅通法

女人月经期间可以吃水果吗?

哪些水果有益保护你的肝脏

日常生活中最易遭受的五种辐射

糖尿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