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保健:按摩治疗胃病

(2009-12-11 10:58:40)
标签:

保健

养生

胃病

穴位

按摩

外关

内关

阳维

健康

分类: 资料整理
  资料一:指颤按摩治疗胃痛

  我的好几位远亲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腹痛腹胀等疾病,由于胃脘疼痛频繁发作,并常嗳气、反酸、恶心、呕吐,故体型消瘦,非常痛苦。于是, 他们向家父求医,家父给他们吃自己炒制的药,虽然胃痛暂时得到了控制,但过了一段时间仍会发作。后来,家父给他们介绍了一种能治胃病的指颤自我按摩方法, 终于解决了他们的胃痛。具体方法如下:

  预感胃痛即将发作时,可平躺于床上,腹部放松,手指稍微弯曲并使指尖布于同一平面,轻贴于腹部,上下颤动,如鸟啄之势,颤动频率以每秒3至4次为宜,用力应均匀柔和。

  可以从上腹部开始,由剑突下缓缓下行,至脐部,来回往复移动,左右手可轮换交替进行。如此颤动10余分钟(短者仅几分钟),便可听到肠鸣音,即腹内矢气下行并排出,表明已达到治疗效果。

  指颤按摩可改善交感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增强血液与淋巴的循环,疏通气血郁滞,促进胃肠蠕动,故对消除胃脘疼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资料二:内外关
家庭保健:按摩治疗胃病

    内外关包括内关和外关。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当中有好多的穴位像内外关这样内外相应,或者是前后相应,或者是左右相应的,如果两个穴位一起来治疗刺激的话,治疗作用可加倍。

    内外关主治疾病:内关的作用叫胃心胸,胃的病,包括胃发胀,胃疼,孕妇晕车晕船引发呕吐,胸膈里的问题,比如打嗝儿,膈肌痉挛、胸闷等,偏于上焦和中焦相交界这部分的问题,归于胸腔,这一部分的问题都可以用内关穴来治疗。外关可治疗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怀孕期的妇女有时候呕吐特别剧烈,必须要去输液才能够抑制的住,但是输液或者是用药物治疗的话对孩子会有一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一是可以用手指去点内关止疼止吐,另外还可在家里面找一块鲜的生姜,把它切成有点像五分硬币大的片,贴在内关穴上。拿一块胶布或者沙袋缠住,上车上船之前半个小时贴在这儿,晕车晕船的机率会大大的下降,症状得到缓解。

    其实治疗打嗝,或是孕妇晕车晕船,可把外关和内关一块点揉,效果更好。内关和外关是内外相应的一条线,这两个穴位按了以后,这两侧通于两条经脉,我们就把两条经脉把它通在一起,而且不仅仅是两条经脉,它的作用还比它还要强,这两个穴位,一个是通于阳维脉,外关通于阳维脉,维是维系的意思,人体的一身的属阳的经脉都归阳维脉去维系,这是七经之一,另外一个叫阴维脉,一身人体之阴经都会归阴维脉去维系,所以一个管人体所有的阴经,一个管所有的阳经,一个通于外关,一个通于内关,一按这两个穴位人体的阴和阳打通了,人体所有的经脉的阴和阳在此打通了。

    资料三:临床资料证明,胃部不适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胃酸过多,或者是缺少胃酸。这是因为胃酸中没有神经这样的感应传导方式,所以这时候,往往会感到食道附近发烧。

    1.治疗缺酸症的穴位

    缺酸症一般是在吃饭之后立即感到胃部不适。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小腿肌腱外侧的穴位。

    用力按摩足三里穴,会觉得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脚尖。并且还可以用炙条(药店里有卖)炙烤3-7次。

    2.治疗胃酸过多的穴位

    胃酸过多一般是在空腹的时候,或者是吃饭后过了一会才感到胃部不适。

    胃肠点——位于手掌一侧,手腕上方凹陷处的穴位。

    脑膜区——位于手背一侧,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区域的穴位。

    用发针或牙签来按摩这两个穴位的话,会更具功效。按摩刺激这两个穴位,如果不到位反而会有副作用,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疼痛感即可。

    第三疠——位于脚上第三脚趾趾根中部的穴位。

    以上穴位,用炙条炙烤3-7次效果最佳。
------------------ 更多精彩文章-----------------------

按摩让你拥有紧实且完美面部轮廓

六类人不可以做按摩

按摩手背缓解老年斑

按摩改善肩部酸痛状况

按摩手部穴位可治疗全身疾病

经常按摩腹部可长寿

确保男人“宝刀不老”的五个金科玉律

乳腺癌偏爱十种女人

让女人减寿的六个坏习惯

身体排毒最有效的方式

更年期女性的睡眠问题

这样使用卫生巾不符合医学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