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的绿色营养食谱

(2012-05-29 08:56:57)
标签:

营养餐

食谱

绿色食谱

健康

分类: 饮食禁忌
生活中的绿色营养食谱

  我国一些营养学家,生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经过抽样调查和比较研究,拟定并推荐一套符合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小康营养水平,堪称日常生活中的绿色食谱,以便于记忆,可以概括为5个数字和5种颜色:

  5个数字

  “一”:即每天吃一个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纤维素。
  “二”:即每天要两勺油。这是指在炒菜时或烹调中平均每人一天摄取调料油脂的总量,其中植物油和动物油各占一半。
  “三”:即每天三碟蔬菜。尤其吃叶绿素丰富的蔬菜,其次是瓜果类。
  “四”:即每天四碗饭、或四个馒头,在人体所需营养中,各类食物的营养是必不少的。
  “五”:即每天五份蛋白质: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或豆浆、一碟鱼或虾类、贝类、一碟肉,一碟黄豆芽或豆腐。

  5种颜色

  “红”指每日可饮少量红葡萄酒50—100毫升,有助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活血化淤,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红柿等,其中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对儿童及成人均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绿”指绿茶及深绿色蔬菜。绿茶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感染作用。
  “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研究证实,每日进食50克燕麦片,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对糖尿病更有显著疗效。
  “黑”指黑木耳。每日食黑木耳5—15克,能显著降低血粘度与血胆固醇,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膳食结构也和文化艺术一样,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参照上面5个数字和5种颜色制定自己的饮食,必然会有助于自己的健康!

  新鲜果汁、蔬菜可增强脑部功能。

  1、杏,含丰富维生素C和维生素A,可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抑郁和失眠;
  2、香蕉,含大量矿物质,特别是钾,有助于预防神经疲劳;
  3、葡萄,含维生素C、维生素A以及B族维生素,对提高记忆力有帮助;
  4、橙、柑、桔,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脑部功能;
  5、甘笋,含大量维生素A,可预防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脑功能衰退的一个因素;
  6、卷心菜,帮助清洁血液中的不洁成分,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富含的B族维生素可预防记忆疲劳。

   可调节心情的食物

    香蕉 香蕉含有一种被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超级来源,这些都可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减少忧郁。
    葡萄柚 葡萄柚不但有浓郁的香味,更可以净化繁杂的思绪,提神醒脑。葡萄柚所含的高量维生素C,不仅可以使身体有抵抗力,还可以抗压。最重要的是,在制造多巴胺、正肾上腺素时,维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
    菠菜 菠菜除含有大量铁质外,更有人体所需的叶酸。医学文献一致指出,缺乏叶酸会导致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和早发性痴呆等。研究也发现,叶酸不足超过5个月的人会无法入睡,并产生健忘和焦虑等症状。
    大蒜 德国一项针对大蒜对胆固醇功效的研究从病人回答的问卷发现,他们吃了大蒜丸之后,感觉不疲倦、不焦虑、不易发怒。
    南瓜 南瓜能制造好心情,是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B6和铁,这两种营养素都能帮助身体所储存的血糖转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脑部唯一的“快乐燃料”。
    低脂牛奶 纽约的西奈山医药中心研究发现,让有经前症候群的妇女吃1000毫克的钙片3个月之后,3/4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解除了紧张、暴躁或焦虑。
    鸡肉 英国心理学家班顿和库克给受试者吃了100微克的硒之后,受试者普遍反映觉得精神很好、思绪更为协调。硒的丰富来源有鸡肉、海鲜、全谷类食品等。
    全麦面包 麻省理工学院的朱蒂丝·渥特曼博士表示,吃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苏打饼干,它们所含有的微量矿物质如硒能提高情绪,有如抗忧郁剂。
------------------ 更多精彩文章-----------------------

5个营养食谱

孩子坏脾气可能因为饮食不当

饮食习惯对人的肤色有何影响

脚部问题可能预示疾病?

什么样的人易得糖尿病

能达到治病效果的10种水果

女人喝豆浆延缓衰老

中医健脑养生六法

健脑补脑的12个食疗验方

科学健脑养脑的十个法宝

健脑益颜小动作 简单易行

睡前一杯水预防脑血栓

健脑益智《增智速泡粥》

好色男人易患前列腺癌

哪四类人不宜多吃花生

经常这样动手指可防病

看美女有助于男士健康长寿

中医:“睡补”养生诀

男性应该怎样刮胡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